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头部按摩器头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5124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头部按摩器头盔,包括第一经向壳体、第二经向壳体、第一纬向壳体、第二纬向壳体、经向设置的两个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及纬向设置的一个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各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均包括底座、定位调节盘、传动齿轮、端盖、左、右调节旋扭及弹簧。端盖扣合在底座上,传动齿轮的一端固定在定位调节盘上,另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定位调节盘上设有导轨及收容套,左、右调节旋扭上设有滑块、弹簧收容孔、手旋柄及定位齿,端盖的通孔内设有内齿,滑块插套在导轨内,弹簧穿套在收容套内,其两端插套在弹簧收容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定位精度高、调节完成后能够迅速自锁定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头部按摩器头盔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用于头部按摩器头盔上的距离调节装置虽然调节效果不错,但是均存 在结构复杂、调节不方便、定位精度低、锁定麻烦等缺点,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锁距离调节装置 及具有该装置的头部按摩器头盔,它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定位精度高、调节完成后能 够迅速自锁定位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包括底 座、传动齿轮、端盖及弹簧,端盖扣合在底座上,所述传动齿轮的一端固定在定位调节盘上, 定位调节盘上设有导轨及收容套,左、右调节旋扭上设有滑块、弹簧收容孔、手旋柄及定位 齿,端盖的通孔内设有与左、右调节旋扭上定位齿相啮合的内齿;左、右调节旋扭上的滑块 插套在导轨内,滑块沿导轨直线滑动;弹簧穿套在收容套内,其两端插套在左、右调节旋扭 的弹簧收容孔中。所述端盖的通孔内设有收容台阶,定位调节盘上设有插套台阶,插套台阶插套在 收容台阶内。所述底座上设有枢接柱,传动齿轮上设有枢接孔,枢接柱插套在枢接孔内。所述左、右调节旋扭的弹簧收容孔中设有插柱,弹簧的两端分别插套在左、右调节 旋扭的弹簧收容孔中的插柱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卡合粱,端盖上设有卡缺,卡缺卡制在卡合粱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柱。具有自锁距离调节装置的头部按摩器头盔,包括第一经向壳体、第二经向壳体、第 一纬向壳体、第二纬向壳体、经向设置的两个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及纬向设置的一个自锁距 离调节装置,各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均包括底座、定位调节盘、传动齿轮、端盖、左、右调节旋 扭及弹簧;底座上设有枢接柱、卡合粱及定位柱;端盖具有贯穿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内齿及 收容台阶,端盖的两侧设有与卡合粱相配合的卡缺,端盖通过卡缺卡制在底座的卡合粱上; 定位调节盘上设有传动齿轮、插套台阶、导轨及收容套,传动齿轮上设有与枢接柱相配合的 枢接孔,枢接柱插套在枢接孔内,定位调节盘可绕自身回转轴线转动;定位调节盘插套在端 盖的通孔中且插套台阶与收容台阶相配合;左、右调节旋扭上设有滑块、弹簧收容孔、手旋 柄、能与内齿啮合的定位齿及插柱,滑块插套在导轨内,滑块可沿导轨直线滑动;弹簧穿套 在收容套内,其两端插套在弹簧收容孔内的插柱上;第一经向壳体和第二经向壳体的两端 均设有经向调节齿,经向调节齿均与对应的自锁距离调节装置的传动齿轮啮合;第一纬向 壳体和第二纬向壳体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自锁距离调节装置的底座上,其另一端均具有纬4向调节齿,纬向调节齿与对应的自锁距离调节装置的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经向壳体和第二经向壳体的两端均设有经向调节槽,经向调节齿形成于 该经向调节槽沿经向延伸的一个槽壁上;第一纬向壳体和第二纬向壳体的一端设有纬向调 节槽,纬向调节齿形成于该纬向调节槽沿纬向延伸的一个槽壁上。所述各自锁距离调节装置的端盖和底座之间形成有供对应壳体分别从两侧穿入 的开口。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调节方 便、定位精度高、调节完成后能够迅速自锁定位。