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友昌专利>正文

宝咳宁泡腾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8276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宝咳宁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牛黄粉碎成细粉备用;紫苏叶、陈皮水蒸馏提取挥发油,或者紫苏叶等十五味药水蒸煮提取挥发油,水蒸煮液浓缩后喷雾干燥成干膏粉,加入牛黄细粉、适量泡腾剂和辅料以及挥发油完成整套制作方法。该药是在现有颗粒的基础上作剂型工艺改革,具有清热解毒,止嗽化痰的功能。用于小儿外感风寒、内热停食引起的头痛身烧,咳嗽痰盛,气促作喘,咽喉肿痛,烦躁不安。泡腾颗粒速溶、口感好,更易为小儿接受和愿意服用。且携带、使用方便是临床受欢迎和安全、稳定、有效的药品,是现代制药企业理想的产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该专利技术涉及中成药泡腾颗粒的制作工艺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泡腾颗粒是一种新的中药剂型,根据我国有关药品法规,改变剂型作为一种新药研究,原剂型宝咳宁颗粒已列入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原颗粒的工艺为紫苏叶、陈皮提挥发油,其余药材水煮醇沉,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加入牛黄、挥发油制粒,干燥,分装而成。本品携带、生产均方便,但口感较差,同时控制产品质量的质量标准极低,14味药中只有一味薄层鉴别,尚未建立定量指标。基于颗粒剂存在缺点,我们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制作工艺进行改进,将其剂改为小儿更愿意接受的一种在溶化过程中起泡,又香又甜且溶解更快的泡腾颗粒,造福百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儿更乐意服用以更好地满足医疗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包括如下步骤一、宝咳宁泡腾颗粒的处方组成紫苏叶50-150g 桑叶50-150g 前胡100-300g浙贝母50-150g 麻黄50-150g 桔梗50-150g天南星(制)100-300g 陈皮50-150g 苦杏仁(炒)100-300g黄芩100-300g 青黛40-120g 天花粉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宝咳宁泡腾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工艺紫苏叶、桑叶、前胡、浙贝母、麻黄、桔梗、天南星、陈皮、苦杏仁、黄芩、青黛、天花粉、枳壳、山楂、甘草粉碎成过5~30目的粗粉/切成饮片,最好为过10目粗粉,进行水蒸煮,并收 集挥发油。(2)工艺中牛黄粉碎成细粉通常为过80-160目的细粉,最好超微粉碎成200-300目的细粉。(3)工艺中水煎煮/水蒸煮的条件为:煎煮/蒸煮2-3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量的6-12倍量,第二次为药量的4-10倍量,每次1-3 小时;最佳为:煎煮/蒸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量的8倍量,时间为2.5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量的6倍量,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友昌毛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毛友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