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消融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2790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电极,包括导针和电极针,所述电极针为双层结构并可沿所述导针滑动,所述电极由外至内包括注射花管和中心电极针,所述注射花管包括管状的本体,本体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导针的内部并且与所述中心电极针固定连接,本体的其余部分伸出所述导针并且该部分设有出液孔,所述中心电极针沿所述导针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其针尖部露出所述注射花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治疗个别硬度较高的实体肿瘤时,周围电极影响射频治疗的问题,由于电极针采用了双层的结构,利用层间空隙注入液体,液体可以起到软化肿瘤、增加肿瘤组织高频导热能力,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射频消融电极
技术介绍
RFA系列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电极是申请人为RFA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设计生产 的配套电极,特别适用于对肝、肺等部位肿瘤进行治疗。RFA系列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电极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中央电极针1、周围 电极针2 (子针)、导针3、导针座4、滑动导轨5、滑动手柄6、后固定手柄7、前固定手柄8、插 头9、电缆10及注药口 11。使用时将该电极连接在多极射频肿瘤消融治疗仪上,通过电极的尖端进入人体组 织,利用高频交变电流产生热能,杀死肿瘤细胞。由于该射频肿瘤电极的周围电极针(子 针)是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压弯制成,对于大多数人体肿瘤组织可以顺利插入,但是有 些肿瘤组织较硬,子针插入困难,或者插入后子针变形严重,偏离正常打开形状,影响治疗 的效果,治疗结束后,不但较硬的肿瘤组织会变得更加坚硬,而且将子针收回到导针内部也 会出现困难,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伞状周围电极子针插入困难或不 能顺利打开,影响治疗效果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电极,具有插拔顺利且治疗效果好 的优点,解决了临床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频消融电极,包括导针 和电极,所述电极为双层并可沿所述导针滑动,所述电极由外至内包括注射花管和中心电 极针,所述注射花管包括管状的本体,本体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导针的内部并且与所述中心 电极针固定连接,本体的其余部分伸出所述导针并且该部分设有出液孔,所述中心电极针 沿所述导针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其针尖部露出所述注射花管。作为优选,伸入所述导管内部的所述注射花管的本体上设有半圆形开口,所述注 射花管通过所述半圆形开口与所述中心电极针焊接。为了保证出液均勻,所述注射花管上的出液孔为多个且证间隔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去掉了原来的伞状 子电极针,解决了在治疗个别硬度较高的实体肿瘤时,周围电极针影响射频治疗的问题,并 将插入肿瘤的电极针改为双层结构,利用层间空隙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可以起到软化 肿瘤、增加肿瘤组织高频导热能力,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所述的RFA系列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电极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射频消融电极的结构图;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中央电极针、2周围电极针、3导针、4导针座、6滑动手柄、5滑动导轨、7后 固定手柄、8前固定手柄、9插头、10电缆、11注药口、12注射花管、12. 1出液孔、12. 2半圆形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 的限定。如图2所示,一种射频消融电极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极结构基本一致,其改进在电 极针部位,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去掉了原来在导针3前端和中央电极针1之间的 周围电极针(即子针),焊接了一个起到将注液分流的注射花管12。如图5所示,所述注射 花管12包括管状的本体,注射花管12的本体一端加工成半圆形开口 12. 2,此处与中央电 极针1牢固焊接,焊接时注意保留完整圆管开口处不要焊接,保证流水畅通,另一端加工了 间隔一致的出液孔12. 1,使出水尽量均勻。由于注射花管12的外径与导针3的内径是滑 动配合,间隙较小,工作时从注药口注入液体如生理盐水,生理盐水进入电极后先在导针3 和中央电极针1的缝隙间流动,到达注射花管12处,大部分液体从注射花管12的半圆形开 口 12. 2处流入注射花管12内部,再从其前端开口或出水孔中流出,均勻到达肿瘤的各个部 位,再利用高频交变电流产生热能,杀死肿瘤细胞。针对目前临床中有些患者由于肿瘤的位置或形状特殊,用以前的消融电极不适合 或存在危险,不能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时,本技术作为多极射频消融电极的补充,利用液 体良好的导电、传热性能,通过将生理盐水注入病患肿瘤组织,软化肿瘤组织,增加其高频 导热能力,可以对某些特殊部位、特殊形状、以及个别硬度较高的实体肿瘤进行有效的射频 治疗,杀死肿瘤细胞,解决了临床需要。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射频消融电极,包括导针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双层并可沿所述导针滑动,所述电极由外至内包括注射花管和中心电极针,所述注射花管包括管状的本体,本体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导针的内部并且与所述中心电极针固定连接,本体的其余部分伸出所述导针并且该部分设有出液孔,所述中心电极针沿所述导针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其针尖部露出所述注射花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伸入所述导管内部的所述注射 花管的本体上设有半圆形开口,所述注射花管通过所述半圆形开口与所述中心电极针焊 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花管上的出液孔 为多个且间隔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电极,包括导针和电极针,所述电极针为双层结构并可沿所述导针滑动,所述电极由外至内包括注射花管和中心电极针,所述注射花管包括管状的本体,本体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导针的内部并且与所述中心电极针固定连接,本体的其余部分伸出所述导针并且该部分设有出液孔,所述中心电极针沿所述导针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其针尖部露出所述注射花管。本技术解决了在治疗个别硬度较高的实体肿瘤时,周围电极影响射频治疗的问题,由于电极针采用了双层的结构,利用层间空隙注入液体,液体可以起到软化肿瘤、增加肿瘤组织高频导热能力,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文档编号A61B18/14GK201642315SQ20102018242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专利技术者张春海, 曾宪龙 申请人:北京博莱德光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消融电极,包括导针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双层并可沿所述导针滑动,所述电极由外至内包括注射花管和中心电极针,所述注射花管包括管状的本体,本体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导针的内部并且与所述中心电极针固定连接,本体的其余部分伸出所述导针并且该部分设有出液孔,所述中心电极针沿所述导针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其针尖部露出所述注射花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龙张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莱德光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