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游览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73134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游览车,包括座椅平台5、与所述座椅平台5连接的可移动的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座椅平台5旋转的旋转机构2、驱动所述座椅平台5倾斜的倾斜机构4、驱动所述座椅平台5升降的升降机构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型游览车可实现在游客不离座的情况下,带动游客进行一系列行走、倾斜、升降及旋转运动。让游客体验到和以前坐在固定观众席内观赏表演所带来的完全不一样的真实感受,使表演项目达到比传统娱乐项目更刺激的娱乐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娱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游览车
技术介绍
在观看表演时,观众台都是固定不动的,观众只能在固定的位置观看娱乐表演,视 野范围窄。同时演员在表演时,无法与台下的观众互动,娱乐效果不理想。传统游览车只是 带人去游览或移动展示之用,缺少游客参与动感节目的功能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观众台无法移动、游览车没 有让乘客获得动感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移动载人且具有动感效果的大型游览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游览车,包括座椅平 台、与所述座椅平台连接的可移动的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座椅平台旋转的旋 转机构、驱动所述座椅平台倾斜的倾斜机构、驱动所述座椅平台升降的升降机构。在上述大型游览车中,所述车体包括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车桥,所述车桥 上固定连接有车轮,所述车架底部设置有防止车轮变形的支腿油缸,所述车架前部设置有 防止车轮行走时方向改变的导向轮。在上述大型游览车中,所述车架上连接有带动所述车体移动的牵引机构,所述牵 引机构包括供所述导向轮滚动的导轨、设置在所述导轨末端的卷扬机、连接所述卷扬机与 所述车架的钢丝绳、驱动所述卷扬机工作的行进动力装置。在上述大型游览车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座椅平台连接的支撑座、驱动所 述支撑座转动的旋转动力装置,所述支撑座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支撑座上设置 有支撑盖。在上述大型游览车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座椅平台连接的升降平台、与所 述支撑盖连接的升降底座、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升降底座的升降叉架,所述升降底座 上连接有驱动所述升降平台升降的升降动力装置。在上述大型游览车中,所述升降动力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底座上的带动所 述升降平台动作的升降油缸,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驱动所述升降油缸动作的液压站。在上述大型游览车中,所述升降叉架连接有防滑组件,所述防滑组件包括设置在 所述升降底座和所述升降平台上的导轨、设置在所述升降叉架上的在所述导轨内滑动的导 向滑轮。在上述大型游览车中,所述倾斜机构包括与所述座椅平台连接的倾斜平台、驱动 所述倾斜平台倾斜的倾斜动力装置、稳定所述倾斜平台的倾斜动作的倾斜稳定装置。在上述大型游览车中,所述倾斜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与所述液压 站连接的倾斜油缸。在上述大型游览车中,所述座椅平台包括车厢、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座椅,所述车厢上设置有门,所述座椅配有安全带,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万向脚轮。实施本技术大型游览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游览车的行走运动可实现根据情 节时时进行表演环境切换的目的,游览车的升降运动可实现前后车的游客视线互不遮挡的 目的,游览车的倾斜运动可实现在同一台车前后排的游客视线互不遮挡的目的,游览车的 旋转运动可实现在场地不变化的情况下,让前排的观众和后排的观众进行不定时调换,满 足每一位观众都希望处于最佳观赏位置的心愿。同时通过游览车的旋转运动,还可充分利 用同一空间的前后场景,达到复杂场景瞬间转换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大型游览车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大型游览车实施例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体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体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旋转机构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旋转机构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倾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座椅平台的主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座椅平台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大型游览车包括车体1和座椅平台5,车体1连接有 牵引机构,在车体1上设置有旋转机构2、倾斜机构4、升降机构3。如图3、图4、图5所示,车体包括车架101、车桥102、车轮103、车载制动系统105、 支腿油缸104、导向轮112。车架101是整个游览车的载体,车桥102安装在车架101上, 车轮103安装在车桥102上。车桥102、车轮103是车体1行走的主要部件,车载制动系统 105用于牵引机构控制失效时提供停车所需的制动力,支腿油缸104在车体1静止时起支撑 作用,减轻对车轮102的静压负担以防止车轮103变形。车体1连接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 的行进动力装置可以采用液压、电机等驱动方式,当采用液压驱动方式时,牵引机构包括蓄 能器、卷扬机108、钢丝绳106、导轨107、定滑轮111、导向卷筒109等部件。本实施例中三 台游览车为一列,每列游览车被一条钢丝绳106牵引,总共三条钢丝绳106牵引着九台游览 车、沿着三条平行的导轨107进行前进或后退运动。导向轮112在轨道117内滚动,使车体 沿着既定的轨道117运行,防止车轮103行走时,方向改变,偏离轨道。由蓄能器提供液压 动力,传送至液压马达,由液压马达驱动卷扬机108工作,由钢丝绳106牵引车体1在导轨 107中作直线往返运动,车体1靠蓄能器蓄能运行。车体1前半程加速阶段靠蓄能器提供较 高的压力及流量做加速运动,后半程蓄能器压力及流量下降,到末端只能低速运行至停止。 导轨末端设有缓冲器110,当车载制动系统105失控时,可以保护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如图6、图7所示,旋转机构2包括支撑座201、支撑盖202、旋转动力装置,支撑座 201的一端与车架10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座椅平台5固定连接。旋转动力装置可以采 用电机、液压等驱动方式。当采用电机进行驱动时,电机203安装固定于车架101上,由电 机203驱动支撑座201旋转,从而带动座椅平台5旋转。通过控制电路改变电机203的电 流输入频率及变频器的控制信号,可实现不同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电机203断电时自动抱 闸制动,使座椅平台5停止转动。如图8所示,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底座301、升降平台302、升降叉架303、升降动 力装置、防滑组件305。升降平台302与座椅平台5固定连接,升降底座301与支撑盖202 固定连接。升降叉架303为X形,两端分别连接升降平台302和升降底座301。升降动力装 置可以采用电机、液压等驱动方式。当采用液压驱动方式时,升降动力装置包括升降油缸 304、液压站6。液压站6安装在车架101上,为升降油缸304提供液压动力,升降油缸304 安装在升降底座301上。车载液压站6提供液压动力,驱动升降油缸304动作,由升降油缸 304带动升降平台302作升降运动。防滑组件305包括导轨和导向滑轮,导轨设置在升降底 座301和升降平台302上、导向滑轮与升降叉架303固定连接。导向滑轮在导轨内滑动,使 升降平台302在升降运动时运行更加平稳。如图9所示,倾斜机构4包括倾斜平台401、倾斜动力装置、倾斜稳定装置403。 倾斜动力装置可以采用电机、液压等驱动方式。当采用液压驱动方式时,倾斜动力装置包括 倾斜油缸402。倾斜平台401 —端连接座椅平台5,另一端由倾斜油缸402支撑于升降平台 302上,由液压站6提供液压动力驱动倾斜油缸402动作,实现倾斜平台401的倾斜。倾斜 稳定装置403用于稳定倾斜平台4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游览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平台(5)、与所述座椅平台(5)连接的可移动的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座椅平台(5)旋转的旋转机构(2)、驱动所述座椅平台(5)倾斜的倾斜机构(4)、驱动所述座椅平台(5)升降的升降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戎志刚刘道强高敬义刘辉官培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