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建军专利>正文

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5151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它包括有厢体、顶篷,厢体上还设有使顶篷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设置在车厢的左右二侧或车厢厢体四角设成空心的立柱处,设置在车厢的左右二侧的还设有导向部件,厢体四角空心的立柱为导轨,顶篷四角相对应处设有导向杆,所述的升降装置设置是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气压升降装置。它的特点是载货安全,无需捆扎货物,无需加盖雨布,操作方便,省力省时,并且车厢的顶棚可以适当的调节高低,使得车厢的容积可以扩大和减小,解决了装载比重轻的货物时因高度固定而引起货物装不下,而在空车或货物较少时适当降低高度以减少容积,从而可减少汽车行驶过程的风阻,达到节省燃油的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运输机械的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 技术背景众所周知,普通的载货车辆的车厢常见的有三种,一是普通的平板车,仅设有承载 物品的平台,四周也没有围栏,优点是装载货物时对货物的高度和宽度和高度的限定较有 余地,可有限度的超宽,超高,超长,载货较灵活。缺点是货物的固定全依赖绳缆捆绑,运输 途中容易发生绳索松脱等造成货物倾斜,散落,为了解决雨雪天货物淋湿,和遗落,通常是 在外层包裹上雨布,但驾驶员在途中停车休息时,雨布被割货物被盗的状况仍是学会发生, 另外,装货和包裹雨布和捆扎时需要爬上高高的货物上作业,容易造成跌落等安全事故。二 是封顶式厢车,整个载货车厢左右前侧及顶部均固定封闭,后面设有厢门,这种车厢,货物 装入即可,无需捆扎,运输过程不怕风吹雨淋,不会散落丢失,不易被偷盗。缺点是货厢高度 是固定的,这样有时装运时货物体积稍有超过载货车厢的容积就容纳不了,经常还会发生 箱式包装的货物层叠码放加一层就放不进去,少一层则上部浪费了一大截的空间,但就是 差个三、五箱装载不下的情况。三是高栏棚车,它是在普通平板车的基础上加上较高的车厢 围栏,并设置有钢弯成拱形框架,上盖雨布形成遮盖,货物多时可以适当提升顶棚的高度, 但由于是钢管套装在车厢上的,顶棚升降调节时需手工操作,同时也需要盖雨布和捆扎货 物,装卸人员仍需爬上高高的货物之上,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操作车厢顶篷升降的汽车车厢。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厢体、顶篷,在车厢的 左右二侧厢体上还设有使顶篷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和设于车厢四角以车厢四角空心的立 柱为导轨的导向部件,升降装置是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气压升降装置,或 者是包括有厢体、顶篷,在车厢的厢体四角还设有使顶篷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 装置是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气压升降装置;而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由固定 件、电机、齿轮、齿条所组成,固定件连接在车厢上,电机和齿轮与固定件相连接,齿条连接 于顶篷上,电机通过齿轮带动齿条升降;液压升降装置可以包括固定件、液压缸、活塞式顶 升杆、储液缸,固定件连接在车厢上,液压缸与固定件相连接,活塞式顶升杆连接于顶篷上, 储液缸设于汽车车厢下部的;气动升降装置可以包括固定件、气压缸、活塞式顶升杆、储气 缸,固定件连接在车厢上,气缸与固定件相连接,活塞式顶升杆连接于顶篷上,储气缸设于 汽车车厢下部的。本技术的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载货安全,无需捆扎货物,无需加盖雨布, 操作方便,省力省时,并且车厢的顶棚可以适当的调节高低,使得车厢的容积可以扩大和减 小,解决了装载比重轻的货物时因高度固定而引起货物装不下,而在空车或货物较少时适 当降低高度以减少容积,从而可减少汽车行驶过程的风阻,达到节省燃油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顶篷未升时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顶篷升上时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顶篷未升时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顶篷升上时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也不仅限于实施例 的内容。