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90051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属于刀具技术领域,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削效果提高与刀尖避免崩刃之间的矛盾。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包括柄部,柄部前端通过颈部连接有刀齿和切削锥,所述切削锥的锥角K大小为70°~75°。所述切削锥边缘设置有过渡切削锥,过渡切削锥的锥角K1大小为K/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巧妙合理的设计,在提高切削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刀尖崩刃的可能性,使金属陶瓷铰刀的适用价值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刀,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合金结构钢的改进 型金属陶瓷铰刀。
技术介绍
目前的陶瓷刀具材料主要是做成可转位刀片或焊接刀片,然后应用于车削加工 中的可转位车刀、焊接车刀和铣削加工中的可转位铣刀,也有用于焊金属陶瓷刀片的铰 刀。其原因是金属陶瓷刀片的成型技术比较成熟,刀片的精化加工技术也比较成熟。 但是,整体的金属陶瓷棒材成型技术和棒材的磨削加工技术却相对很弱,因此导致国内 生产的整体金属陶瓷铰刀其使用性能远不如应用金属陶瓷可转位刀片或焊接刀片制成的 车刀或铣刀那样优越,国外的同类刀具虽然优于国内的,但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其使 用性能不能完全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铰刀的切削刃和刀尖崩刃、耐用度降低很 快。上述缺陷出现的原因在于由于被铰削材料是进口合金结构钢SAPH400和 S25C,该材料强度高,韧性好,铁屑成带状。当铰刀切削锥的锥角K设计得很小时,铁 屑的排出趋势便向着铰刀齿槽槽底,极难折断的带状屑很容易地就堆挤在齿槽中而难以 排出,堆挤的铁屑造成对已铰削孔表面的划伤,严重影响表面的加工质量,堆挤的铁屑 容易产生积屑瘤而影响被铰削孔尺寸的稳定性,同时堆挤的铁屑容易使摩擦力的增加和 铰削区域温度的升高,造成铰刀刀齿的损坏或刀体的折断。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增大切 削锥的锥角,而当切削锥的锥角K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铁屑虽然能够很容易地顺着齿槽 的方向顺利而及时的排出被铰削孔,但是,切削锥的锥角K增加时,刀尖角ε便减小, 刀尖的强度降低,同时刀尖的散热能力下降,切削温度上升,铰刀在使用中刀尖非常容 易产生崩刃而丧失铰削能力,导致铰刀的耐用度和寿命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在合金结构钢的铰削加 工时,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避免刀尖崩刃的问题,还能够保证铰刀 的耐用度,延长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包括柄部,柄部前端通过颈部连接有刀齿和切削锥,所 述切削锥的锥角K大小为70° 75°。所述切削锥的锥角K的最佳大小为72.5°。所述切削锥边缘还设置有过渡切削锥,过渡切削锥的锥角K1大小为0° < 75°。所述过渡切削锥的锥角K1至少比切削锥的锥角K小0.1°。为了使过渡切削锥真正起到缓冲、过渡的作用,同时又保证由于过渡切削锥的3出现而新形成的两个刀尖都有较好的强度,所述过渡切削锥的锥角K1 一般设置成K/2, 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减小刀尖的磨损。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保证切削效果,切削锥的锥角只能增大,但是,切 削锥的锥角增大必然带来刀尖的强度的快速降低,导致使用寿命降低,因此,本实用新 型专门针对此问题在增大切削锥锥角的同时,新增一个过渡切削锥,为刀尖提供缓冲、 保护作用,从而使切削锥与刀尖两者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实施 方便,有效地解决了切削效果与刀尖使用寿命难以兼具的问题,在提高切削效果的前提 下,成功地避免了切削锥锥角增大对刀尖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地保证了刀尖的使用寿 命。本技术专门针对应用于合金结构钢铰削加工的金属陶瓷铰刀的设计,具有 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切削锥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包括柄部1,柄部1前端通过颈部2 连接有刀齿3和切削锥4,所述切削锥4的锥角K大小为70° 75°。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切削锥的锥角K的大小取最佳值72.5°。通过切削锥锥角的增大,使切削效果大大提尚。切削锥4锥角的增大必然带来刀尖的强度降低,为保证刀尖的使用寿命的增 加,本技术在切削锥边缘还设计有过渡切削锥,过渡切削锥的增加使整个切削锥上 形成两个新的刀尖。两个新的刀尖角都远大于原刀尖角,因此,两个新刀尖的强度相比 改进前的刀尖强度大大增加,由此便有效地保护了刀尖,降低刀尖崩刃的可能性。为了使过渡切削锥真正起到缓冲、保护刀尖的作用,减小刀尖的磨损,改善刀 尖的散热能力,最有效地降低切削温度,所述过渡切削锥的锥角K1大小一般为K/2。本 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切削锥的锥角K1的最佳值为36°。权利要求1.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包括柄部(1),柄部(1)前端通过颈部(2)连接有刀齿(3) 和切削锥(4),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锥(4)的锥角K大小为70° 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锥(4)的锥角 K大小为7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锥(4)边缘设 置有过渡切削锥,过渡切削锥的锥角K1大小为0° <&<7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切削锥的锥角 K1至少比切削锥的锥角K小0.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切削锥的锥角 K1大小为K/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属于刀具
,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削效果提高与刀尖避免崩刃之间的矛盾。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包括柄部,柄部前端通过颈部连接有刀齿和切削锥,所述切削锥的锥角K大小为70°~75°。所述切削锥边缘设置有过渡切削锥,过渡切削锥的锥角K1大小为K/2。本技术通过巧妙合理的设计,在提高切削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刀尖崩刃的可能性,使金属陶瓷铰刀的适用价值大大提高。文档编号B23D77/00GK201792046SQ201020185550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侯国庆, 樊华, 陈勇 申请人:成都航威精密刃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金属陶瓷铰刀,包括柄部(1),柄部(1)前端通过颈部(2)连接有刀齿(3)和切削锥(4),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锥(4)的锥角K大小为70°~7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国庆陈勇樊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威精密刃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