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婴儿承载装置包括一支撑架;一背靠组件;一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包括一前座椅、固定于该前座椅上的前座管、一后座椅、及固定于该后座椅上的后座管,其中该后座椅可绕一枢轴对于该前座椅旋转;以及一锁定机构,其包括一固定锁,其中该固定锁以滑动式设于该后座椅上,且可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固定锁在该第一位置时可与该前座管接合,以将该前座椅与该后座椅互相锁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设定该婴儿承载装置的前向使用状态或后向使用状态,且同时防止使用者在设定前向使用状态时误用后座椅、或在设定后向使用状态时误用前座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婴儿承载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双向婴儿承载装置在双向使用时的 安全机构。
技术介绍
习知婴儿车主要是提供婴儿乘坐并由大人推动。当婴儿乘坐于婴儿车内时,大人 通常位于婴儿车座位的后侧位置。因此,当推动婴儿车时,并无法看到婴儿的正面。另外, 当婴儿在座位上时,若可以看到自己的亲人则可增加安全感。然而,当推动婴儿车时,许多 婴儿车并无法让大人及婴儿可以相互看到。为响应上述的需求,制造商亦推出了具有前、后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车,其主要将 其背靠的设计改为可向前、后侧调整。当背靠向前倾斜时,可供面向后侧的婴儿乘坐于座椅 上;当背靠向后倾斜时,则可供面向前侧的婴儿乘坐于座椅上。然而,由于此种婴儿车通常 使用较大面积的座椅板,故容易误导大人利用座椅的前、后端供两婴儿构件。此错误的使用 方式有可能造成婴儿车的承载过重,影响其安全性。因此,能改善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可防止使用者误用婴儿车的座位,使其仅能在 前、后椅中择一使用的防误用机构,且让其操作便利、使用更安全皆为目前的研发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及其操 作方法。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该婴儿承载装置包括一支撑架;一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包 括一前座构件、一后座构件,其中该后座构件可绕一枢轴对于该前座构件旋转;以及一锁定 机构,其包括一固定锁,其中该固定锁以滑动式组接于该后座构件,且可介于一第一位置与 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固定锁在该第一位置时可与该前座构件接合,以将该前座构件与 该后座构件互相锁定。如前述的婴儿承载装置,还包括一背靠组件,是设于该座椅组件上,可在第一位置 和第二位置中移动,以使该前座构件和该后座构件之一者于乘载状态,其中,该第一位置为 该背靠组件向前倾斜至受限位处,该第二位置为该第一位置以外的位置,当该背靠组件于 该第一位置时,该后座构件为可乘载状态,当该背靠组件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前座构件为乘 载状态,而该后座构件为不可乘载状态。依据另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该婴儿承载装置的方法,其包括将该背靠 组件向该前座构件倾斜;将该后座构件绕该枢轴旋转,以达到可供承载的位置;以及借由 该固定锁与该前座构件的接合使该后座构件与该前座构件相互固定,借此完成该后向使用 状态。承接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 括一支撑架;一座椅组件,设于该支撑架之间,该座椅组件包括一前座构件、及一后座构件,其 中该后座构件可绕一枢轴对于该前座构件旋转;以及一锁定机构,其包括一固定锁,其中该固定锁组接于该后座构件,且可介于一第一 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固定锁在该第一位置时可与该前座构件接合,以将该前座构件与该后座构 件互相锁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婴儿承载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婴儿承载装置具有 一前向使用状态及一后向使用状态,其中该婴儿承载装置包括一支撑架、一背靠组件、一座 椅组件、以及一设有滑动式固定锁的锁定机构,而该座椅组件则包括一前座构件以及一后 座构件,该后座构件可绕一枢轴对于该前座构件旋转,而该操作方法包括将该背靠组件向该前座构件倾斜;将该后座构件绕该枢轴旋转,以达到可供承载的位置;以及借由该固定锁与该前座构件的接合使该后座构件与该前座构件相互固定,借此完 成该后向使用状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一座椅组件,设于该支撑架之间,该座椅组件包括一前座构件、一后座构件,其中 该后座椅座管构件可绕一枢轴对于该前座椅座管构件旋转;以及一背靠组件,设于该座椅组件上,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移动,以使该前座构 件和该后座构件之一者于乘载状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组件设有可转动式的后座椅,再搭配该背靠组件与该锁 定机构的操作,可设定该婴儿承载装置的前向使用状态或后向使用状态,且同时防止使用 者在设定前向使用状态时误用后座椅、或在设定后向使用状态时误用前座椅。附图说明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100 102 104 106 108为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具有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 为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组件与背靠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为绘示锁定机构与背靠定位机构的侧视图。 为绘示锁定机构与背靠定位机构的部分侧剖面图。 为绘示锁定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为绘示后座椅的动作示意图。