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它是由厢体1、 顶篷2、升降装置3、导向部件4所组成的,导向部件4设于车厢厢体的四角,导轨41是车厢 四角的空心立柱,导向杆42连接于顶篷四角与导轨41相对应的位置。升降装置3由固定 件31、电机32、伞形齿轮33a和33b、螺杆34所组成,固定件31连接在车厢上,电机1和伞 形齿轮3 与固定件31相连接,伞形齿轮33a和3 相啮合,伞形齿轮3 与螺杆34相配 合,螺杆34连接于顶篷2上。使用时,司机接通电机1的电源,电机1带动伞形齿轮33a,伞形齿轮33a带动伞形 齿轮33b,伞形齿轮3 转动使螺杆34带动顶篷2上下移动。如果选用齿轮和齿轮条的方式也可,则结构是升降装置由固定件、电机、齿轮、齿 条所组成,固定件连接在车厢上,电机连接在固定件上,电机又与齿轮相连接,齿轮与齿条 相啮合,齿条连接于顶篷上。使用时,司机接通电机的电源,电机1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合 齿条使其带动顶篷上下移动。实施例二如图3至图6中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它是由厢体1、 顶篷2、升降装置3、导向部件4所组成的,导向部件4设于车厢厢体的四角,导轨41是车厢 四角的空心立柱,导向杆42连接于顶篷四角与导轨41相对应的位置。升降装置3包括固 定件31、液压缸32、活塞式顶升杆33、储液缸34,固定件31连接在车厢上,液压缸32与固 定件31相连接,活塞式顶升杆33连接于顶篷2上,储液缸34设于汽车车厢下部,经输油管 35连通液压缸32。使用时,司机开通液压装置的启动开关,液压油进入液压缸32内推动活塞式顶升 杆33上升,活塞式顶升杆33带动顶篷2各上移动。下降时,开动液压装置泄压,活塞式顶升杆33下降,带动顶篷2回复下降。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结构与气压升降装置基本相同,最大的区别是介质不同,一个 是液压油,一个是压缩气体。实施例一、二中若升降装置是设在车厢厢体的四角时,由于四个角均有升降装置, 则可以不设置导向部件。权利要求1.一种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它包括有厢体、顶篷,其特征在于在车厢的左右二侧 厢体上还设有使顶篷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和设于车厢四角以车厢四角空心的立柱为导轨 的导向部件,升降装置是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气压升降装置。2.一种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它包括有厢体、顶篷,其特征在于在车厢的厢体四角 还设有使顶篷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是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 置、气压升降装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齿条式 升降装置由固定件、电机、齿轮、齿条所组成,固定件连接在车厢上,电机和齿轮与固定件相 连接,齿条连接于顶篷上,电机通过齿轮带动齿条升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升降装 置包括固定件、液压缸、活塞式顶升杆、储液缸,固定件连接在车厢上,液压缸与固定件相连 接,活塞式顶升杆连接于顶篷上,储液缸设于汽车车厢下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升降装 置包括固定件、气压缸、活塞式顶升杆、储气缸,固定件连接在车厢上,气缸与固定件相连 接,活塞式顶升杆连接于顶篷上,储气缸设于汽车车厢下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它包括有厢体、顶篷,厢体上还设有使顶篷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设置在车厢的左右二侧或车厢厢体四角设成空心的立柱处,设置在车厢的左右二侧的还设有导向部件,厢体四角空心的立柱为导轨,顶篷四角相对应处设有导向杆,所述的升降装置设置是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气压升降装置。它的特点是载货安全,无需捆扎货物,无需加盖雨布,操作方便,省力省时,并且车厢的顶棚可以适当的调节高低,使得车厢的容积可以扩大和减小,解决了装载比重轻的货物时因高度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篷可升降的汽车车厢,它包括有厢体、顶篷,其特征在于:在车厢的左右二侧厢体上还设有使顶篷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和设于车厢四角以车厢四角空心的立柱为导轨的导向部件,升降装置是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气压升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方建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