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新型结构的用于活体细胞保存的深低温(-196℃)保存袋,以及制作该保存袋的方法及模具。
技术介绍
深低温(-196℃)保存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延缓其功能的丧失,鉴于临床上将生物组织或器官采用特殊方法冷却至深低温,并长期保存,待需要时,再将其按特殊方法复温,以便获得活的生物体。因此一种适宜的耐深低温保存容器是关键,该容器要有一定的透明度,以便于观察,对人体无毒,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同时必须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在-196℃的条件下保存,达到无破损,无渗漏。现有的软质PVC袋在-40℃下脆化,在极低温度下受到极小的冲击也能损坏,不适用于深低温保存。之前提出的有氟化乙丙烯(FEP)深低温保存袋,聚酰亚胺和四氟乙烯复合膜深低温保存袋。该类材料制成的产品,虽然理化性能良好,但价格昂贵,加工复杂,对设备要求高,低温破损率高等不足。日本有采用超高分子量乙烯多层膜结构的低温保存袋,虽然破损率低但存在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欧美多数采用复合型聚烯烃、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EVA)等制成耐深低温保存袋。复合型聚烯烃、乙烯-醋酸乙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进液管保护功能的医用深低温保存袋,该保存袋由袋体和管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袋体的口部设置有两个连通袋体内外侧的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的进液管连通于外部的管路,所述袋体由上膜和下膜封边构成,所述的出液管为两根,分别位于进液管的两侧,在每个出液管上设置有上蝶翼和下蝶翼,所述上膜和下膜在靠近袋体口部封边线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位置伸出3~5mm,两个出液管的下蝶翼靠近进液管一侧分别与上膜、下膜焊接以包覆所述的进液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进液管保护功能的医用深低温保存袋,该保存袋由袋体和管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袋体的口部设置有两个连通袋体内外侧的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的进液管连通于外部的管路,所述袋体由上膜和下膜封边构成,所述的出液管为两根,分别位于进液管的两侧,在每个出液管上设置有上蝶翼和下蝶翼,所述上膜和下膜在靠近袋体口部封边线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位置伸出3~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经建中,雷宇,
申请(专利权)人:金卫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