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素伟专利>正文

一种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9376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支承底座上设有夹具体,夹具体长边两侧对称设有T型槽,夹具体上长边两侧对称设有V型支承座,并通过夹紧机构固定螺钉与T型槽固定,两V型支承座的V型槽上固定连接可换支承块,在可换支承块上放置待加工曲轴,V型支承座上端设有压盖,压盖通过连接螺栓和压紧螺母与V型支承座固定,下固定板对称固定在夹具体长边的一侧壁上,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上,导杆固定轴固定在两个上固定板之间,导杆一端固定在导杆固定轴上,导杆另一端带有导向孔,并放置在待加工曲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加工组装方便;能够保证加工质量、提高了钻油孔的效率、节约了生产时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钻孔夹具,尤其涉及一种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曲轴直油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只位于主轴颈上,另一种是在主轴颈和连 杆颈上都有。对于只位于主轴颈上的直油孔的加工定位比较容易,只需一次定位加工即可 完成;而对在主轴颈和连杆颈上均有直油孔的情况,就需要分别在两台钻床上,各自使用一 套钻孔夹具分两道工序进行装夹、定位、加工完成一道工序是钻主轴直油孔,另一道工序 是钻连杆直油孔。当主轴颈和连杆颈都需钻直油孔时,由于不同型号曲轴的主轴和连杆直 径不同,使用传统的钻孔装置,就导致在钻孔时,每种曲轴都需要配套两套夹具,不仅通用 性差,还造成了夹具制造成本高、生产周期长,装夹次数多、定位不准、效率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包括夹紧机构固定螺钉、V型支承座、连接螺栓、压紧螺母、可 换支承块、压盖、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导杆固定轴、导杆、导向孔、T型槽、夹具体、支承底座; 支承底座上设有夹具体,夹具体长边两侧对称设有T型槽,夹具体上长边两侧对称设有V型 支承座,并通过夹紧机构固定螺钉与T型槽固定,两V型支承座的V型槽上固定连接可换支 承块,在可换支承块上放置待加工曲轴,V型支承座上端设有压盖,压盖通过连接螺栓和压 紧螺母与V型支承座固定,下固定板对称固定在夹具体长边的一侧壁上,上固定板固定连 接在下固定板上,导杆固定轴固定在两个上固定板之间,导杆一端固定在导杆固定轴上,导 杆另一端带有导向孔,并放置在待加工曲轴上。本技术由于夹具体上开设T型槽,在曲轴长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调节夹 紧机构的位置实现夹紧;曲轴直径发生变化时,可以调节可换支承块的尺寸实现夹紧;在 油孔定位机构中设置可更换尺寸的下固定板,当曲轴直径发生变化时,可更换下固定板尺 寸实现定位;加入导杆和导杆固定轴结构,只需将导杆水平放置在轴颈上,即可实现直油孔 位置的确定,同时导杆上的导向孔对钻头有导向和保护作用。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 直油孔钻孔夹具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加工组装方便;能够保证加工质量、适用于各种类 型曲轴直油孔的加工、提高了钻油孔的效率、节约了生产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使用时的整体装配图(安装了曲轴);图2为本技术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使用时的整体装配图(未安装曲轴);图3为本技术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的夹紧机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的油孔定位机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的支承机构结构图;图中,夹紧机构固定螺钉1、V型支承座2、连接螺栓3、压紧螺母4、可换支承块5、 压盖6、下固定板7、上固定板8、导杆固定轴9、导杆10、导向孔11、T型槽12、夹具体13、支 承底座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包括夹紧机构固定螺钉1、V型支承座2、连接 螺栓3、压紧螺母4、可换支承块5、压盖6、下固定板7、上固定板8、导杆固定轴9、导杆10、 导向孔11、T型槽12、夹具体13、支承底座14 ;支承底座14上设有夹具体13,夹具体13长 边两侧对称设有T型槽12,夹具体13上长边两侧对称设有V型支承座2,并通过夹紧机构 固定螺钉1与T型槽12固定,两V型支承座2的V型槽上固定连接可换支承块5,在可换支 承块5上放置待加工曲轴,V型支承座2上端设有压盖6,压盖6通过连接螺栓3和压紧螺 母4与V型支承座2固定,下固定板7对称固定在夹具体13长边的一侧壁上,上固定板8 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7上,导杆固定轴9固定在两个上固定板8之间,导杆10 —端固定在 导杆固定轴9上,导杆10另一端带有导向孔11,并放置在待加工曲轴上。