为绘示座椅组件与背靠组件处于前向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为绘示在前向使用状态时操作后座椅的动作示意图。 为绘示锁定机构中所使用的固定锁的立体图。 婴儿承载装置支撑架 支撑管 车轮 推手150 152 154 156背靠定位机构 背靠定位板 卡合构件缆索110座椅组件160定位槽IlOA前座构件162突起IlOB后座构件164,178弹簧112背靠组件170锁定机构114铰链172固定锁116吊杆174干涉构件122前座椅176拉动杆124前座管182第一套筒126后座椅184第二套筒128后座管186抵触表面130枢轴132背靠管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婴儿承载装 置设有前、后座椅及活动式背靠组件。该背靠组件与该前座椅之间设有一背靠定位机构,该 前、后座椅之间则设有一锁定机构。借由该背靠组件与该锁定机构的操作,可设定该婴儿承 载装置的前向使用状态或后向使用状态。当该婴儿承载装置处于前向使用状态时,该后座 椅的倾斜角度无法供婴儿承坐,借此防止使用者在前向使用状态时误用后座椅供乘坐。当 婴儿承载装置处于后向使用状态时,该背靠组件与该前座椅之间的夹角使该前座椅无法供 婴儿乘坐,借此防止使用者在后向使用状态时误用前座椅。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可适用于任何婴 儿承载装置,例如婴儿车、婴儿椅产品、等等。图1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具有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100,其例如为 婴儿车。如图1所示,婴儿承载装置100设有一支撑架102,其可包含支撑管104、车轮106、 推手108、座椅组件110及背靠组件112。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支撑管104可借由铰链114 连接至推手108,以组成折叠式支撑架102。座椅组件110的左、右两侧分别借由吊杆116枢 接地连接至支撑架102的铰链114。铰链114设有可对支撑管104扣锁与释锁的机构(未 示),该机构可经缆索或其类似元件与推手108末端设有的按钮(未示)连接。当使用者 操作该按钮时,铰链114可对支撑管104释锁,经使用者推动该推手108后会连动该支撑管 104和吊杆116向下移动,使支撑管104与支撑架102可进行折叠,以便支撑架102与座椅 组件110的收纳。图2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组件110与背靠组件112的组装示意 图。如图2所示,座椅组件110包括一前座构件IlOA及一后座构件110B。依据此实施例, 前座构件IlOA例如以前座椅122、及固定于前座椅122下方的前座管IM所构成。后座构 件IlOB则可由后座椅126、及固定于后座椅1 下方的后座管1 所构成。前座椅122及 后座椅1 可由硬型材质(例如塑胶、金属等等)及/或软性材质(例如布料)组成。前 座椅122的板面可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供最舒适的乘坐姿势。此外,前座椅122的前缘 亦可设有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一座椅组件,设于该支撑架之间,该座椅组件包括一前座构件、及一后座构件,其中该后座构件可绕一枢轴对于该前座构件旋转;以及一锁定机构,其包括一固定锁,其中该固定锁组接于该后座构件,且可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固定锁在该第一位置时可与该前座构件接合,以将该前座构件与该后座构件互相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一座椅组件,设于该支撑架之间,该座椅组件包括一前座构件、及一后座构件,其中该 后座构件可绕一枢轴对于该前座构件旋转;以及一锁定机构,其包括一固定锁,其中该固定锁组接于该后座构件,且可介于一第一位置 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固定锁在该第一位置时可与该前座构件接合,以将该前座构件与该后座构件互 相锁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婴儿承载装置处于一后向使 用状态时,该固定锁与该前座构件接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锁以滑动式套设于该后座 构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锁设有一弹簧,借由该弹簧 的作用,该固定锁可以可脱开式套上部分该前座构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背靠组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定机构更包括一干涉构件,其 设于该背靠组件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组件可介于一前向使用状 态与一后向使用状态之间转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背靠组件位于该后向使用状 态且该固定锁与该前座构件接合时,该干涉构件与该固定锁的一抵触表面相接触。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背靠组件位于该前向使用状 态时,该干涉构件可阻挡该固定锁与该前座构件接合。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组件可绕该枢轴的轴向转动。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背靠定位机构,用以固 定该背靠组件于该前向使用状态或该后向使用状态。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组件包括一背靠构件,该 背靠定位机构则包括一背靠定位板,其固定于该前座构件;以及一卡合构件,其以滑动式设置于该背靠构件上。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背靠组件处于该前向使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斌,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