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1113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包括:埋设于基础内的遮板;底部与遮板固定连接的多个立柱,立柱由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钢管。遮板内设有预埋连接件,预埋连接件的连接端凸出所述遮板的顶面。立柱的底面设有钢板,至少一个柱底预埋钢筋竖直固定在所述钢板的顶面;柱底预埋钢筋一体成型于立柱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超高强度、耐久性和韧性,结合钢管的美观性、质轻可切割性,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孔隙率低、抗腐蚀、高耐久性,便于生产、安装、维护费用低的优点。并且,具有实用性、美观性和耐久性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栏结构,尤其是一种由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 栏杆结构,特别适用于铁路、公路、市政等各类桥梁、路基、道路工程。
技术介绍
在各种室外设施、需要围栏的区域中广泛使用各种护栏,在铁路、公路、市政等各 类桥梁、道路等交通道路上也广泛采用护栏的方式进行隔离、防护。现有的护栏种类可以说 是多种多样,按材质分有石材、水泥、木材、碳钢、不锈钢、铝合金、塑钢等等;按功能分有 隔离栏、安全防护栏和围栏。以铁路交通为例,铁路桥梁是多专业的综合系统工程,轨道系统、电力系统、通信 信号系统等,桥面上通过和摆放的各种设施较多,涉及诸多专业,同时桥面的布置与构造形 式也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梁部结构、桥墩台及基础尺寸,与桥跨结构的耐久性、使用和养护维 修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桥面栏杆是桥梁重要的附属设施之一,它对于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栏杆的制作材料及结构形式对桥梁的载荷、构造、耐久性、安全保证效果及景观效果都有重 要影响。目前在各类桥梁、道路等交通设施的护栏中主要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栏杆和钢栏 杆。中国专利第“ZL200820186768.2”号公开了一种“护栏”,其中,该护栏包括两根立 柱,两根横杆和一根以上的竖管,竖管位于两根立柱之间,并固定于两根横杆之间,两根立 柱分别与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横杆和竖管均为中空的钢管,并且护栏表面进行 静电喷涂。该钢护栏虽然景观效果较好,安装施工方便,但其价格昂贵,一次性投资较高;并 且由于钢材易于锈蚀,故钢护栏防腐费用较高,使其后期养护维修费用昂贵。中国专利第“ZL200520011783.X”号公开了一种“桥梁现浇混凝土防撞护栏整体模 板”,其包括外模板,外模板固定连接在n形门架的外侧垂直边上,外模板和该n形门架的 外侧垂直边之间设有垫木,n形门架的内侧垂直边与预置的内模板固定连接,内模板和n 形门架的内侧垂直边之间设有木楔,内模板上端和n形门架的内侧垂直边之间设有撑木, n形门架的内侧垂直边的底端设木楔。该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栏杆虽然价格低廉,但由于受 普通钢筋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所限,使得普通钢筋混凝土栏杆较为笨重,结构尺寸较大, 增加了桥梁载荷。另外,对于采用工厂化预制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护栏组件,需要在现场组装,在铁道 旁施工时,当高速车辆通过,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天长日久,护栏组件会松动,影响车辆安 全。总之,普通钢筋混凝土护栏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和普通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特征, 使得该种护栏的养护维修工作量较大,需频繁更换,后期维护费用较高;而且在目前的普通 钢筋混凝土生产工艺水平下,使得该种护栏的景观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其克服了公 知技术存在的不足,结构简单,可现场搬运摆放安装,运输安装成本低,并具有轻质、高强 度,高可靠性和耐久性、易于安装,减少栏杆的维修、更换工作量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 结构,包括埋设于基础内的遮板;底部与所述遮板固定连接的多个立柱,所述立柱由活性 粉末混凝土制成;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钢管。如上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所述遮板内设有预埋连 接件,所述预埋连接件的连接端凸出所述遮板的顶面。如上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所述立柱的底面设有钢 板,至少一个柱底预埋钢筋竖直固定在所述钢板的顶面;所述柱底预埋钢筋一体成型于所 述立柱的底部。如上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所述钢板上设有贯通 孔,所述贯通孔套设在所述预埋连接件的连接端,通过螺母所述立柱与所述遮板连接成一 体。如上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所述立柱上在竖直方向 设有横向贯通的多个通孔,所述连接钢管分别穿过所述通孔连接各所述立柱。如上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所述立柱的外侧面为弧 形面,内侧面为平面,两翼面为斜面或平面;两翼面上设置有三个所述通孔,每两个相邻的 立柱之间均设有三个所述连接钢管。如上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所述连接钢管为圆形、 方形或椭圆形钢管。如上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连接在所述两相邻立柱 之间的上部连接钢管的直径大于中部、下部连接钢管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预埋连接件与螺母配合将立柱和遮板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牢 固,可靠性高的优点,同时便于栏杆的拆装。2、本技术连接在所述两相邻立柱之间的上部连接钢管的直径大于中部及下 部连接钢管的直径,这样既保证栏杆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荷载,同时又减少了钢材的使用 量,降低了成本。3、本技术的立柱由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制成,保证了本技术的高耐久 性,经过500次快速抗冻融试验,立柱的动弹性模量无损失、质量无损失。并且所述立柱具 有良好的抗渗性,抗渗性大于P16,能有效地阻止有害介质的侵入,从而减少了栏杆的维修、 更换次数及维护的人工成本,降低维护费用。4、所述立柱除在立柱底部预埋了适当高度的预埋钢筋及焊接钢板外,立柱全部由 活性粉末混凝土一体成型,内部均不再设置钢筋,节省了钢材资源,克服了公知的护栏存在 的严重的钢筋锈蚀问题,并且易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的浇筑和成型。此外,减少了活性粉 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的维修、更换工作量,降低了维护费用。5、本技术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的立柱可在工厂预制成型,有利于批量生 产,降低成本;并且,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的立柱具有重量轻的特点,适于现场搬运摆放安 装的施工方式,具有安装简单快捷、运输安装成本低的优点。6、本技术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及连接钢管相结合的结构,具有重量轻、 强度高,可靠性高、耐久性好的优点。并且,能够大幅度减少钢材、水泥用量,节约能源和资 源,有利于环境保护,经济性、美观性也大幅提高。7、本技术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体积和重量均比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栏杆减 少三分之一,钢材的使用量较少、重量轻、便于运输和施工安装,工程费用低。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 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栏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栏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立柱柱底预埋钢筋及钢板组合的俯视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立柱柱底预埋钢筋及钢板组合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1_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2、3_连接钢管;4-钢板;5-螺母;6_遮板;7_预埋 连接件;8_柱底预埋钢筋;9-贯通孔;10、11、12_通孔;81-弧弯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请参考图1和图2,分别为本技术栏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如 图所示,本技术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包括埋设于基础内的遮 板6 ;底部与所述遮板6固定连接的多个立柱1,所述立柱1由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柱与钢管组合的栏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结构包括:埋设于基础内的遮板;底部与所述遮板固定连接的多个立柱,所述立柱由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之琪安明喆蒋开东尹会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惠诚基业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