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镇痛中药金铃子的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21880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镇痛中药金铃子的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巴布剂支持层、基质层和背衬层构成,其特征在于:基质层是由主药与粘着剂、保湿剂、赋形剂、填充剂和透皮促进剂组成的均匀膏状物,所述主药是为川楝子和延胡索的水、醇提取物或它们的生粉或生粉与提取物的混合物。所述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组分制成三种不同的溶液,然后再将三种溶液按一定的顺序混合均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基质载药量大,适合制成中药巴布剂,透皮吸收效果好,使用方便,贴敷舒适,对皮肤刺激性小,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气滞诸痛,如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胃肠炎、溃疡病、月经不调等所出现的肝区和上下腹疼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中药巴布剂的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的方剂来源于传统中药金铃子散。金铃子散载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载本方的组成和服法金铃子(川楝子)、延胡索(元胡)各一两,为末,每服3钱,酒调服。金铃子苦寒,有小毒,功能清利湿热,理气止痛;延胡索苦,微辛温,功能活血利气止痛。二药合用,疏肝泄热,行气止痛,可用于胸胁胃腹疼痛、疝痛、经期腹痛,舌红苔黄,脉弦数者。药理研究显示金铃子含苦味素,其醇浸液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呈较强的抑制作用;延胡索含有15种生物碱,其中最重要的生物碱是四氢巴马停,即延胡索乙素,内服产生类似吗啡及可待因的效果,能显著提高痛阈,有镇静、催眠和使肌肉松弛、解痉等效用,而没有吗啡易成瘾等副作用。本方内服可广泛应用于气滞诸痛,如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胃肠炎、溃疡病、月经不调等所出现的肝区和上下腹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金铃子巴布剂对于皮肤有着良好的透皮吸收性,外敷使用特别方便,对肝区和上下腹疼痛有着明显的镇痛效果,制备方法简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以醋酸纤维素、人造棉布、医用无纺布作为支持层,在该支持层上均匀涂布基质层,基质层上面覆盖着从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玻璃纸、聚酯薄膜中选用的一种背衬层,构成三层结构金铃子巴布剂。其特征在于基质层是由主药与粘着剂、保湿剂、赋形剂、填充剂和透皮促进剂组成的均匀膏状物,各组分及其重量含量为主药生粉6~10份或70~95%乙醇提取物0.495~0.825份;粘着剂9~20份;保湿剂20~40份;赋形剂10~25份;填充剂7~15份;透皮促进剂1~5份;水30~50份。上述的主药为川楝子和延胡索的水、醇提取物或它们的生粉或生粉与提取物的混合物;粘着剂为玉米淀粉、明胶、甲(乙)基纤维素、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及其钠盐、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衍生物物质,优选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优选甘油、丙二醇;赋形剂为明胶;填充剂为微粉硅胶、碳酸钙、高岭土、二氧化钛、氧化锌,优选高岭土;透皮促进剂为氮酮、吡咯酮类、多元醇类、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亚砜类、酰胺类、内酰胺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氮酮。上述各组分的重量含量比优选为主药生粉8份或70~95%乙醇提取物0.7份;粘着剂15份;保湿剂25份;赋形剂15份;填充剂8份;透皮促进剂2份;水35份。上述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将赋形剂明胶和填充剂高岭土加10~20份水浸润膨胀,加热50~70℃溶解,搅拌均匀制成复合明胶液,记为A液;将粘着剂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加12份水浸润膨胀,加热70℃使溶解,搅拌均匀,记为B液;将粘着剂聚丙烯酸钠分散于甘油、丙二醇体系中,加水溶解,记为C液。在50~70℃,搅拌状态下混合B液和C液,5~20min后加入A液,继续搅拌过程中加入氮酮,制成巴布剂基质膏体。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水溶性基质与药物相溶性好,基质载药量大,非常适合中药多组分、大剂量的用药特点;药物透皮吸收效果好,生物利用度高;透气性、粘着性、保湿性能好,具有贴敷舒适、对皮肤刺激性小,可反复揭贴,不污染衣物,无残留、使用后揭扯无痛感;生产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自动化生产,生产过程中无三废。