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喷吸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287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喷吸铰刀,涉及一种铰刀,包括刀头和刀杆,刀头上设置有切屑刃,所述刀头与刀杆可拆卸连接,刀头上开有出屑孔,刀杆为圆管状,刀头的出屑孔与刀杆的内管腔连通;刀头上设置有挤光刃,挤光刃和切屑刃的外缘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沿轴向挤光刃稍微滞后于切屑刃;刀头外壁靠近挤光刃的位置开有圆弧排屑槽,靠近切屑刃的位置开有一L形排屑槽。作为优选,所述刀头与刀杆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挤光刃为两条,所述圆弧排屑槽为两个。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刀具质量稳定,效率高,加工成本低,通用性好,通过改变排屑方式满足加工通孔和盲孔的不同需求,较好地解决了深孔铝筒零件加工困难,特别是盲孔加工时排屑困难的问题,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Internal suction ream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jet suction reamer, relates to a reamer, comprising a cutter head and a cutter rod, the cutter head is arranged on the cutting edge, the cutter head and the cutter rod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cutter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chip hole, the knife rod is cylindrical, a cavity inside the hole and chip the knife rod communicated with the cutter head; the cutter head is arranged on the light squeezing blade, blade cutting edge and burnishing chip edge on the same cylindrical surface, and axially squeezed light blade lagging slightly behind the cutting edge; the cutter head wall near the edge position of a light squeeze arc discharge groove, close to the cut the chip edge position has a L shaped flutes. The cutter head is threaded with the cutter bar as a preferred tool. As a preferred, the extruding edge is two, and the circular chip removing groove is two. The tool of the invention has stable quality, high efficiency, low processing cost, good versatility,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processing through hole and blind hole by changing the chip, solves the deep hole aluminum cylinder parts processing difficulties, especially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blind hole processing chip has wide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加刀具,尤其涉及一种内喷吸铰刀
技术介绍
目前,铝类零件的内孔加工时,一般主要采用机夹刀片进行镗孔或铰孔等,也有采 用内喷吸铰刀加工的。但对于粗糙度在RaO. 8以上要求的零件,还需增加一道挤压工序。对 于较浅的内孔,这样的加工方法能保证要求。但是对要求较高的零件采用挤压工序成本较 高,而且对较深的内孔加工困难,直线度难以保证。尤其加工较深盲孔时,镗绞排屑困难且 挤压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喷吸铰刀,该刀具质量稳定, 效率高,加工成本低,通用性好,可以通过改变排屑方式满足加工通孔和盲孔的不同需求, 较好地解决了深孔铝筒零件加工困难,特别是盲孔加工时排屑困难的问题,具有广泛应用 价值。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喷吸铰刀,包括刀头和刀杆,刀头上设置有切屑刃, 所述刀头与刀杆可拆卸连接,刀头上开有出屑孔,刀杆为圆管状,刀头的出屑孔与刀杆的内 管腔连通;刀头上设置有挤光刃,挤光刃和切屑刃的外缘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沿轴向挤光 刃稍微滞后于切屑刃;刀头外壁靠近挤光刃的位置开有圆弧排屑槽,靠近切屑刃的位置开 有一 L形排屑槽。作为优选,所述刀头与刀杆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挤光刃为两条,所述圆弧排屑槽为两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应用铰刀和挤光两种加工方法的原理,并把他们组合在一 起,大大提高加工的效率,并且降低了加工成本。