图3中,夹紧机构主要用来夹紧并固定曲轴。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机构固定螺钉1、 V型支承座2和连接螺栓3、压紧螺母4、可换支承块5、压盖6。一对夹紧机构对称地安装在 夹具体13两端,每个夹紧机构的V型支承座2两侧孔处于T型槽12的正上方,通过夹紧机 构固定螺钉1将夹紧机构固定安装在夹具体13上。V型支承座2的中心有一开口的V型 槽,且两个V型槽对称安装夹具体13两端以便在其中放置曲轴,可换支承块5通过螺钉固 定在V型支承座2的V型槽的两侧槽壁上,使得当加工不同直径的曲轴时,可通过更换不同 尺寸的可换支承块5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曲轴的夹紧。压盖6安装在V型支承座2的V型 槽的上方,具体地说,压盖6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3与V型支承座2固定连接,并由压紧螺 母4紧固。如图4所示,油孔定位机构包括下固定板7、上固定板8、导杆固定轴9、导杆10、导 向孔11。一对上固定板8和一对下固定板7对称安装在导杆固定轴9两端,上固定板8上 的孔与导杆固定轴9端部通过过渡配合固定在一起,上固定板8与下固定板7之间通过螺 钉连接固定,下固定板7通过螺钉固定在夹具体13侧边,使得当加工不同直径的曲轴时,可 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下固定板7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曲轴油孔定位。导杆固定轴9两端分 别与一对上固定板8通过轴孔的过渡配合固定。导杆10共有5个,每一个导杆10的一端都 通过轴孔间隙配合固定在导杆固定轴9上,导杆10的另一端上钻有导向孔11。当曲轴夹紧 后,导杆10上水平放置,且带有钻导向孔11的一端放置在曲轴待加工油孔的轴颈上,导向 孔11与曲轴直油孔的位置重合。当曲轴轴颈上有多个直油孔需要加工的时候,将5个导杆 10同时放置在每个待加工油孔的上方,这样通过一次定位,能够实现加工相邻油孔时,只需 改变钻头的位置,即可加工多个油孔。如图5所示,支承机构包括T型槽12、夹具体13、支承底座14。夹具体13整体为 一长方形板,板面两侧各设置两个T型槽12,且T型槽12不必穿透夹具体9的长方形板,夹 具体13固定连接在支承底座14上。如图1 5所示,夹紧机构固定螺钉1非螺纹端放置 在T型槽12中,螺纹端穿过V型支承座2两边的孔,将夹紧机构固定在夹具体13上。夹具体13的长方形板两端对称设置的四个T型槽12,在加工不同长度的曲轴时,可根据所要加 工的曲轴的具体尺寸通过移动曲轴夹紧机构即可实现对曲轴的准确定位,从而不必更换夹 具,使本技术夹具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且调节方式方便灵活。权利要求一种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机构固定螺钉(1)、V型支承座(2)、连接螺栓(3)、压紧螺母(4)、可换支承块(5)、压盖(6)、下固定板(7)、上固定板(8)、导杆固定轴(9)、导杆(10)、导向孔(11)、T型槽(12)、夹具体(13)、支承底座(14);支承底座(14)上设有夹具体(13),夹具体(13)长边两侧对称设有T型槽(12),夹具体(13)上长边两侧对称设有V型支承座(2),并通过夹紧机构固定螺钉(1)与T型槽(12)固定,两V型支承座(2)的V型槽上固定连接可换支承块(5),在可换支承块(5)上放置待加工曲轴,V型支承座(2)上端设有压盖(6),压盖(6)通过连接螺栓(3)和压紧螺母(4)与V型支承座(2)固定,下固定板(7)对称固定在夹具体(13)长边的一侧壁上,上固定板(8)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7)上,导杆固定轴(9)固定在两个上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直油孔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机构固定螺钉(1)、V型支承座(2)、连接螺栓(3)、压紧螺母(4)、可换支承块(5)、压盖(6)、下固定板(7)、上固定板(8)、导杆固定轴(9)、导杆(10)、导向孔(11)、T型槽(12)、夹具体(13)、支承底座(14);支承底座(14)上设有夹具体(13),夹具体(13)长边两侧对称设有T型槽(12),夹具体(13)上长边两侧对称设有V型支承座(2),并通过夹紧机构固定螺钉(1)与T型槽(12)固定,两V型支承座(2)的V型槽上固定连接可换支承块(5),在可换支承块(5)上放置待加工曲轴,V型支承座(2)上端设有压盖(6),压盖(6)通过连接螺栓(3)和压紧螺母(4)与V型支承座(2)固定,下固定板(7)对称固定在夹具体(13)长边的一侧壁上,上固定板(8)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7)上,导杆固定轴(9)固定在两个上固定板(8)之间,导杆(10)一端固定在导杆固定轴(9)上,导杆(10)另一端带有导向孔(11),并放置在待加工曲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炜苗王惠琳赖霞虹翁国冲林素伟
申请(专利权)人:林素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