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德苓专利>正文

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8717 阅读:547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涉及一种滚压加工座椅头枕杆开口槽的专用工具。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加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的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导向块、压紧块、滚轮和滚轮支架,导向块的中部设有左右贯穿的导向孔,导向块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条与导向孔垂直的工件下定位槽,每条工件下定位槽上开有若干滚刀孔,滚刀孔与导向孔相连通,导向孔的上表面设有由左至右贯穿滚刀孔的若干滚轮导向槽,压紧块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条工件上定位槽,滚轮之架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滚轮槽和轴孔,若干滚轮设置在滚轮槽中,滚轮可在滚轮槽中转动,滚轮与滚轮导向槽的位置相对应,每条滚轮槽内滚轮高度由左至右均匀下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压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滚压加工座椅头枕杆开口槽的专 用工具。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如今的汽车座椅都包括有坐垫1、靠背2和头枕3,头枕3都是通过其 内部的头枕杆4安装在靠背2的上部,为了使不同身高的乘客都能舒适的将头部靠在头枕3 上,通常都是将头枕杆4设计为高度可调型,在头枕杆4的竖杆5上纵向加工有若干开口槽 6,结合图2所示,在靠背2上安装有卡套7,利用卡套7内的卡销8与开口槽6的配合使头 枕杆4可以限制在不同的高度上。目前,在加工头枕杆4上的开口槽6主要是利用切削加 工的方式,去除杆件上多余的材料,得到如图3a和图3b所示的头枕杆开口槽,开口槽6的 壁厚明显变小,使头枕杆4的强度明显降低,而头枕3是汽车中保护乘客头部的重要部件, 头枕杆4强度的降低也给乘客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切削加工的开口槽的表面质量 较低,粗糙度较高,在电镀之前要对开口槽进行打磨,从而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的座椅头枕杆 开口槽滚压工装。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包括导向块、压紧块、滚轮和滚轮支架, 所述导向块的中部设有左右贯穿的导向孔,导向块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条与导向孔垂直的工 件下定位槽,每条所述工件下定位槽上开有若干滚刀孔,所述滚刀孔与导向孔相连通,所述 导向孔的上表面设有由左至右贯穿滚刀孔的若干滚轮导向槽,所述压紧块设置在导向块的 上方,压紧块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条工件上定位槽,所述工件上定位槽与工件下定位槽相对 应,所述滚轮支架设置在导向块的左侧,与导向孔的开口相对应,滚轮之架的上表面设有若 干由左至右的滚轮槽,在水平方向上还设有与滚轮槽垂直的若干轴孔,所述若干滚轮设置 在滚轮槽中,并套装在轴孔中的轴上,滚轮可在滚轮槽中转动,滚轮与滚轮导向槽的位置相 对应,且每根轴上套装的滚轮数量不大于滚轮导向槽的数量,所述每条滚轮槽内滚轮高度 由左至右均勻下降。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其中所述滚轮的外缘包括至少一个圆柱 侧面和一个圆台侧面,所述圆柱和圆台与滚轮共轴线。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其中所述每条滚轮槽内的滚轮不少于3 个。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其中所述滚轮支架的左端面安装有固定 板。本技术座椅头枕杆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采用导向块和压紧块固定工件,滚轮支架上安装的滚轮由左至右的高度逐渐降低,当滚轮支架带动滚轮进入导向孔中时,滚轮从滚 刀孔中对工件的竖杆进行阶梯式滚压,逐渐将开口槽滚压成型。利用本技术座椅头枕 杆开口槽滚压工装生产的开口槽的壁厚与竖杆管壁的厚度相同,尽量降低了开口槽对头枕 杆强度的影响。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中滚轮外缘包括至少一个圆柱侧面和一 个圆台侧面,使滚轮可以一次性滚压开口槽内的上侧壁、槽底和下侧壁三个平面,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a为传统座椅头枕杆的主视图;图3b为图3a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的主视图;图5a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积_滚压工装中导向块的俯视图;图5b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积_滚压工装中导向块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中压紧块的仰视图;图7a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积_滚压工装中滚轮支架的俯视图;图7b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积_滚压工装中滚轮支架的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中第一种滚轮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中第二种滚轮的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积_滚压工装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Ila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所加工工件的主视图图lib为图Ila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包括导向块21、压紧块22、滚 