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立柱一体化小辊间距动态压下拉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019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1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共立柱一体化小辊间距动态压下拉矫机,是辊间距最小值为550mm的共立柱结构拉矫机,适用于基本弧半径R=(6~12m)、辊子对数为(2~10)对连铸机,每一对上下辊的中心均布置在矫直曲线的法线上;每相邻两个辊子共用一组支撑立柱,各上辊分别沿着立柱两侧的滑道上下运动;内置位移传感器的液压缸能精确控制上辊压下量并动态调整辊缝;每相邻两个液压缸的液压缸支座亦共用一组支撑立柱,最后二对上下辊既是拉坯、轻压下辊,也是脱坯辊。结构紧凑,辊间距小,可在较短的液相区内布置较多的压下辊,满足工艺上多点压下要求,拉矫机从弧形段经矫直过渡到水平段的过程中实现动态压下功能,并完成送引锭杆、脱引锭以及拉坯矫直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共立柱一体化小辊间距动态压下拉矫机,是辊间距最小值为550mm的共立柱结构拉矫机,适用于基本弧半径R=(6~12m)、辊子对数为(2~10)对连铸机,每一对上下辊的中心均布置在矫直曲线的法线上;每相邻两个辊子共用一组支撑立柱,各上辊分别沿着立柱两侧的滑道上下运动;内置位移传感器的液压缸能精确控制上辊压下量并动态调整辊缝;每相邻两个液压缸的液压缸支座亦共用一组支撑立柱,最后二对上下辊既是拉坯、轻压下辊,也是脱坯辊。结构紧凑,辊间距小,可在较短的液相区内布置较多的压下辊,满足工艺上多点压下要求,拉矫机从弧形段经矫直过渡到水平段的过程中实现动态压下功能,并完成送引锭杆、脱引锭以及拉坯矫直任务。【专利说明】共立柱一体化小辊间距动态压下拉矫机
本技术涉及共立柱一体化小辊间距动态压下拉矫机,具体为小方坯连铸机带多点动态压下拉矫机,属冶金行业冶金机械

技术介绍
铸坯连铸工艺中,铸坯内部一般会存在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等缺陷,受成分和铸坯凝固特性的影响,高碳当量钢种铸坯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缺陷更为严重,动态压下技术通过在线压下补偿铸坯中心的凝固收缩来控制铸坯内部致密度和均质性,从而起到提升铸坯内部质量、提高连铸生产效率的目的。通过在线跟踪铸坯凝固进程,适时地在合适位置实施压下或动态调整辊缝则称为动态压下。近年来,随着用户对铸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动态轻压下、重压下功能的拉矫机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带动态压下的小方坯连铸机因铸机半径小,铸坯断面小,可用于动态压下的液相区长度短,必须在有限的范围内布置较多的压下辊,对铸坯进行压下使其发生形变;要实现动态压下,必须根据跟踪结果适时地在合适位置实施压下或动态调整辊缝,故每个上辊必须能单独控制;因铸坯要发生形变,以改善铸坯内部质量,每一对上辊与下辊的中心连线必须布置在矫直曲线的法线上,亦即液压缸的垂直中心线以及机架滑道的垂直中心线均与弧形铸坯法线重合,且能适应不同铸坯断面。 现有小方坯拉矫机通常为整体机架的五辊渐进矫直拉矫机(如附图1所示),机架上共有5个辊子,其中只有两个上辊,上辊转臂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机架支座上,另一端与液压缸铰接,在液压缸驱动下,上辊绕转轴作圆周运动。其不足之处在于:⑴对于不同的铸坯断面,上下辊的中心连线不可能均与矫直曲线垂直,不能适用于轻压下工况;⑵转臂结构占用空间大,在有限的矫直区内只能布置一个上辊,在水平段上布置另一个上辊,无法满足多点适时压下的要求; 现有大方坯拉矫机通常为多机架多点连续渐进矫直拉矫机组(如附图2所示),每组拉矫机为独立机架,机架上的下辊为自由辊,上辊可带有液压缸和传动装置,可实现铸坯的压下及拉矫功能。但此种机型的不足之处为:独立机架占用空间较大,各上辊之间辊间距较大,同样不能满足带动态压下的小方坯拉矫机小辊间距的要求。 技术专利《一种小方坯连铸轻压下拉坯机》(申请号:CN201320290601.1)所述的装置包括6台拉坯单元、一台脱坯单元和两个自由辊,其不足之处是拉坯单元中无脱坯装置;技术专利《一种带轻压下功能的连铸坯拉矫机装置》(申请号:CN02289305.9)所述的装置是小直径密排辊固定于同一个框架上,其不足之处是不能实现单独控制每个上辊,上下辊的中心不可能始终在矫直曲线的法线上;新型专利《具有等机架多点连续渐进矫直技术的拉矫机组》(申请号:CN200920030967.9)是每一组矫直棍固定于一个机架中,每两组矫直辊间有2个立柱,其不足之处是立柱占用空间较大,无法满足带动态压下的小方坯拉矫机小辊间距的要求;专利技术专利《五辊双机架渐进矫直拉矫机》(申请号:CN01112954.9)同样存在无法满足带动态压下的小方坯拉矫机小辊间距的要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所述不足,设计一种专用于小方坯连铸机的共立柱一体化小辊间距多点动态压下拉矫机,适用于基本弧半径R= (6?12m)、辊子对数为(2?10)对的连铸机,辊间距最小值可达到550mm ;每一对上下辊的中心均布置在矫直曲线的法线上;每相邻两个辊子共用一个支撑立柱,分别沿着立柱两侧的滑道上下运动;内置位移传感器的液压缸能精确控制上辊的压下量并动态调整辊缝;每相邻两个液压缸的液压缸支座也是共用一个支撑立柱,支撑液压缸的两个液压缸支座通过螺栓联接在一起,后二对上下辊既是拉坯、轻压下对辊,也是脱坯对辊。