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览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7843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览车,包括:车体1、与所述车体1连接的载人的车厢5、驱动所述车体1移动的行走电机7、为所述行走电机7供电的取电小车4,所述车体1底部连接有引导所述游览车沿架空轨道6运动的导向机构3,所述车厢5连接在驱动所述车厢5完成升降、倾斜、紧急刹车动作的运动平台2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架上的运动平台在运行过程中还可带动搭乘的游客做一系列升降、俯仰、紧急刹车等复合动作。大大增加了游玩的趣味性和刺激性,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娱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游览车
技术介绍
传统游览车的形式主要是一台可搭乘一名或者多名游客的游览车,车厢和安装车 轮的车架固定连接。游览车沿着预定的线路系统行走,一般较为常见的线路系统是轨道或 铁轨形式。游客体验到的运动感主要是通过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沿途轨道的形状或轮廓来获 得。由于车厢固定在车架上,车厢与车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为了让游客感觉到加速或快 速转弯的感觉,车辆就必须真正的加速或以极快的速度转弯。然而,在保证游客人身安全的 前提下,单靠机械设计来提高快速提速和高速转弯的技术能力很有限的,不能达到较好的 娱乐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游览车中车厢在固定在车架上无法 移动的缺陷,提供一种车厢可相对车架运动的游览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游览车,包括车体、与所述车体连接的载人的车厢、驱动所述车体移动的行 走电机、为所述行走电机供电的取电小车,所述车体底部连接有引导所述游览车沿架空轨 道运动的导向机构,所述车厢连接在驱动所述车厢完成升降、倾斜、紧急刹车动作的运动平 台上。在上述游览车中,所述车体包括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车桥、与所述车桥连 接的车轮,所述行走电机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行走电机与所述车桥通过万向传动轴连接。在上述游览车中,所述车架上设有防撞杠和允许车架小幅度转动以防止车轮飞离 架空轨道的回转支撑机构。在上述游览车中,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安装所述运动平台的平台支座,所述运动平 台包括与所述车厢连接的座舱托架、一端连接在所述座舱托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平台 支座上的油缸,所述油缸通过万向十字节与所述座舱托架连接,所述油缸设置有若干个。在上述游览车中,所述运动平台还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座舱托架上另一端铰接在 所述平台支座上的连杆,所述连杆通过万向十字节与所述座舱托架连接。在上述游览车中,所述架空轨道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在所述凹槽内 滑动的导向小车、连接所述导向小车与所述车桥的转向轴,所述导向小车连接有转向机构。在上述游览车中,所述取电小车包括电车车架、固定在所述电车车架上的限位 轮、连接所述车架与所述导向小车的支杆,所述架空轨道上设置有通电的滑触线,所述取电 小车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触线供电连接的取电刷片,所述取电刷片连接有集电器,所述集电 器与所述行走电机供电连接。在上述游览车中,所述车厢包括箱体、固定在所述箱体内的座椅,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安全带。在上述游览车中,所述安全带上设置有自动锁紧装置和锁紧状态检测装置。在上述游览车中,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检测危险信号的红外线探测装置。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游览车的车体沿架空轨道运行,可在上下坡 的同时转弯。车架上的运动平台在运行过程中还可带动搭乘的游客做一系列升降、俯仰、紧 急刹车等复合动作。