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1298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儿童三轮车,包括前叉、前部与前又相枢轴连接的后车架、转动设置在后车架后部的推杆、设置于推杆与前叉之间的转向牵引机构,后车架包括具有主杆管腔且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后车架主杆,转向牵引机构包括位于主杆管腔内的牵引杆、连接在牵引杆的后端部并位于主杆管腔内的后牵引座、连接在牵引杆的前端部的并且相对后支架仅仅能够前后滑动地设置的前牵引座、固定在推杆下部的后拨块、固定在前叉上的前拨块,后牵引座、后拨块两者之间通过后凸起与后长槽相连接,前牵引座、前拨块两者之间通过前凸起与前长槽相连接。操作推杆操纵牵引杆及后牵引座在主杆管腔内并沿着前后方向移动,从而控制前轮转向,使用安全,并且整体造型简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三轮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三轮车,包括前叉、设置于所述的前叉下部的前轮、分别设置于 所述的前叉上左右两侧的左把手与右把手、前部与所述的前叉相枢轴连接的后车架、设置 在所述的后车架上的鞍座、设置于所述的后车架后下部的后轮、本身作为转轴转动设置在 所述的后车架后部的推杆、设置于所述的推杆与所述的前叉之间的控制所述的前叉转向的 转向牵引机构,转向牵引机构包括转向牵引杆,所述的转向牵引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叉 相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处位于偏离所述的前叉的第一转轴的轴心,所述的转向牵引杆的 后端部与所述的推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并且该转动连接处偏离所述的推把的第一转轴 的轴心,转动所述的推把能够控制所述的前轮转向,但在前轮转向的过程中,所述的转向牵 引杆相对所述的后车架作前后移动并同时作左右摆动,所述的转向牵引杆有可能会对坐在 鞍座上的儿童的腿部肌肤造成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三轮车。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三轮车,包 括前叉、设置于所述的前叉下部的前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的前叉上左右两侧的左把手与右 把手、前部与所述的前叉相枢轴连接的后车架、设置在所述的后车架上的鞍座、设置于所述 的后车架后下部的后轮、本身作为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后车架后部的推杆、设置于所述 的推杆与所述的前叉之间的控制所述的前叉转向的转向牵引机构,所述的后车架包括具有 主杆管腔且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后车架主杆,所述的转向牵引机构包括位于所述 的主杆管腔内的牵引杆、连接在所述的牵引杆的后端部并位于所述的主杆管腔内的后牵引 座、连接在所述的牵引杆的前端部的并且相对所述的后支架仅仅能够前后滑动地设置的前 牵引座、固定在所述的推杆下部的后拨块、固定在所述的前叉上的前拨块,所述的后牵引 座、所述的后拨块两者中的一个上具有后凸起,两者中的另一个上具有长度沿着左右方向 延伸的后长槽,所述的后凸起插在所述的后长槽内,所述的前牵引座、所述的前拨块两者中 的一个上具有前凸起,两者中的另一个上具有长度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长槽,所述的前 凸起插在所述的前长槽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前叉与所述的后车架之间枢轴连接处的转轴为第一转 轴,所述的前长槽、所述的前凸起偏离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后长槽、所述的后凸起偏离所述的推杆的轴心。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前牵引座的前部具有长度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开 口,所述的前叉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地插在所述的限位开口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牵引杆包括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杆、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杆的前端部相固定地连接且长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杆,所述 的第一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后牵引座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前牵引座相 连接。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前牵引座位于所述的主杆管腔外,所述的后车 架主杆上开设有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槽,所述的第二杆穿过所述的长槽与所述 的前牵引座相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后车架的前部固定设置有具有内腔的护罩,所述的后 车架的前部、所述的前叉的部分、所述的前牵引座与所述的前拨块设置于所述的内腔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后车架的前部上固定设置有护罩,所述的前牵引座仅 仅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护罩上。以上所涉及到的左右方向与前后方向是在儿童三轮车的前轮向前沿着一直线滚 动的状态下作定义的。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 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 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当前轮转向 的过程中,所述的牵引杆及后牵引座位于所述的主杆管腔内并沿着前后方向移动,从而控 制前轮向左或向右转向,避免了对坐在鞍座上的儿童的腿部肌肤所造成伤害,使用较安全, 并且整体造型简洁,外形美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为附图2的A-A处剖视图。其中1、前叉;2、前轮;3、左把手;4、右把手;5、后车架;6、推杆;7、主杆管腔;8、 后车架主杆;9、牵引杆;10、后牵引座;11、前牵引座;12、后拨块;13、前拨块;14、后凸起; 15、后长槽;16、前凸起;17、前长槽;18、限位开口 ;19、第一杆;20、第二杆;21、长槽;22、护罩;23、后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各附图所示,一种儿童三轮车,包括前叉1、设置于所述的前叉1下部的前轮2、 分别设置于所述的前叉1上左右两侧的左把手3与右把手4、前部与所述的前叉1相枢轴连 接的后车架5、设置在所述的后车架5上的鞍座、设置于所述的后车架5后下部的后轮23、 本身作为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后车架5后部的推杆6、设置于所述的推杆6与所述的前 叉1之间的控制所述的前叉1转向的转向牵引机构。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后车架5包括 具有主杆管腔7且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后车架主杆8,所述的转向牵引机构包括 位于所述的主杆管腔7内的牵引杆9、连接在所述的牵引杆9的后端部并位于所述的主杆管 腔7内的后牵引座10、连接在所述的牵引杆9的前端部的并且相对所述的后支架5仅仅能够前后滑动地设置的前牵引座11、固定在所述的推杆6下部的后拨块12、固定在所述的前 叉1上的前拨块13,所述的后拨块12上具有后凸起14,所述的后牵引座10上具有长度沿 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后长槽15,所述的后凸起14插在所述的后长槽15内,也可以是所述的后 长槽15开设在所述的后拨块12上,所述的后凸起14设置于所述的后牵引座10上。所述 的前拨块13上具有前凸起16,所述的前牵引座11上具有长度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长槽 17,所述的前凸起16插在所述的前长槽17内,也可以是所述的前长槽17开设在所述的前 牵引座11上,所述的前凸起16设置于所述的前拨块13上。所述的前叉1与所述的后车架5之间枢轴连接处的转轴为第一转轴,所述的前长 槽17、所述的前凸起16偏离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沿着上下方 向延伸。前叉1就是所述的第一转轴。所述的后长槽15、所述的后凸起14偏离所述的推杆6的轴心。所述的前牵引座11的前部具有长度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开口 18,所述的前 叉1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地插在所述的限位开口 18内。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牵引杆9包括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杆19、上端 部与所述的第一杆19的前端部相固定地连接且长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杆20, 所述的第一杆19的后端部与所述的后牵引座10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杆20的下端部与所述 的前牵引座11相连接。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前牵引座11位于所述的主杆管腔7外,所述的后车架主杆 8上开设有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槽21,所述的第二杆20穿过所述的长槽21与 所述的前牵引座11相连接。如各附图所示,所述的后车架5的前部固定设置有具有内腔的护罩22,所述的后 车架5的前部、所述的前叉1的部分、所述的前牵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