结构紧凑,辊间距小,在较短的液相区内布置较多的压下辊,满足工艺上多点压下的参数要求,大大提升铸坯内部质量及连铸生产效率,本拉矫机既能在从弧形段经矫直过渡到水平段的过程中实现动态压下功能,达到提升铸坯内部质量、提高连铸生产效率的目的;又能同时完成送引锭杆、脱引锭以及拉坯矫直的任务。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共立柱一体化小辊间距动态压下拉矫机,是辊间距最小值为550mm的共立柱结构拉矫机;包括上下对棍、内置位移传感器的液压缸、立柱、底座、滑座、防扭装置、冷却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立柱有前后二组共14根,前后二组立柱相应的支撑在前后底座上;所述上下对辊有六对,其中六个下辊是固定在底座带角度的安装面上的自由辊、六个上辊中有四个是传动辊,另两个为自由辊;每一对上下辊的中心均布置在矫直曲线的法线上;与所述六个上辊对应的有六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固定上辊的滑座铰接,液压缸内均带有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后二组立柱各有七根,进坯段为第一根立柱、出坯段为第七根立柱,其中第一、第七根立柱仅内侧有滑道,自第二至第六根立柱的两侧均有滑道,构成相邻的两对辊子共用一个支撑立柱,所述液压缸驱动各个上辊分别沿着两侧立柱上的滑道上下运动; 所述支撑每一个液压缸的两个液压缸支座与立柱之间有斜楔或者是螺栓固连在一起,每相邻两个液压缸的液压缸支座也共用一个支撑立柱; 所述第五、第六对上下辊的开口度均大于前四对上下辊的开口度; 所述第五、第六对上下辊既是拉坯、轻压下对辊,也是脱坯对辊。 优选的,所述对棍数量最少为二对,最多可达到十对;当对棍数量是二对时,二个上辊是传动辊;当对辊数量是十对时,十个上辊中可根据工艺需要任意配置传动辊数量,第一、第十根立柱仅内侧有滑道,自第二至第九根立柱的两侧均有滑道,构成相邻的两对辊子共用一个支撑立柱,所述液压缸驱动各个上辊分别沿着两侧立柱上的滑道上下运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结构紧凑,辊间距最小值可达到550mm,在较短的液相区内能布置较多的压下辊,满足工艺上多点压下的参数要求,大大提升铸坯内部质量及连铸生产效率; (2)能单独控制每个上辊,适时地在合适位置实施压下或动态调整辊缝,真正实现动态压下; (3)每一对上下辊的中心均布置在矫直曲线的法线上,压下时铸坯始终受正压力,不受切向力,能适应多种断面并确保铸坯质量; (4)可根据计算增加传动装置的数量,可根据工艺需要任意配置传动装置数量,具有足够的拉坯能力,可适应各种压下量和各种铸坯断面; (5)能在一套设备上同时满足送引锭杆、拉坯矫直、动态压下及脱坯功能,不再另外设置脱坯机构,降低了成本; (6)每组上辊可与液压缸、液压缸支座、传动装置、滑座一起单独抽出,易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共立柱一体化小辊间距动态压下拉矫机,是辊间距最小值为550mm的共立柱结构拉矫机;包括上下对辊、内置位移传感器的液压缸、立柱、底座、滑座、防扭装置、冷却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立柱有前后二组共14根,前后二组立柱相应的支撑在前后底座上;所述上下对辊有六对,其中六个下辊是固定在底座带角度的安装面上的自由辊、六个上辊中有四个是传动辊,另两个为自由辊;每一对上下辊的中心均布置在矫直曲线的法线上;与所述六个上辊对应的有六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固定上辊的滑座铰接,液压缸内均带有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二组立柱各有七根,进坯段为第一根立柱、出坯段为第七根立柱,其中第一、第七根立柱仅内侧有滑道,自第二至第六根立柱的两侧均有滑道,构成相邻的两对辊子共用一个支撑立柱,所述液压缸驱动各个上辊分别沿着两侧立柱上的滑道上下运动;所述支撑每一个液压缸的两个液压缸支座与立柱之间有斜楔或者是螺栓固连在一起,每相邻两个液压缸的液压缸支座也共用一个支撑立柱;所述第五、第六对上下辊的开口度均大于前四对上下辊的开口度;所述第五、第六对上下辊既是拉坯、轻压下对辊,也是脱坯对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汉芳袁清鸿李富帅张斌卞治华万茂军周干水裴国良曹永峰王朝盈刘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