大大增加了游玩的趣味性和刺激性,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游览车的主视图;图2是游览车的左视图;图3是游览车中车体的主视图;图4是游览车中车体的俯视图;图5是游览车中运动平台的主视图;图6是游览车中运动平台的俯视图;图7是游览车中导向机构的主视图;图8是游览车中取电小车的主视图;图9是游览车中取电小车的左视图;图10是游览车中车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游览车包括车体1、运动平台2、导向机构3、取电小车4、车厢 5、行走电机7。车体1在架空轨道6内运行,行走电机7为车体1提供动力,取电小车4为 行走电机7供电。车厢5用来搭载乘客,运动平台2设置在车体1与车厢5之间,驱动车厢 5完成升降、倾斜、紧急刹车动作。如图3、图4所示,底车体包括车架101、车桥102、车轮103、万向传动轴104、液压 组件和电气组件106。车架101是车辆零部件安装的母体,行走电机7固定在车架101上, 车桥102安装在车架101上,车轮103安装在车桥102上。车架101前后两端分别装有防 撞杠107,在防撞杠107上安装有弹簧和橡胶等缓冲材料。另外,为确保前后两车不会相互 碰撞,在车辆的前后部还设计安装有红外线探测装置。该装置如果在游览车轨道的任何位 置检测到危险信号,游览车都会马上停车。游览车的前后车桥102均为相同型号且自带刹 车装置,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刹车。由于游览车要实现爬坡转向同时进行的动作,则运动的轨迹为螺旋线形,这样会 导致在这段运动过程中后车轮103悬空,不能正常行走。为防止此现象的发生,车架101在 中后部增加了回转支撑,将车架101分成前后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之间可以有一个角度 的转动。在爬坡转弯过程中,回转支撑机构会自动旋转,使四个车轮103都能与地面接触, 保证运行安全。游览车沿途的架空轨道6上分别安装了触发娱乐项目区域的各种特技和影片的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与娱乐项目区域的PLC相连,游览车经过触发娱乐项目区域特技 的光电传感器时,由游览车车架101部分遮住光电传感器产生信号并将信息发送给该娱乐 项目区域的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器会根据脚本的需要适时播放影片或发送命令给娱乐项目 区域PLC要求触发娱乐项目特技。 游览车沿轨道的运行是由总控系统控制。总控计算机发送指令给PLC,再由PLC对 游览车进行控制;游览车状态信号通过各种传感器反馈给PLC,由PLC对信号进行分析与控 制。游览车自身运行数存储于上位计算机上,依据游览车检测到自身在娱乐场所区域中的 实际位置来运行。前后两个车桥102由两台行走电机7分别控制,两台行走电机7通过万向传动轴 104分别将动力传递给前后两个车桥102,车桥102将动力输出到车轮103来驱动车辆前 进,实现四轮驱动行走。行走电机7由取电小车4供电。两个行走电机7安装在车架101 前后两部分上,行走电机7自带制动装置,具有变频调速,正反旋转及紧急刹车功能。前后桥行走电机7由两台变频器108分别控制,两台变频器108采用主从控制方 式,前桥变频器为主,后桥变频器为从,主变频器控制从变频器,变频器之间通过高速光纤 进行通讯。如图4、图5、图6所示车架101上设置有平台支座109,运动平台2安装在平台支 座109上。运动平台2包括;座舱托架201、铰链组件205、油缸202、万向十字节203、连杆 204。座舱托架201连接车厢5,运动平台2可驱动车厢5完成升降、倾斜、紧急刹车的动作。 在运动平台2中,共有五个万向十字节203,分别与三个油缸202及连杆204相接。其中三 个油缸202处的万向十字节203受力最大,共同支撑起运动平台2以及车厢5的重量。本 实施例中的油缸202设置有三个,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四个、五个或更多。运动平台2由液压伺服阀控制,通过给定伺服阀的电流信号控制油缸202的速度, 通过位移传感器来判断油缸202的位置。运动平台2的运动是通过对三个油缸202不同的伸缩长度的控制来实现在运动平 台2上固定的车厢5前后、左右、上下不同角度的倾斜、升降和紧急刹车的运动效果。同时, 三个油缸202多样的伸缩组合方式,可以造就运动平台2运动的多样性。当接通三个油缸202的压力回路时,三个缸杆将同时升起,运动平台2水平升起。 当前端油缸202压力回路接通,后端油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游览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与所述车体(1)连接的载人的车厢(5)、驱动所述车体(1)移动的行走电机(7)、为所述行走电机(7)供电的取电小车(4),所述车体(1)底部连接有引导所述游览车沿架空轨道(6)运动的导向机构(3),所述车厢(5)连接在驱动所述车厢(5)完成升降、倾斜、紧急刹车动作的运动平台(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戎志刚刘道强高敬义刘辉官培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