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光文专利>正文

发动机汽缸活塞安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99484 阅读:5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动机汽缸活塞安装工具。适合单人安装发动机的汽缸活塞并能同时自动调节作用力大小将带活塞环的汽缸活塞装配到汽缸中的简易装配工具,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它由中心的弹簧轴向推动机构和四侧对称分布的连杆径向压缩机构两部分组成。弹簧轴向推动机构由压套、弹簧、套筒、滑杆依次套接构成,实现推动汽缸活塞的轴向运动;连杆径向压缩机构由压套、连杆、接触板依次铰接构成,实现压缩汽缸活塞上两圈活塞环进入活塞的活塞环凹槽的径向运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巧妙实现了同时径向压缩活塞环与轴向推动汽缸活塞两个运动,操作简单,装配效率高,可用于单人装配时使用;采用弹簧柔性压缩,自动调节作用力大小,活塞环和活塞不易受损伤。(*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汽缸活塞安装工具,特别是一种适合单人安装发动机 中汽缸活塞并具备同时自动调节作用力大小将带活塞环的汽缸活塞装配到汽缸中的简易 装配工具,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在发动机的装配、维修过程中,尤其是在院校机械类学生发动机装配的实习训练 中,由于活塞环需要完成先受力张开安装到活塞上,再受力合紧与活塞一起装配到汽缸 里两个装配动作,装配时力度不易掌握,使发动机活塞、活塞环、汽缸之间的装配效率不 高,耗时费力。目前,国内研究大部分都是活塞环与活塞装配这部分,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788979Y、专利号为ZL 200520034059. 9的技术专利《发动机活塞环的装配装置》,授 权公告号为CN 101058145A、申请号为200710099638. 5的专利技术专利《具有清洁装置的活塞 环装配机》等国内与活塞环有关的16项专利都以解决活塞环安装为目的。而活塞环装配后 的活塞如何安全高效装入发动机汽缸的装置相对较少,尤其是缺少适合单人装配的简易工 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手动装配发动机工程中,单人难以简单有效地完成活 塞环径向压缩到活塞上活塞环凹槽与同时推动活塞轴向进入汽缸两个操作的问题,提供一 种简单实用、工作效率高、活塞与活塞环损伤程度低,适合发动机生产过程中活塞的单人专 用装配工具。本技术的内容是一种发动机汽缸活塞安装工具,由中心的弹簧轴向推动机 构和四侧对称分布的连杆径向压缩机构两部分组成。弹簧轴向推动机构由压套(1)、弹簧 (8)、套筒、滑杆(7)依次沿轴向内外套接构成,其中套筒(4)与滑杆(7)可以通过圆柱 销(11)将两者孔连接固定相对伸长位置,可以实现推动汽缸活塞的轴向运动;连杆径向压 缩机构由4个沿套筒(1)四周均勻分布并与压套(1)铰接相连的转动手构成,每个转动手 由与压套⑴通过圆柱销⑵铰接的连杆⑶、与连杆⑶通过圆柱销(5)铰接的连杆(6)、 与连杆(6)通过圆柱销(10)铰接的接触板(9)组成,可以实现同时压缩汽缸活塞上两圈活 塞环进入活塞的活塞环凹槽的径向运动。本技术的内容中所述压套(1)内部环形空腔依次套有弹簧(8)、套筒; 套筒(4)套在滑杆(7)上并可通过圆柱销(11)固定。弹簧(8)、套筒(4)可在压套(1)内 轴向往复运动。本技术的内容中所述压套(1)与连杆(3)、连杆(3)与连杆(6)、连杆(6)与 接触板(9)分别通过圆柱销O)、圆柱销(5)、圆柱销(10)铰接,可实现相互之间的相对转动。本技术的内容中如附图6、7、8所示处于装配过程时,所述接触板(9)与处于3自由张开状态的两个活塞环(1 相切接触,连杆(6)底部支撑在汽缸(14)的环形台阶口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提高装配效率。(2)径向压缩活塞环动作与轴向推动活塞动作同时完成,明显降低了劳动强度。(3)轴向推动活塞动作时采用弹簧柔性传递作用力,实现自动调节作用力大小,避 免外力直接作用活塞时力过大易冲击活塞或汽缸,过小活塞无法顺利装配到汽缸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沿对称面的剖视图A-A。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各组成部件的爆炸图。图5是图4结构的剖视图C-C。图6是本技术装配汽缸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结构的剖视图D-D。