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厚薄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81866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厚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筛分段、第二筛分段、第三筛分段、尾液回收段;第一筛分段包括1台主旋流器和1台振动筛,第二筛分段包括2台旋流器和1台振动筛,第三筛分段包括6台旋流器和1台振动筛;尾液回收段包括1台板框压滤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多重旋流器的搭配,使粉体达到厚薄分离,粗细分离的效果,再通过单层振动筛的分级,由于单层振动筛的筛分方法能分级不同形状的粉体,所以厚细片和薄大片能在这种方法得到有效分离,不会有夹杂现象;同时旋流器和单层振动筛具有连续作业的特点,两者联用较于其它分级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工合 成氟金云母粉厚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合成氟金云母是一种类似微晶玻璃的层状结构物质,其宏观表面白度高,无 杂质,对于做高档珠光材料有着巨大的优势,同时在化妆品,塑料,陶瓷等行业有着相当大 的发展潜力。云母钛珠光粉基材要求很高,不仅要符合一定的粒径分布,而且在片面光泽度,表 面电性等微观状态都很讲究。特别是对超强干涉,随角异色等高技术含量的珠光包覆工艺 来说,粉体片状越薄,粒径分布越窄,厚薄一致水平越高,其珠光效果越有优势。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一般采用离心力场、重力场或者混合力场来达到分级的目 的,但由于粉体本身是无定形且无定径,因此针对不同状态的粉体,需要以不同方式去解 决。但它们都同样遇到一些问题厚薄分离和粗细分离很难同时完成,在分级过程中厚薄 夹带现象明显。如在重力场下,有些厚细片与薄大片其受到的合力是相同,所以沉降时间相 同,无法得到真正分离。而在离心力场,也有这种情况。现有工艺制备的人工合成氟金云母 粉,即使粒径分布窄,但在同一个规格粉体中,粉体厚薄差别较大,一致性差,无法达到超强 干涉,随角异色等高技术含量的珠光包覆的要求。现阶段普遍运用分级手段及设备有(1)重力沉降分级,(2)卧式螺旋机,(3)振动 筛分机。所述重力沉降分级,是通过自然沉降的方式,利用粉体的大小质量不同而引起的力 差异,达到分级的目的,其缺点在于一次沉降分布宽,且时间长,且容易夹带不同粒径的粉 体。多次重力沉降分级亦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效率较低。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5M663《一种合成云母粉的分级方法》提到了一种利用卧 式螺旋机分级合成云母粉的方法,它是通过不同粒径粉体在离心力场间运动状态不同,从 而对粉体起到分级作用,其缺点是虽然能达到粒径分离,但是粉体一致性差,颗粒状晶体较囊。而中国专利文献CN201676818U《一种人工合成云母多级筛选装置》则提到了振动 筛分的方法,它利用三层筛网及多台作业的方法对合成云母粉进行分级,其缺点是无法真 正使粉体厚薄分离,其一致性也难有保证。另外,日本专利文献JP2001300344介绍了一种逆向水力分级装置,从下端进料, 根据粉体在上升过程的重力影响不同,对粉体从不同部位进行抽离,从而达到分级效果,虽 然它可以达到厚薄分离的作用,但其分级效率也比较低,对于连续化生产本身是个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在分级 过程中厚薄夹带现象明显、一致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达到粉体的厚薄真正分离,最终使粉体一致性得到有效提高的一种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厚薄分离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厚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筛分段、第二筛分段、 第三筛分段、尾液回收段;第一筛分段包括1台主旋流器和1台振动筛,第二筛分段包括2 台旋流器和1台振动筛,第三筛分段包括6台旋流器和1台振动筛;所述第一筛分段主旋流 器的沉砂口与第一筛分段振动筛连接,第一筛分段主旋流器溢流口与2台第二筛分段旋流 器进料口相连;2台第二筛分段旋流器的沉砂口与1台第二筛分段振动筛进料口相连,所述 6台旋流器之中3台第三段旋流器进料口分别与1台第二筛分段旋流器的溢流口相连,所述 6台旋流器之中另外3台第三段旋流器进料口分别与另1台第二筛分段旋流器的溢流口相 连;6台第三筛分段旋流器沉砂口与1台第三段振动筛进料口相连;尾液回收段包括1台板 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进料口与6台第三段旋流器沉溢流口相连。所述振动筛是单层振动筛。所述单层振动筛带有弹簧球。