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疏散平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23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疏散平台板,包括:超轻混凝土芯材,超轻混凝土芯材的厚度为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疏散平台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疏散平台板,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疏散平台板。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中,纵向疏散平台可以给乘客提供一条快捷的疏散路径,尽快脱离灾害列车。
[0003]针对地铁区间的环境和疏散平台的功能、安装条件等,要求疏散平台在满足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还需具备抗潮湿、耐腐蚀、耐老化、电绝缘、防火性能、高阻燃、低烟无毒、表面防滑、安装方便、便于现场切割、更换下部管线容易等特点,确保在遇险疏散时多人跑动和拥挤的情况下不损坏、不倒塌,确保及时、顺利、安全地疏散乘客。疏散平台目前已经成为地铁系统重要的消防、防恐设施之一。
[0004]目前制作疏散平台板的材料主要有钢板、普通钢筋混凝土、树脂玻璃钢、水泥基(无机复合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等,这些材料有些缺点难以克服,如钢结构易腐蚀、不耐火,维护成本高;普通钢筋混凝土和水泥基材料因其强度等级较低、耐久性差、笨重、运输安装不便,且施工养护周期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强度高耐久性好,但生产工艺要求高,造价高;树脂玻璃钢耐腐蚀,但耐火性差,有机材料存在老化问题,且造价很高。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全部或部分克服上述缺陷的疏散平台板成为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疏散平台板,包括:
[0007]超轻混凝土芯材;所述超轻混凝土芯材由容重为200

350Kg/m3的超轻混凝土材料制成,其厚度为60

80mm;
[0008]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有两块并分别设置于所述超轻混凝土芯材的上下表面,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每一块的厚度均为5

8mm;
[0009]三维纤维网,所述纤维网嵌设于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和所述超轻混凝土芯材内,所述纤维网的厚度为8

12mm。
[0010]其中,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容重在2300
‑‑
2400Kg/m3之间,抗压强度在100
‑‑
120MPa之间。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超轻混凝土芯材、三维纤维网构成夹芯结构的疏散平台板。在板体受力时纤维网承担拉应力,纤维网用于增强两种材料的相互连接,并保证两种材料协同工作;活性性粉末混凝土设于板两面外侧部分,利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高强度承担压应力和部分拉应力,利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高耐久性确保板的使用寿命;利用超轻混凝土容重低的特性,减轻疏散平台板的重量。本技术是利用混凝土的自身性质,在浇筑后的硬化过程中使各材料复合到一起,形成互相嵌入的一体结构。
该结构大大提高疏散平台板的承载力,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耐老化、电绝缘、防火、无烟无毒、运输安装方便、可现场切割等特点。
[0012]进一步的,所述超轻混凝土芯材与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的外边缘形状适配。
[0013]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尺寸为1190
×
1000mm。该尺寸便于通过模具制备板体,且该尺寸疏散平台板实际应用效果较好,比较符合各种疏散平台板的应用场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三维纤维网为由层内纤维和层间连接纤维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三维纤维网的纤维层数至少为两层。为保障纤维网的承载能力和连接作用,三维纤维网的纤维层数应当不少于两层。
[0016]优选的,所述三维纤维网的网孔尺寸为20
×
20mm。三维纤维网孔的大小对于其拉应力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本技术经过大量实验得出:20
×
20mm的网孔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纤维网的承载能力,有助于提高板体整体的承载力。
[0017]所述三维纤维网嵌入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3

5mm。由于三维纤维网同时嵌入两种板体内,因此,嵌入的厚度可直接影响两种板体的连接力,本技术经大量实验得出,嵌入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内3

5mm为最佳厚度,此时,两板的连接力最大,连接最为牢固。
[0018]优选的,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由RPC

100制成。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疏散平台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疏散平台板截面示意图;
[0022]其中,1

超轻混凝土芯材,2

三维纤维网,3

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附图1和2,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疏散平台板,包括:超轻混凝土芯材1,超轻混凝土芯材1的厚度为60

80mm;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3,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3有分别设置于超轻混凝土芯材1的上下表面,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3的厚度为5

8mm;三维纤维网2,三维纤维网2嵌设于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3和超轻混凝土芯材1内,三维纤维网2的厚度为8

12mm。
[0025]本实施例中复合疏散平台板的尺寸为1190
×
1000
×
80mm,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3为RPC100制成。
[0026]三维纤维网2由耐碱玻璃纤维制成,其厚度为10mm。
[0027]三维纤维网2为由层内纤维和层间连接纤维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层内纤维包括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通过层间连接纤维连接,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围成多个网孔,网孔为方孔,且其大小为20
×
20mm。
[0028]本实施例的加工过程如下:
[0029]1、制作符合尺寸规格的模具,并保证模具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表面光洁度;
[0030]2、将拌和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均匀浇注于模具内,直至其厚度为5mm,活性粉末混凝土容重2350Kg/m3,抗压强度100MPa;
[0031]3、将剪裁好的纤维网压入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疏散平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超轻混凝土芯材(1);所述超轻混凝土芯材(1)由容重为200

350Kg/m3的超轻混凝土材料制成,其厚度为60

80mm;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3),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3)有两块并分别设置于所述超轻混凝土芯材(1)的上下表面,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3)的厚度为5

8mm;三维纤维网(2),所述三维纤维网(2)嵌设于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3)和所述超轻混凝土芯材(1)内,所述三维纤维网(2)的厚度为8

12mm;所述三维纤维网(2)嵌入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3)的厚度为3

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复合疏散平台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清黄美群周之琪尹会军王壮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惠诚基业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