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自锁距离调节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锁距离调节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左、右调节旋扭、定位调节盘和弹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底座的立体示意图;图5及图6为定位调节盘两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7及图8为端盖两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9及图10为调节旋扭两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具有自锁距离调节装置的头部按摩器头盔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中10.底座;11.枢接柱;12.卡合粱;13.定位柱;20.定位调节盘;21.传动齿轮;210.枢接孔;22.插套台阶;23.导轨;24.收容 套;30.端盖;31.内齿;32.收容台阶;33.卡缺;40.左、右调节旋扭;41.滑块;42.弹簧收容孔;43.手旋柄;44.定位齿;45.插 柱;弹簧5O ;60.第一经向壳体;61.第二经向壳体;62.经向调节槽;63.经向调节齿;70.第一纬向壳体;71.第二纬向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至图11所示具有自锁距离调节装置的头部按摩器头盔,包括沿 头部经向设置的第一经向壳体60、第二经向壳体61及沿头部纬向设置的第一纬向壳体70、 第二纬向壳体71 ;第一经向壳体60和第二经向壳体61拼接成用于在经向套住人体头部的 圈状壳体,第一纬向壳体70、第二纬向壳体71拼接成用于在纬向套住人体头部的劣弧状壳 体。第一经向壳体60、第二经向壳体61、第一纬向壳体70及第二纬向壳体71均由韧性较 佳、可适当弯折的塑胶材料制成。第一经向壳体60和第二经向壳体61的两端均开设有经向调节槽62,各经向调节槽62沿经向延伸的一个槽壁上成型一排经向调节齿63,经向调节 齿63均与对应的自锁距离调节装置的传动齿轮21啮合;第一纬向壳体70和第二纬向壳体 71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自锁距离调节装置的底座10上,另一端开设纬向调节槽,各纬向调 节槽沿纬向延伸的一个槽壁上成型一排纬向调节齿,纬向调节齿与对应的自锁距离调节装 置的传动齿轮21啮合。第一经向壳体60和第二经向壳体61通过经向设置的两个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实现 拼接,第一纬向壳体70和第二纬向壳体71通过纬向设置的一个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实现拼 接。各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包括均底座10、定位调节盘20、传动齿轮21、端盖30、左、右调节 旋扭40及弹簧50。底座10的中央位置成型有枢接柱11,枢接柱11的两侧成型有定位柱13,底座10 的两侧成型有卡合粱12 ;端盖30的中央位置具有贯穿的通孔,通孔的中上部成型有内齿 31,内齿31为直齿轮,下部成型有收容台阶32,收容台阶32为环状;端盖30的两侧成型有 与卡合粱12相配合的卡缺33,端盖30通过卡缺33固定在卡合粱12上。底座10与端盖 30利用卡合粱12和卡缺52扣合在一起,主要是利用塑胶的弹性将底座10与端盖30扣合, 拆开和安装都十分方便。枢接柱11两侧的定位柱13可以对第一经向壳体60、第二经向壳 体61、第一纬向壳体70和第二纬向壳体71穿套在底座10内的部分进行定位。定位调节盘20上成型有传动齿轮21、插套台阶22、导轨23及收容套24,传动齿轮 21上开设与枢接柱11相配合的枢接孔210,枢接孔210插套在枢接柱11内并可绕自身回 转轴线转动;插套台阶22为与收容台阶32相配合的环状,定位调节盘20通过插套台阶22 插套在端盖30的通孔中。左、右调节旋扭40上成型有滑块41、弹簧收容孔42及能与内齿31啮合的定位齿 44,滑块41与导轨23同为相配合的“T”形,使滑块41可沿导轨23直线移动;弹簧50位于 收容套24内,其两端插套在弹簧收容孔42内的插柱45上且分别作用力于左、右调节旋扭 40上来对其进行复位。该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安装时,在定位调节盘20上的收容套24内装上弹簧50 ;接 着将左、右调节旋扭40上的滑块41卡接在导轨23上,并使插柱45能插套在弹簧50内;然 后将定位调节盘20上的枢接孔210插套在枢接柱11内;最后让端盖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锁距离调节装置,包括底座(10)、传动齿轮(21)、端盖(30)及弹簧(50),端盖(30)扣合在底座(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21)的一端固定在定位调节盘(20)上,定位调节盘(20)上设有导轨(23)及收容套(24),左、右调节旋扭(40)上设有滑块(41)、弹簧收容孔(42)、手旋柄(43)及定位齿(44),端盖(30)的通孔内设有与左、右调节旋扭(40)上定位齿(44)相啮合的内齿(31);左、右调节旋扭(40)上的滑块(41)插套在导轨(23)内,滑块(41)沿导轨(23)直线滑动;弹簧(50)穿套在收容套(24)内,其两端插套在左、右调节旋扭(40)的弹簧收容孔(42)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焱华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傲凯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