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螺沉降离心机的防泄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19515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卧螺沉降离心机的防漏结构,由转鼓和螺旋构成,在转鼓和螺旋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泄层,防泄层的一侧附着并覆盖在所述的转鼓内壁上,防泄层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螺旋的外侧面接触,所述的防泄层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螺旋的外侧面之间有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卧螺沉降离心机的转鼓和螺旋之间的间隙内设置防泄层,所以可以有效防止转鼓和螺旋之间的间隙泄露,提高分离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离心机械,尤其涉及卧螺沉降离心机,特别涉及卧螺沉降离心机中的螺旋与转鼓之间的密封装置,具体的是一种卧螺沉降离心机的防泄漏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技术中,卧螺沉降离心机由转鼓和镶嵌在转鼓内的螺旋构成,当卧螺沉降离心机开始工作时,转鼓和螺旋同时高速旋转,转鼓和螺旋之间的空腔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完全分离。但是,转鼓和螺旋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导致泄漏,因此往往造成分离后的清液被搅混,影响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现有技术中,卧螺沉降离心机由转鼓和镶嵌在转鼓内的螺旋构成,卧螺沉降离心机工作时,转鼓和螺旋同时高速旋转,转鼓和螺旋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导致泄漏,因此往往造成分离后的清液被搅混,影响分离效果。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卧螺沉降离心机的防泄漏结构,所述的这种卧螺沉降离心机的防泄漏结构由转鼓和螺旋构成,其中,在所述的转鼓和螺旋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泄层,所述的防泄层的一侧附着并覆盖在所述的转鼓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泄层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螺旋的外侧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泄层呈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泄层呈圆锥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泄层由至少一个圆锥体和至少一个圆柱体连接组合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泄层与所述的转鼓的内壁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泄层与所述的转鼓以及所述的螺旋的外侧面之间的接触面的动摩擦系数小于0.05。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泄层具有弹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泄层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螺旋的外侧面之间有相对移动。 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在卧螺沉降离心机的转鼓和螺旋之间的间隙内设置了防泄层,所以可以有效防止转鼓和螺旋之间的间隙泄漏,提高了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卧螺沉降离心机的防泄漏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卧螺沉降离心机的防泄漏结构由转鼓2和螺旋3构成,其中,在所述的转鼓2和螺旋3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泄层1,所述的防泄层1的一侧附着并覆-->盖在所述的转鼓2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泄层1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螺旋3的外侧面接触。 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泄层1呈圆柱体。 所述的防泄层1与所述的转鼓2的内壁活动连接。 所述的防泄层1与所述的转鼓2以及所述的螺旋3的外侧面之间的接触面的动摩擦系数小于0.05。 所述的防泄层1具有弹性。 所述的防泄层1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螺旋3的外侧面之间有相对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螺沉降离心机的防泄漏结构,由转鼓和螺旋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鼓和螺旋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泄层,所述的防泄层的一侧附着并覆盖在所述的转鼓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泄层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螺旋的外侧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螺沉降离心机的防泄漏结构,由转鼓和螺旋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鼓和螺旋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泄层,所述的防泄层的一侧附着并覆盖在所述的转鼓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泄层的另一侧与所述的螺旋的外侧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螺沉降离心机的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泄层呈圆柱体。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