轮23和滚轮支架24。如图5a和图5b所示,导向块21的中部加工有左右贯穿的导向孔25, 导向块21的上表面设有两条与导向孔25垂直的工件下定位槽26,每条工件下定位槽26上 开有5个滚刀孔27,滚刀孔27与导向孔25相连通,导向孔25的上表面设有由左至右贯穿 滚刀孔27的5条滚轮导向槽28。压紧块22设置在导向块21的上方,结合图6所示,压紧块22的下表面加工有2 条工件上定位槽29,工件上定位槽29与工件下定位槽26相对应。滚轮支架24设置在导向块21的左侧,与导向孔25的开口相对应,滚轮支架24的 左端面安装有固定板33。如图7a和图7b所示,滚轮支架24的上表面开有5条由左至右的 滚轮槽30,在水平方向上还开有与滚轮槽30垂直的6条轴孔31,滚轮23设置在滚轮槽30 中,并套装在轴孔31中的轴32上,即每根轴32上套装有5个滚轮23,滚轮23可在滚轮槽 30中转动,滚轮23与滚轮导向槽28的位置相对应,每条滚轮槽30内滚轮23高度由左至右均勻下降,使滚轮23外缘的高度由左至右呈阶梯式下降。如图8和图9所示,滚轮23的外缘包括一个圆柱侧面和一个圆台侧面,圆柱和圆 台与滚轮23共轴线,其中一种滚轮23’的圆柱侧面较圆台侧面更向外突出。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的工作过程,首先准备好管材,截取适当 长度,通过弯折机将管材弯折成型;然后将竖杆12放置在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 压工装中加工开口槽,根据所需开口槽13的深度调整滚轮槽30中滚轮23的个数以及相邻 滚轮23间的高度差,根据所需开口槽13的形状在轴32上搭配不同外缘形状的滚轮23,结 合图10所示,将竖杆12放置在导向块21上表面的工件下定位槽26内,利用液压油缸下压 压紧块22使其顶紧座椅头枕杆,利用液压油缸推动滚轮支架24向导向孔25内移动,使滚 轮23经过滚轮导向槽28在竖杆12上阶梯式滚压出开口槽13。如图Ila所示,利用本技术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生产的座椅头枕杆包 括一支横杆11和两支竖杆12,两支竖杆12分别与横杆11的两端一体连接,竖杆12为空 心管,其中一支竖杆12上纵向设有4个开口槽13,结合图lib所示,开口槽13包括一体成 型的上侧壁14、槽底15和下侧壁16,上侧壁14的外端与竖杆12的管壁垂直连接,槽底15 的上端与上侧壁14的内端垂直连接,下侧壁16的内端与槽底15的下端固定连接,下侧壁 16的外端与竖杆12的管壁固定连接,下侧壁16由内至外向下倾斜,上侧壁14、槽底15和 下侧壁16的厚度与竖杆12的管壁厚度基本相同。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 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 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块(21)、压紧块(22)、滚轮(23)和滚轮支架(24),所述导向块(21)的中部设有左右贯穿的导向孔(25),导向块(2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条与导向孔(25)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块(21)、压紧块(22)、滚轮(23)和滚轮支架(24),所述导向块(21)的中部设有左右贯穿的导向孔(25),导向块(2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条与导向孔(25)垂直的工件下定位槽(26),每条所述工件下定位槽(26)上开有若干滚刀孔(27),所述滚刀孔(27)与导向孔(25)相连通,所述导向孔(25)的上表面设有由左至右贯穿滚刀孔(27)的若干滚轮导向槽(28),所述压紧块(22)设置在导向块(21)的上方,压紧块(22)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条工件上定位槽(29),所述工件上定位槽(29)与工件下定位槽(26)相对应,所述滚轮支架(24)设置在导向块(21)的左侧,与导向孔(25)的开口相对应,滚轮支架(24)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由左至右的滚轮槽(30),在水平方向上还设有与滚轮槽(30)垂直的若干轴孔(31),所述若干滚轮(23)设置在滚轮槽(30)中,并套装在轴孔(31)中的轴(32)上,滚轮(23)可在滚轮槽(30)中转动,滚轮(23)与滚轮导向槽(28)的位置相对应,且每根轴(32)上套装的滚轮(23)数量不大于滚轮导向槽(28)的数量,所述每条滚轮槽(30)内滚轮(23)高度由左至右均匀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池张维生吕德苓
申请(专利权)人:吕德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内幸町NTT通信公司] 2014年12月21日 22:44
    不错的发明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