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级进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8209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冲压级进模具结构,包括凹模板和卸料板,在模具外侧进料端设有输送材料的自动送料装置,所述的凹模板和卸料板之间依次设有冲压产品的预冲工段和精冲工段,所述的预冲工段和精冲工段之间设有便于精切工段冲压成无塌角产品的打扁工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打扁工段使得材料在被打扁时产生鼓料从而来补偿冲切时所产生的塌角,并在凹槽底部设置扩展边防止产品产生塌角,避免因普通正常冲压所造成的塌角对产品平面度及厚度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产品外观、平面度和质量稳定性,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高品质要求,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五金件冲压加工的冲压级进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五金件的冲压加工方式主要是在机床上一次冲压成型,产品一次冲压成型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但难于保证产品高质量要求。一次冲压完成后的产品周边多少都会存在塌角,塌角有大有小。因此在产品部位平面度要求或产品宽度小于一倍料厚的窄边厚度要求高时,产品的塌角不但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或平面度,而且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难于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高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级进模具结构,解决了产品成形时出现塌角而导致外形不美观、平面度差或产品质量不稳定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冲压级进模具结构,包括凹模板和卸料板,在模具外侧进料端设有输送材料的自动送料装置,所述的凹模板和卸料板之间依次设有冲压产品的预冲工段和精冲工段,所述的预冲工段和精冲工段之间设有便于精切工段冲压成无塌角产品的打扁工段。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上述的打扁工段包括安装于卸料板上的打扁凸模,打扁凸模上设有二次定型产品形状的凹槽,凹槽底部设有向外凸出防止产品二次产生塌角的扩展边。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扩展边为一斜边。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打扁工段使得材料在被打扁时产生鼓料从而来补偿冲切时所产生的塌角,并在凹槽底部设置扩展边防止产品产生塌角,避免因普通正常冲压所造成的塌角对产品平面度及厚度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产品外观、平面度和质量稳定性,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高品质要求,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中打扁后的产品分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1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如附图1-5所示,一种冲压级进模具结构,包括凹模板6和卸料板7,在模具外侧的进料端设有输送材料的自动送料装置,自动送料装置是将材料按所需要的步距,将材料正确地送入凹模板6和卸料板7之间的模具工作工段。上述的凹模板6和卸料板7之间依次设有冲压产品的预冲工段1和精冲工段3,预冲工段1包括安装于卸料板7上的预冲凸模11和安装于凹模板6上的预冲凹模12,预冲凸模11和预冲凹模12位置对应,精冲工段3包括安装于卸料板7上的精冲凸模31和安装于凹模板6上的精冲凹模32,精冲凸模31和精冲凹模32位置对应,在预冲工段1和精冲工段3之间设有便于精切工段3冲压成无塌角产品的打扁工段2。其中,上述的打扁工段2包括安装于卸料板7上的打扁凸模21,打扁凸模21上设有二次定型产品形状的凹槽22,凹槽22的底部设有向外凸出防止产品二次产生塌角的扩展边221,所述的扩展边221为一斜边。加工时,首先,将待加工材料通过自动送料装置送入预冲工段1中,材料宽度设置比最终精冲后的产品宽度单边多预留一定宽度,冲压间隙按正常的冲压间隙规格取值,机床带动预冲凸模11下压,完成材料的预冲;然后,机床带动卸料板7和预冲凸模11上行,预冲后的材料送入打扁工段2中,启动机床带动打扁凸模21下压,凹槽扩展边221转折处对准材料预留的尺寸处往下打扁,材料顶部两侧向凹槽22内鼓料,直至打扁凸模21完全下压,凹槽22底部平面将鼓料压平,同时,产品下部材料受打扁凸模21挤压向凹槽22的外边缘处鼓出;最后,机床带动卸料板7和打扁凸模21上行,打扁后的材料送入精冲工段3,机床带动精冲凸模31下压,将凹槽22外边缘处鼓出的材料冲剪掉,完成整个产品的成型,经过预冲工段1、打扁工段2和精冲工段3冲压的产品,产品外形美观、平面度好和质量稳定,能够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高品质要求。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也就是说,在没有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级进模具结构,包括凹模板(6)和卸料板(7),在模具外侧进料端设有输送材料的自动送料装置,所述的凹模板和卸料板之间依次设有冲压产品的预冲工段(1)和精冲工段(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冲工段和精冲工段之间设有便于精切工段冲压成无塌角产品的打扁工段(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级进模具结构,包括凹模板(6)和卸料板(7),在模具外侧进料端设有输送材料的自动送料装置,所述的凹模板和卸料板之间依次设有冲压产品的预冲工段(1)和精冲工段(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冲工段和精冲工段之间设有便于精切工段冲压成无塌角产品的打扁工段(2)。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华熊金星任刘继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安特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