图8是图7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套、2-圆柱销、3-连杆、4-套筒、5-圆柱销、6_连杆、7_滑杆、8_弹簧、 9-接触板、10-圆柱销、11-圆柱销、12-汽缸活塞、13-活塞环、14-汽缸。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各附图。如附图6所示本技术与汽缸活塞、汽缸接触,因活塞上的活塞环处于自由张 开状态,活塞套在汽缸台阶口上无法进入到汽缸中。操作者施加外力垂直作用于压套1上, 压套1向下移动。压套1向下移动同时引起径向压缩活塞环与轴向推动活塞两个动作产生。(1)径向压缩活塞环动作。压套1向下移动,带动沿压套四周均勻分布且结构完全 一样的四个转动手分别完成如下动作与压套1通过圆柱销2铰接的连杆3绕圆柱销2转 动,连杆3产生轴向向下的分运动,并对与连杆3通过圆柱销5铰接的连杆6在与圆柱销5 铰接处产生沿连杆3方向向下的压力;如附图8,连杆6底部支撑在汽缸台阶口上,形成接 触,当连杆6受到连杆3通过圆柱销5产生的压力时,围绕与汽缸的接触,由于杠杆效应,因 为圆柱销5到圆柱销10的长度远大于圆柱销10到接触板9、活塞环的接触面,所以连杆6 会对接触板9产生很大的压力,该压力垂直接触板平面(即接触板与9活塞环13的相切平 面)的分力通过接触板9最终轴向作用在两个活塞环上,活塞环受力收缩并因为受力很大 完全收缩到活塞上活塞环凹槽里(即活塞环外径与活塞外径相等),从而实现了径向压缩 活塞环动作。(2)轴向推动活塞动作压套1向下移动压缩弹簧8,弹簧受力收缩;随后弹簧8慢 慢伸长,弹簧力逐渐增大轴向作用在套筒顶面,实现了将作用在压套上的外力柔性传递给 套筒4,套筒4通过圆柱销11与滑杆7相对固定,故力传递给滑杆7,通过滑杆7底部的圆板作用在与之接触的汽缸活塞12顶部。因弹簧8通过收缩吸收作用在压套1上的外力,再 通过慢慢伸长将弹簧力释放并最终作用在活塞12,当慢慢增大的弹簧力刚好增大到克服汽 缸14和活塞12由于与活塞环13接触或挤压产生的摩擦力时,活塞12就可以加速度为零 的起始状态开始滑入汽缸14,从而实现了自动调节推动活塞进入汽缸的轴向运动。 正是因为以上动作同时并且协调完成,使活塞环轴向收缩进活塞环凹槽,同时轴 向弹簧传递的作用力克服摩擦阻力,确保了汽缸活塞的有效装配。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汽缸活塞安装工具,由中心的弹簧轴向推动机构和四侧对称分布的连杆 径向压缩机构两部分组成;弹簧轴向推动机构由压套(1)、弹簧(8)、套筒、滑杆(7)依 次沿轴向内外套接构成,其中套筒(4)与滑杆(7)可以通过圆柱销(11)将两者孔连接固定 相对伸长位置,连杆径向压缩机构由4个沿压套(1)四周均勻分布并与压套(1)铰接相连 的转动手构成,每个转动手由与压套(1)通过圆柱销( 铰接的连杆(3)、与连杆C3)通过 圆柱销(5)铰接的连杆(6)、与连杆(6)通过圆柱销(10)铰接的接触板(9)组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汽缸活塞安装工具,其特征是压套(1)内部环形空腔 依次套有弹簧(8)、套筒;套筒(4)套在滑杆(7)上并可通过圆柱销(11)固定。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汽缸活塞安装工具,其特征是压套(1)与连杆(3)、连 杆(3)与连杆(6)、连杆(6)与接触板(9)分别通过圆柱销O)、圆柱销(5)、圆柱销(10)铰 接。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汽缸活塞安装工具。适合单人安装发动机的汽缸活塞并能同时自动调节作用力大小将带活塞环的汽缸活塞装配到汽缸中的简易装配工具,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它由中心的弹簧轴向推动机构和四侧对称分布的连杆径向压缩机构两部分组成。弹簧轴向推动机构由压套、弹簧、套筒、滑杆依次套接构成,实现推动汽缸活塞的轴向运动;连杆径向压缩机构由压套、连杆、接触板依次铰接构成,实现压缩汽缸活塞上两圈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汽缸活塞安装工具,由中心的弹簧轴向推动机构和四侧对称分布的连杆径向压缩机构两部分组成;弹簧轴向推动机构由压套(1)、弹簧(8)、套筒(4)、滑杆(7)依次沿轴向内外套接构成,其中套筒(4)与滑杆(7)可以通过圆柱销(11)将两者孔连接固定相对伸长位置,连杆径向压缩机构由4个沿压套(1)四周均匀分布并与压套(1)铰接相连的转动手构成,每个转动手由与压套(1)通过圆柱销(2)铰接的连杆(3)、与连杆(3)通过圆柱销(5)铰接的连杆(6)、与连杆(6)通过圆柱销(10)铰接的接触板(9)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光文
申请(专利权)人:郭光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