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透镜及具有其的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136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6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灯透镜及具有其的路灯,所述路灯透镜具有入射面和位于所述入射面外侧的第一出射面,且所述路灯透镜的后部形成有沿所述路灯透镜的周向延伸并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第一出射面位于所述凸起的前面,所述凸起的后侧面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全反射面,所述路灯透镜构造成光线经入射面进入路灯透镜后一部分从第一出射面向外射出且另一部分经过所述全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凸起的前侧面向外射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路灯透镜,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且可使得路灯透镜达到很好的照度均匀度,满足行车照明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照明
,特别是设及一种路灯透镜及具有其的路灯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路灯透镜(参照图12和图13)存在W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路灯 透镜的光能利用率较低,只有小部分光可W通过折射或全反射最终射向路面,另一大部分 光射不能够射向路面从而导致光能利用率低。其二,偏光角度小,主要是垂直于道路方向的 偏光角度较小,然而,偏光角度较小的路灯透镜不适合用于路面较宽的道路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 用新型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路灯透镜,所述路灯透镜可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照射路面 的照度均匀度。 本技术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设有上述路灯透镜的路灯。 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路灯透镜,所述路灯透镜具有入射面和位于所 述入射面外侧的第一出射面,且所述路灯透镜的后部形成有沿所述路灯透镜的周向延伸并 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第一出射面位于所述凸起的前面,所述凸起的后侧面上形成有沿上 下方向延伸的全反射面,所述路灯透镜构造成光线经入射面进入路灯透镜后一部分从第一 出射面向外射出且另一部分经过所述全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凸起的前侧面向外射出。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灯透镜,由入射面入射的光线可W通过第一出射面和 凸起的前侧面向路面方向发散,由此,可W提高光能利用率,使得路灯透镜可W达到较好的 照度均匀度,满足行车照明的需求。 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路灯透镜还可W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引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路灯透镜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容纳光源的 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表面构造出所述入射面。 进一步地,所述路灯透镜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水平面的一部分下凹形成所述 容纳槽。 可选地,所述凸起的前侧面包括位于下侧的第二出射面和位于左右两侧的第Ξ出 射面,所述第二出射面从前向后并向下延伸,两个所述第Ξ出射面呈向后并向相互背离的 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射面的前沿与所述第一出射面相连且所述第二出射面的后 沿与所述全反射面相连,所述第Ξ出射面的前沿与所述第一出射面相连且所述第Ξ出射面 的后沿与所述全反射面相连,且两个所述第Ξ出射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射面的左沿和右沿 相连。 可选地,在竖向截面上所述第二出射面呈圆弧形状,在水平截面上所述第Ξ出射 面呈圆弧形状。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全反射面位于所述入射面的后方并呈沿上下 方向延伸的平面形状。 可选地,所述入射面呈楠圆绕其长轴旋转形成的半楠球面的形状,且所述楠圆的 长轴沿前后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路灯透镜相对于经过所述楠圆的长轴的竖向平面呈左右对称的形 状。 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路灯,包括:支架和光源,所述光源设在所述支 架上;路灯透镜,所述路灯透镜为上述所述的路灯透镜,所述路灯透镜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且所述光源与所述路灯透镜的入射面相对。【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灯透镜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灯透镜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灯透镜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源在路灯透镜中的传播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源在路灯透镜中的传播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灯透镜的配光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灯透镜的照度均匀度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灯透镜的亮度均匀度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中路灯透镜的配光图。 图10是现有技术中路灯透镜的照度均匀度示意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中路灯透镜的亮度均匀度示意图。图12是现有技术中路灯透镜的一个示意图。 图13是现有技术中路灯透镜的另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 路灯透镜100,入射面101,第一出射面102,凸起103,全反射面104,第二出射面 105,第Ξ出射面106,容纳槽107,路灯透镜的上表面108。【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 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灯透镜100。 具体而言,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灯透镜100具有入射面101 和位于入射面101外侧的第一出射面102,且路灯透镜100的后部(例如,图1中路灯透镜100 的后部)可W形成有沿路灯透镜100的周向延伸并向外凸出的凸起103,第一出射面102可W 位于凸起103的前面(例如,图1中凸起103的前面),凸起103的后侧面(例如,图1中凸起103 的后侧面)上可W形成有沿上下方向(例如,图1中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全反射面104,路灯透 镜100可W构造成光线经入射面101进入路灯透镜100后一部分从第一出射面102向外射出 且另一部分经过全反射面104反射后从凸起103的前侧面向外射出。由此,可W充分利用光 能并改善照明效果。 其中,由入射面101入射光线的一部分可W射向第一出射面102并可W经由第一出 射面102向外射出,另一部分光线的至少一部分可W经由全反射面104全反射后射向凸起 103的前侧面并由凸起103的前侧面向外射出,由此,可W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且可改善路灯 透镜100对路面的照度均匀度。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灯透镜100,由入射面101入射的光线可W通过第一出 射面102和凸起103的前侧面向路面方向发散,由此,可W提高光能利用率,使得路灯透镜 100可W达到较好的照度均匀度,满足行车照明的需求。 如图2所示,路灯透镜100的上表面108上可W形成有容纳槽107,容纳槽107可W用 于容纳光源,容纳槽107的内表面可W构造出入射面101。由此,可W为光能的利用提供有利 的条件。 其中,上述光源可W为圆形面光源,但不限于此,也可W是其他形状的面光源,光 源形状的选择优选能够形成矩形光斑的形状,本技术对光源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实 际应用中可W根据需要适应性设置。 参照图2和图3,路灯透镜100的上表面108可W为水平面,水平面的一部分可W下 凹形成容纳槽107,容纳槽107可W用于容纳光源。由此,可W使得容纳槽107易于加工,从而 可W降低路灯透镜100的成本。 结合图1和图2,凸起103的前侧面可W包括位于下侧的第二出射面105和位于左右 两侧(例如,图2中凸起103的左右两侧)的第Ξ出射面106,第二出射面105可W从前向后并 向下延伸,两个第Ξ出射面106可W呈向后并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由此,可W充分利用 光能,改善路灯透镜100的照明效果。 换言之,第二出射面105在向下延伸的方向上向后倾斜,两个所述第Ξ出射面106 在向后延伸的方向上朝相互背离的方向倾斜,具体而言,位于左侧的第Ξ出射面在向后延 伸的方向上向左倾斜,位于右侧的一个第Ξ出射面在向后延伸的方向上向右倾斜。 参照图1,凸起103的前侧面的位于下侧(例如,图1中凸起103的下侧)的一段可W 形成第二入射面105,且凸起103的前侧面的左右两侧(例如,图2中凸起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灯透镜,所述路灯透镜具有入射面和位于所述入射面外侧的第一出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透镜的后部形成有沿所述路灯透镜的周向延伸并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第一出射面位于所述凸起的前面,所述凸起的后侧面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全反射面,所述路灯透镜构造成光线经入射面进入路灯透镜后一部分从第一出射面向外射出且另一部分经过所述全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凸起的前侧面向外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刚张连祥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