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驱动电路单元及栅极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546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单元,包括信号输入接口,接收输入脉冲信号;信号输出接口,输出栅极驱动信号;第一晶体管,在第一时钟信号控制下将输入脉冲信号送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当第一时钟信号和输入脉冲信号为高电平时,为第二晶体管提供开启电压,当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下拉第二晶体管控制极的电位,使第二晶体管关断;第二晶体管,在开启状态下将第二时钟信号送到信号输出接口,当第二时钟信号变为高电平时使信号输出接口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当第二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下拉信号输出接口电压;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周期和占空比相同,第一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比第二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提前到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减小栅极驱动电路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板装置的栅极驱动电路单元及栅极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栅极驱动电路是平板显示器的重要构成部件之一。近年来,集成栅极驱动电路成为平板显示技术的热点研究。所谓集成栅极驱动电路指的是栅极驱动电路由薄膜晶体管 (TFT)构成,并且栅极驱动电路与面板中的像素TFT同时制作并形成于显示基 板之上。栅极驱动电路的集成化设计不仅能够减少外围栅极驱动芯片的数量和驱动芯片的压封工序,还能够减轻面板质量,减薄面板的厚度,让面板的边框变窄、外观更美观,使显示面板的总体成本降低,显示模组更加紧凑,显示面板的机械和电学可靠性得以加强。此夕卜,采用集成栅极驱动电路之后,可以通过增加栅极驱动线的数量以减少源驱动线的数量, 从而达到进一步减少外围驱动芯片的数量,节省成本和增加面板可靠性的目的。现在,人们倾向于采用非晶硅TFT实现集成栅极驱动电路。这主要是由于非晶硅 TFT工艺具有加工温度低、器件性能均勻、成本低、适用于大面积显示的特点。但是,非晶硅TFT存在载流子迁移率低,阈值电压漂移的问题,因此,一般要采用自举的方式提高TFT 的驱动能力,采用半周期偏置的方式抑制下拉TFT阈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接口,用于接收输入脉冲信号;信号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栅极驱动信号;第一晶体管,其控制极响应第一时钟信号,第一主电流导通极耦合到信号输入接口,第二主电流导通极耦合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用于在第一时钟信号控制下将输入脉冲信号传送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当第一时钟信号和输入脉冲信号为高电平时,为第二晶体管提供开启电压,当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输入脉冲信号为低电平时,下拉第二晶体管控制极的电位,使第二晶体管关断;第二晶体管,其第一主电流导通极输入第二时钟信号,第二主电流导通极耦合到信号输出接口,用于在开启状态下将第二时钟信号传送到信号输出接口,以便当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东廖聪维陈韬刘晓明戴文君钟德镇简庭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