具体实施例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镇痛中药金铃子的巴布剂,该巴布剂以醋酸纤维素、人造棉布、医用无纺布作为支持层,在该支持层上均匀涂布基质层,基质层上面覆盖着从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玻璃纸、聚酯薄膜中选用的一种背衬层,构成三层结构金铃子巴布剂,其特征在于基质层是由主药与粘着剂、保湿剂、赋形剂、填充剂和透皮促进剂组成的均匀膏状物,各组分重量含量为主药生粉6~10份或70~95%乙醇提取物0.495~0.825份;粘着剂9~20份;保湿剂20~40份;赋形剂10~25份;填充剂7~15份;透皮促进剂1~5份;水30~50份;所述的主药为川楝子和延胡索的水、醇提取物或它们的生粉或生粉与提取物的混合物;所述粘着剂为玉米淀粉、明胶、甲(乙)基纤维素、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及其钠盐、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衍生物物质,优选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的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优选甘油、丙二醇;所述的赋形剂为明胶;所述的填充剂为微粉硅胶、碳酸钙、高岭土、二氧化钛、氧化锌,优选高岭土;所述的透皮促进剂为氮酮、吡咯酮类、多元醇类、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亚砜类、酰胺类、内酰胺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氮酮。2.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镇痛中药金铃子的巴布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含量比优选为生粉8份或70~95%乙醇提取物0.7份;粘着剂15份;保湿剂25份;赋形剂15份;填充剂8份;透皮促进剂2份;水35份。3.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镇痛中药金铃子的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赋形剂明胶和填充剂高岭土加10~20份水浸润膨胀,加热50~70℃溶解,搅拌均匀制成复合明胶液,记为A液;将粘着剂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加12份水浸润膨胀,加热70℃使溶解,搅拌均匀,记为B液;将粘着剂聚丙烯酸钠分散于甘油、丙二醇体系中,加水溶解,记为C液;在50~70℃,搅拌状态下混合B液和C液,5~20min后加入A液,继续搅拌过程中加入氮酮,制成巴布剂基质膏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所述的巴布剂支持层、基质层和背衬层构成,其特征在于基质层是由主药与粘着剂、保湿剂、赋形剂、填充剂和透皮促进剂组成的均匀膏状物,所述主药是为川楝子和延胡索的水、醇提取物或它们的生粉或生粉与提取物的混合物。所述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组分制成三种不同的溶液,然后再将三种溶液按一定的顺序混合均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基质载药量大,适合制成中药巴布剂,透皮吸收效果好,使用方便,贴敷舒适,对皮肤刺激性小,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气滞诸痛,如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胃肠炎、溃疡病、月经不调等所出现的肝区和上下腹疼痛。文档编号A61K9/06GK1408416SQ0213128公开日2003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贾伟, 高文远, 崔乃强, 薛京, 王涛 申请人:天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镇痛中药金铃子的巴布剂,该巴布剂以醋酸纤维素、人造棉布、医用无纺布作为支持层,在该支持层上均匀涂布基质层,基质层上面覆盖着从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玻璃纸、聚酯薄膜中选用的一种背衬层,构成三层结构金铃子巴布剂,其特征在于:基质层是由主药与粘着剂、保湿剂、赋形剂、填充剂和透皮促进剂组成的均匀膏状物,各组分重量含量为:主药:生粉6~10份或70~95%乙醇提取物0.495~0.825份;粘着剂:9~20份;保湿剂:20~40份;赋形剂:10~25份;填充剂:7~15份;透皮促进剂:1~5份;水:30~50份;所述的主药为川楝子和延胡索的水、醇提取物或它们的生粉或生粉与提取物的混合物;所述粘着剂为玉米淀粉、明胶、甲(乙)基纤维素、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及其钠盐、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衍生物物质,优选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的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优选甘油、丙二醇;所述的赋形剂为明胶;所述的填充剂为微粉硅胶、碳酸钙、高岭土、二氧化钛、氧化锌,优选高岭土;所述的透皮促进剂为氮酮、吡咯酮类、多元醇类、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亚砜类、酰胺类、内酰胺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氮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伟高文远崔乃强薛京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