所述振动筛的筛孔目数范围为4目 800目,并且第一筛分段振动筛的筛孔目数 小于第二筛分段振动筛的筛孔目数,第二筛分段振动筛的筛孔目数小于第三筛分段振动筛 的筛孔目数。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筛分段振动筛的筛孔为60目,第二筛分段振动筛的筛孔为 100目,第三筛分段振动筛的筛孔为250目。所述旋流器直径为IOmm 300mm,第一筛分段旋流器直径大于第二筛分段旋流器直径,第二筛分段旋流器直径大于第三筛分段旋流器直径。优选的方案,第一筛分段旋流器直径为150mm,第二筛分段旋流器直径为100mm, 第三筛分段旋流器直径为50mm。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多重旋流器的搭配,使粉体达到 厚薄分离,粗细分离的效果,再通过单层振动筛的分级,由于单层振动筛的筛分方法能分级 不同形状的粉体,所以厚细片和薄大片能在这种方法得到有效分离,不会有夹杂现象;同时 旋流器和单层振动筛具有连续作业的特点,两者联用较于其它分级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附图是本技术的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厚薄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1第一段主旋流器2第二段分旋流器2'第二段分旋流器3第三段分旋流器X33'第三段分旋流器X34-6分别为各段单层振动分级筛7板框压滤机1-0第一段旋流器进料口1-1第一段旋流器溢流口1-2第一段旋流器沉砂口2-1/'2'-1第二二段两分支旋流器溢流口2-2//2'-2第二二段两分支旋流器沉砂口3-1/-1第三三段三分支旋流器溢流口3-2/-2第三三段三分支旋流器沉砂口另外,A表示*的筛上口,*_B表示*的筛下口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包括第一筛分段、第二筛分段、第三筛分段、第四尾液回 收段;第一筛分段包括1台主旋流器1和1台振动筛4,第二筛分段包括2台分旋流器2、2' 和1台振动筛5,第三筛分段包括6台分旋流器3、3'和1台振动筛6 ;所述第一筛分段主 旋流器1的沉砂口 1-2与第一筛分段的振动筛4连接,第一筛分段旋流器1溢流口 1-1与2 台第二筛分段旋流器2、2'进料口相连;2台第二筛分段旋流器2、2'的沉砂口 2-2/2' -2 与1台第二筛分段振动筛5进料口相连,第二筛分段旋流器2的溢流口 2-1与3台第三段 旋流器3进料口相连,第二筛分段旋流器2'的溢流口 2' -1与3台第三段旋流器3'进料 口相连;6台第三筛分段旋流器沉砂口 3-2/3' -2与1台第三段振动筛6进料口相连;尾 液回收段包括1台板框压滤机7,其进料口与6台第三段旋流器3、3'溢流口 3-1/3' -1相 连。选用不同规格的水力旋流器进行实验,对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矿浆进行分级。水 力旋流器由上部一个中空的圆柱体,下部一个与圆柱体相通的倒椎体组成,在主体设有进 料管(口),溢流管(口),沉砂管(口)。水力旋流器用泵以一定压力(一般是0.5 5公 斤/厘米)和流速(约5 12米/秒)将人工合成氟金云母浆液沿切线方向泵入圆柱形 筒体中,然后人工合成氟金云母浆便以很快的速度沿筒壁旋转而产生离心力。通过离心力 和重力的作用,大粒径厚的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从沉砂口流出,而细粒径薄的人工合成氟 金云母粉则从溢流口流出。水力旋流器无运动部件,构造简单;单位容积的生产能力较大, 占地面积小;分级效率高(可达80% 90% ),分级粒度细;造价低,材料消耗少。本技术的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为条件第一旋流器Φ 150-第二旋流器Φ 100-第三旋流器Φ 50单层振动筛依次为60目,100目,250目泵入压力3atm(艮口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厚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筛分段、第二筛分段、第三筛分段、尾液回收段;第一筛分段包括1台主旋流器和1台振动筛,第二筛分段包括2台旋流器和1台振动筛、第三筛分段包括6台旋流器和1台振动筛;所述第一筛分段主旋流器的沉砂口与第一筛分段振动筛连接,第一筛分段主旋流器溢流口与2台第二筛分段旋流器进料口相连;2台第二筛分段旋流器的沉砂口与1台第二筛分段振动筛进料口相连,所述6台旋流器之中3台第三段旋流器进料口分别与1台第二筛分段旋流器的溢流口相连,所述6台旋流器之中另外3台第三段旋流器进料口分别与另1台第二筛分段旋流器的溢流口相连;6台第三筛分段旋流器沉砂口与1台第三段振动筛进料口相连;尾液回收段包括1台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进料口与6台第三段旋流器沉溢流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义黄腾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保税区三宝光晶云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