本专利技术刀头上同时设置了切屑刃和挤光 刃,让铰孔后马上开始挤光,在铝件内孔回缩前开始挤压加工,减小挤光刃的磨损,提高产 品的质量。可以加工出粗糙度在RaO. 2,直线度Φ 0. 06mm,尺寸精度0. 04mm,深度超过500mm 的深孔铝件。利用圆弧排屑槽及L形排屑槽和刀头上的排屑孔及刀杆的内管腔,可以通过 改变排屑方式满足加工通孔和盲孔的不同需求,同时解决了深孔加工和盲孔加工,特别是 很深的盲孔加工的加工难、排屑难等问题。刀头和刀杆制作成可以调整更换的多种系列规 格技术组合,满足各种深度与内径的铝件内孔加工要求,保证高精度、粗糙度和形位公差要 求,非常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P向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喷吸铰刀,包括刀头1和 刀杆2,刀头1上设置有切屑刃4,所述刀头1与刀杆2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 选,所述刀头1与刀杆2螺纹连接。刀头1上开有出屑孔5,刀杆2为圆管状,刀头1的出屑 孔5与刀杆2的内管腔6连通;刀头1上设置有挤光刃3,挤光刃3和切屑刃4的外缘位于 同一圆柱面上,且沿轴向挤光刃3稍微滞后于切屑刃4 ;刀头1外壁靠近挤光刃3的位置开 有圆弧排屑槽,靠近切屑刃4的位置开有一 L形排屑槽。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挤 光刃3为两条,所述圆弧排屑槽为两个。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刀杆2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床身上,通过尾座带动刀杆2 左右移动进行深孔加工。刀头1上设置的挤光刃3使得铰完内孔马上可以开始进行挤光, 保证粗糙度。根据刀头1上三条刃组成的外径与刀杆2可以制成不同规格大小的系列铰刀 组合。只要保证刀杆2的刚性和直线度,就能保证加工零件7的直线度。如图3所示,工作 时,可以根据被加工零件7内孔大小选择刀头1,与刀杆2进行组合连接,刀杆2与尾座进行 连接。加工零件7固定于主轴上,由主轴带动旋转,然后刀杆2带动刀头1进入加工零件7 进行镗铰加工。加工通孔时,冷却润滑液可以通过刀头1外表面的圆弧排屑槽及L形排屑 槽和缝隙和刀头1的出屑孔5及刀杆2的内管腔6同时通入,从加工零件7未加工端排出; 加工盲孔时,冷却润滑液通过刀头1外表面的圆弧排屑槽及L形排屑槽和缝隙进入,由刀头 1的出屑孔5及刀杆2的内管腔6排出。通过冷却润滑液的流通对加工零件7和刀头1冷 却润滑,产生的铝屑也通过液体流动的负压排出,避免堵屑及划伤工件。通过程序控制可以 实现加工的自动化,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内喷吸铰刀,包括刀头和刀杆,刀头上设置有切屑刃,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与 刀杆可拆卸连接,刀头上开有出屑孔,刀杆为圆管状,刀头的出屑孔与刀杆的内管腔连通; 刀头上设置有挤光刃,挤光刃和切屑刃的外缘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沿轴向挤光刃稍微滞 后于切屑刃;刀头外壁靠近挤光刃的位置开有圆弧排屑槽,靠近切屑刃的位置开有一 L形 排屑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喷吸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与刀杆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喷吸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光刃为两条,所述圆弧 排屑槽为两个。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喷吸铰刀,涉及一种铰刀,包括刀头和刀杆,刀头上设置有切屑刃,所述刀头与刀杆可拆卸连接,刀头上开有出屑孔,刀杆为圆管状,刀头的出屑孔与刀杆的内管腔连通;刀头上设置有挤光刃,挤光刃和切屑刃的外缘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沿轴向挤光刃稍微滞后于切屑刃;刀头外壁靠近挤光刃的位置开有圆弧排屑槽,靠近切屑刃的位置开有一L形排屑槽。作为优选,所述刀头与刀杆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挤光刃为两条,所述圆弧排屑槽为两个。本专利技术的刀具质量稳定,效率高,加工成本低,通用性好,通过改变排屑方式满足加工通孔和盲孔的不同需求,较好地解决了深孔铝筒零件加工困难,特别是盲孔加工时排屑困难的问题,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文档编号B23D77/00GK102091826SQ20111003762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唐康林 申请人:四川宁江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喷吸铰刀,包括刀头和刀杆,刀头上设置有切屑刃,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与刀杆可拆卸连接,刀头上开有出屑孔,刀杆为圆管状,刀头的出屑孔与刀杆的内管腔连通;刀头上设置有挤光刃,挤光刃和切屑刃的外缘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沿轴向挤光刃稍微滞后于切屑刃;刀头外壁靠近挤光刃的位置开有圆弧排屑槽,靠近切屑刃的位置开有一L形排屑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康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宁江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