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通过使用晶体管而形成的电路的显示设备。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光电元件(诸如液晶元件、发光元件等)作为显示介质的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诸如液晶电视的大型显示设备的增加,显示设备得到了积极的发展。 具体地讲,由于通过使用由非晶半导体(以下也称为非晶硅)形成的晶体管在同一绝缘基底上方形成像素电路和包括移位寄存器等的驱动器电路(以下也称为内部电路)的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低功耗和低成本,所以该技术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在绝缘基底上方形成的内部电路通过FPC等连接至控制器IC等(以下也称为外部电路),该内部电路的操作受到控制。在上述内部电路中设计了通过使用由非晶半导体形成的晶体管(以下也称为非晶晶体管)而形成的移位寄存器。图30A显示包括在传统的移位寄存器中的触发器的结构 (参见参考文献1 第2004-157508号日本公布专利申请)。图30A中的触发器包括晶体管 11、晶体管12、晶体管13、晶体管14、晶体管15、晶体管16和晶体管17,该触发器连接至信号线21、信号线22、布线23、信号线24、电源线25和电源线26。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像素和驱动器电路,所述驱动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第四布线,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第三布线;其中,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第七布线,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第三布线,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至第五布线;其中,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第六晶体管的栅极;其中,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第七布线,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至第五布线;其中,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第一晶体管的栅极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崎敦司,三宅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