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056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辅助结构,具体的为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可提高固液分离效果、同时可提高一次性分离废液的容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的扰流器是与螺旋输送轴同轴心的圆柱体,并设置在圆柱形外管内的螺旋叶片澄清区,螺旋输送轴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A,扰流器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B,A﹥B,1~3个螺旋叶片螺距间设置有一个扰流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辅助结构,具体的为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废水处理是体现环保问题尤为重要的一项环节,因此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在环保、城市废水处理等领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离心式固液分离机是通过电机带动下,根据不同物质离心率的差异而把各种杂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现有的离心式固液分离机体螺旋输送轴为等半径的空心圆柱体,机体在工作时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达到较佳的分离效果。众所周知,离心机离圆心距离越近离心力越小,分离效果越差。故等半径的螺旋输送轴的设置使得分离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专利技术了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可提高固液分离效果、同时可提高一次性分离废液的容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的扰流器是与螺旋输送轴同轴心的圆柱体,并设置在圆柱形外管内的螺旋叶片澄清区,螺旋输送轴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A,扰流器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B,A > B,I 3个螺旋叶片螺距间设置有一个扰流器。A > B,说明扰流器的直径大于螺旋输送轴的直径,在螺旋输送轴上增设扰流器相当于增加螺旋输送轴的直径,使得废液远离螺旋输送轴,即远离离心机的圆心,使其流向圆柱形外管内壁周围,该处离心力较大,可提高分离效率。I 3个螺旋叶片螺距间设置有一个扰流器,其目的在于,从轴向方向上控制扰流器的体积,如扰流器体积过大,会减小分离机的容积,降低分离机的工作效率,反之,扰流器体积过小,起不到提高分离效率的作用。作为优选,B:A =1:5 4: 5。其目的在于,从径向方向上控制扰流器的体积,如扰流器体积过大,会减小分离机的容积,降低分离机的工作效率,反之,扰流器体积过小,起不到提高分离效率的作用。作为优选,B:A=2:3 3:4。作为优选,所述的2个螺旋叶片螺距间设置有一个扰流器。作为优选,所述的扰流器在螺旋叶片澄清区内设置有I 3个,控制扰流器的数量,以保证圆柱形外管内的容积量。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叶片螺距由螺旋叶片澄清区到螺旋叶片输送挤干区逐渐增大。固液混合物越接近固相出料端,物料越粘稠,增大螺旋叶片螺距,有利于固相物向出泥口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输送轴与圆柱形外管的直径比为1:5 3:5。现有的螺旋输送轴与圆柱形外管的直径比多为3:4,在确保圆柱形外管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直径比,即说明减小了螺旋输送轴的直径,减小了螺旋输送轴的体积,从而增大了圆柱形外管的容积量。作为优选,所述的扰流器、螺旋输送轴和圆柱形外管三者同轴心。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固液混合物分散均匀、增加一次性分离的容量,提高固液分离效率,而提高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螺旋输送轴,2、螺旋叶片,3、扰流器,4、圆柱形外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包括螺旋输送轴1,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的螺旋叶片2,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的扰流器3是与螺旋输送轴同轴心的圆柱体,并设置在圆柱形外管4内的螺旋叶片澄清区,螺旋输送轴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A,扰流器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B,B:A =1:5, I个螺旋叶片螺距间设置有一个扰流器。所述的扰流器在螺旋叶片澄清区内设置有3个。所述的螺旋叶片螺距由螺旋叶片澄清区到螺旋叶片输送挤干区逐渐增大。所述的螺旋输送轴与圆柱形外管的直径比为1:5。所述的扰流器、螺旋输送轴和圆柱形外管三者同轴心。实施例2:—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B:A =2:3, 2个螺旋叶片螺距间设置有一个扰流器。所述的扰流器在螺旋叶片澄清区内设置有2个。所述的螺旋输送轴与圆柱形外管的直径比为2:5。其他同实施例1。实施例3: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B:A =4:5, 3个螺旋叶片螺距间设置有一个扰流器。所述的扰流器在螺旋叶片澄清区内设置有I个。所述的螺旋输送轴与圆柱形外管的直径比为3:5。其他同实施例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包括螺旋输送轴(1),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的螺旋叶片(2),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的扰流器(3)是与螺旋输送轴同轴心的圆柱体,并设置在圆柱形外管(4)内的螺旋叶片澄清区,螺旋输送轴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A,扰流器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B,A > B,I 3个螺旋叶片螺距间设置有一个扰流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其特征在于,B:A=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其特征在于,B:A=2: 3 3: 4 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个螺旋叶片螺距间设置有一个扰流器。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器在螺旋叶片澄清区内设置有I 3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叶片螺距由螺旋叶片澄清区到螺旋叶片输送挤干区逐渐增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输送轴与圆柱形外管的直径比为1:5 3: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器、螺旋输送轴和圆柱形外管三者同轴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辅助结构,具体的为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可提高固液分离效果、同时可提高一次性分离废液的容量。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的扰流器是与螺旋输送轴同轴心的圆柱体,并设置在圆柱形外管内的螺旋叶片澄清区,螺旋输送轴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A,扰流器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B,A﹥B,1~3个螺旋叶片螺距间设置有一个扰流器。文档编号B04B11/02GK202962687SQ20122063063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陈小荣 申请人:浙江天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扰流器结构,包括螺旋输送轴(1),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的螺旋叶片(2),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螺旋输送轴上的扰流器(3)是与螺旋输送轴同轴心的圆柱体,并设置在圆柱形外管(4)内的螺旋叶片澄清区,螺旋输送轴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A,扰流器外壁到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记为B,A﹥B,?1~3个螺旋叶片螺距间设置有一个扰流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