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喜树种子芽内10-羟基喜树碱生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655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喜树种子芽内10-羟基喜树碱生成的方法,其工艺流程是:将喜树种子水培,使其发芽,将发芽的喜树种子置于加水的超声装置中,进行超声辐射,然后,将辐射后的喜树种芽置于加有乙醇的匀浆机中进行种芽组织的破碎、匀浆处理并过滤,得到含10-羟基喜树碱的滤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合成成本低、10-羟基喜树碱得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环境因子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特别涉及提供一种利用超声促进喜树种子芽内转化10-羟基喜树碱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天然10-羟基喜树碱在喜树种子中含量很低,10-羟基喜树碱主要是通过人工合成的途径获得。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1986年8月13日公开了《用生物转化法生产10-羟基喜树碱的方法(CN 851 00520 A)》,利用无菌黄霉素将喜树碱转化为10-羟基喜树碱,转化率为50%。人工合成10-羟基喜树碱的缺点是毒副作用大,而利用无菌黄霉素将喜树碱转化为10-羟基喜树碱的工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利用超声促进喜树种子发芽过程中10-羟基喜树碱的转化,进而得到高含量、高得率的10-羟基喜树碱的提取液。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喜树种子在常温下水培192-720小时,使其发芽,将发芽的喜树种子置于超声装置中,再加水,使其浸没种芽,在频率20-40KHz,温度20-35℃条件下超声辐射10-30分钟后,将辐射后的喜树种芽置于预先加入70-95%乙醇的匀浆机中进行种芽组织的破碎、匀浆处理并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促进喜树种子芽内10-羟基喜树碱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喜树种子在常温下水培192-720小时,使其发芽,将发芽的喜树种子置于超声装置中,再加水,使其浸没种芽,在频率20-40KHz,温度20-35℃条件下超声辐射10-30分钟后,将辐射后的喜树种芽置于预先加入70-95%乙醇的匀浆机中进行种芽组织的破碎、匀浆处理并过滤,得到含10-羟基喜树碱滤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元刚史权赵春建祖柏实唐中华付玉杰张宝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