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集成LED路灯二次光学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4990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集成LED路灯二次光学透镜,该透镜具有两侧,一侧凸起形成出光表面,出光表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外出光斜面;另一侧面凹陷形成内腔壁面,内腔壁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内腔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学透镜进行二次光学配光,达到光强度均匀、光线呈矩形分布的目的,并降低眩光指数,使其适用于道路照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技术,尤其涉及大功率集成LED路灯二次光学透镜。
技术介绍
由于大功率集成封装式LED光源具有良好的视觉舒适性,光色均勻透彻,不会产 生重影现象,而且采用单一驱动器驱动,端口少、可靠性强,可方便实现无级调光功能,电源 转换率高达95%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集成封装式LED光源为点光源,其发散的照明光线呈圆形分布,照明光 线在有效照射范围内不能按照道路的矩形形状理想分布,不适于道路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于道路照明的大功率集成LED 路灯二次光学透镜,其安装在集成封装式LED路灯上,以使发散光线呈矩形均勻分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功率集成LED路灯二次光学透镜,该透镜具有两侧,一侧凸起形成外出光 表面,出光表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出光斜面;另一侧面凹陷形成内腔壁面,内腔壁面两端各设 有一个内腔斜面。优选地,所述出光表面及内腔壁面为非球面。优选地,所述透镜两侧设有用于固定的一对耳孔。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光学透镜进行二次光学配光,光线均 勻发散,达到光强度均勻、光线呈矩形分布的目的。同时,降低了路灯照明的“斑马效应”以 及眩光指数,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使LED路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图所示,本技术大功率集成LED路灯二次光学透镜,该透镜具有两侧, 一侧凸起形成非球面外出光表面1,出光表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出光斜面4 ;另一侧面凹陷形 成非球面内腔壁面5,内腔壁面5两端各设有一个内腔斜面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二次光学透镜两侧还设有用于与路灯外壳固定 的一对耳孔3,螺丝插入该耳孔中使透镜与路灯外壳固定。上述之具体实施例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对于熟悉此 类技艺之人士而言,根据上述说明,可能对该具体实施例作部分变更及修改,其本质未脱离 出本技术之精神范畴者,皆应包含在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中,宜先陈明。权利要求一种大功率集成LED路灯二次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该透镜具有两侧,一侧凸起形成出光表面,出光表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外出光斜面;另一侧面凹陷形成内腔壁面,内腔壁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内腔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集成LED路灯二次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表 面及内腔壁面为非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集成LED路灯二次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两 侧设有用于固定的一对耳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集成LED路灯二次光学透镜,该透镜具有两侧,一侧凸起形成出光表面,出光表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外出光斜面;另一侧面凹陷形成内腔壁面,内腔壁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内腔斜面。本技术通过光学透镜进行二次光学配光,达到光强度均匀、光线呈矩形分布的目的,并降低眩光指数,使其适用于道路照明。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1680289SQ201020167158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张元 , 颜晓英 申请人:东莞市友美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集成LED路灯二次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该透镜具有两侧,一侧凸起形成出光表面,出光表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外出光斜面;另一侧面凹陷形成内腔壁面,内腔壁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内腔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晓英张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友美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