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路灯用的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0613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路灯用的透镜,所述透镜包括一平面形安装底面,在所述安装底面的中部设有供LED安装于其内的凹坑,该凹坑的内表面构成透镜的入射面;还包括:形成光线出射面的外表面;在所述透镜外表面上开有一条口宽底窄的凹槽,所述凹槽从外表面顶部向侧面下方延伸至安装底面侧边缘,且透镜形状在该凹槽的两侧呈左右对称分布,凹槽的内表面构成出射面的一部分;所述透镜出射面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为曲面、平面或曲面与平面相结合。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对透射光线方向进行合理导向,让光线在沿道路方向(称为水平方向)上照射的距离拉大,照度更均匀。(*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LED路灯用 的透镜。
技术介绍
随着LED光源逐渐替代传统光源,LED照明灯具的优势已日渐 被人们所认识,比如将LED用于道路照明领域,可以带来提高光效、 节能、环保等诸多优越性。但是,目前多数LED路灯照射在路面上的光斑为圆形,与道路需 要沿路面方向上均匀照射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理想状态应该是沿 道路方向上光线尽可能铺展,而垂直于道路方向上光线能够得到有效 的控制,以提高路面照度的均匀性,从而使司机有更好的视觉条件, 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还可以减少光能的浪费。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01105272 (公开日为2008年1 月16日)中,公开了一种LED路灯用的透镜,其采用一种出射面中 部为弧形凸出且呈枕头形的透镜,使得LED路灯的光斑呈矩形,满 足了道路局部照明的需要,并且降低了光线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采取另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的LED路灯用的透镜,使得投射在道路上的光斑为长条形,而且使 光线的照度更加均匀,满足道路照明的需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路灯用的透 镜,所述透镜包括平面形安装底面,在所述安装底面的中部设有供 LED安装于其内的凹坑,该凹坑的内表面构成透镜的入射面;还包 括形成光线出射面的外表面;在所述透镜外表面上开有一条口宽底窄的凹槽,所述凹槽从外表面顶部向侧面下方延伸至安装底面侧边 缘,且透镜形状在该凹槽的两侧呈对称分布,凹槽的内表面构成出射 面的一部分;所述透镜出射面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为曲面、平面或曲 面与平面相结合。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透镜上开有的从外表面顶部向侧面下方延 伸至底面侧边缘的凹槽,其与出射面、入射面的形状相结合,可以对 透射光线方向进行合理导向,让光线在有效利用区域,即沿道路方向 上照射的距离尽可能拉大。做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以经过凹坑内安装的LED的光 轴且垂直于透镜安装底面、同时垂直于凹槽对称面的平面为参考面, 该透镜形状呈不对称分布。为了使垂直道路方向上的光线得到有效的控制,通常会采用安装 时让路灯与路面间稍微倾斜一个小角度的方法,但由于倾斜角度的限 制,仅用这种方法往往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本专利采用 了上述进一步改进的结构,通过对透镜不对称面的设计,能够有效控 制光线在垂直道路方向上的照度均匀性,以适应更广泛的需求。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采用的LED路灯用的透镜,将投射 在路面上的光斑形状由圆形变为长条形,提高了沿道路方向上照度的 均匀性,解决了传统路灯的"斑马线"问题,减少了灯光闪烁现象, 消除了相邻路灯之间照射的盲区,让司机和行人感觉更舒适的同时又 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由于拉长了沿道路方向上的光线距离,从而使得 在相同长度的道路上,安装的LED路灯的数量减少,也起到了节能 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镜示意图; 图2为图l所示透镜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透镜的侧视图; 图4为图l所示透镜的仰视4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镜示意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透镜示意图7为图6所示透镜沿A-A截面的剖面图8为采用本技术透镜照射在路面上的光斑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LED路灯用透镜的第一实施例,包 括安装透镜的底面l,其中部设有安装LED的凹坑2,该凹坑的内表 面构成透镜的入射面,整个透镜呈蝴蝶形。图中所示的凹坑2为半球 形,当然也可以配合不同LED以及配光要求设计为其他形状,如 圆柱形、顶面为凹圆弧面或凸圆弧面的圆柱形等。图中还包括构成出 射面的外表面。当将透镜与LED配合安装时,LED光轴位于凹坑的 中心位置。外表面上开有一条口宽底窄的凹槽3,所述凹槽3从外表 面顶部向侧面下方延伸至底面侧边缘,且透镜外表面形状在该凹槽3 的两侧呈对称分布,如图2中所示的101和图5中所示的102,凹槽 的内表面构成出射面的一部分,所述透镜的出射面可根据需要设置为 曲面形状、平形状或曲面与平面相结合的形状。在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此凹槽3呈V字型,凹 槽3的内表面为平面形状,而凹槽3的两侧为平面和曲面相结合的形 状。在图5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凹槽3的内表面为曲面形 状,其余出射面也为非球面形状,整个透镜呈半个花生形。在实际应用中,凹槽3的深度可根据实际配光的需要配合出射面 和入射面的形状进行相应的设置。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透镜示意图,以经过凹坑1内安 装的LED的光轴且垂直于底面、同时垂直于凹槽对称面的平面为参 考面,将透镜的形状设计为不对称分布。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二基础 上的变形例(或改进)。在图6中沿A-A截面的剖面图7中,以该参 考面100为界,透镜的出射面111和112,入射面121和122均呈不 对称分布。这种不对称分布可以根据需要只设计为以上述参考5面为界,出射面形状呈不对称,或只设计为入射面形状呈不对称。图8为应用本技术透镜后光线照射的光斑图,从中可以很明 显地看到,呈矩形分布的光线应用在道路照明中更为合理,而拉长的 照射距离也使得光线的照度更均匀,更节省能源和照明设备。权利要求1、一种LED路灯用的透镜,包括平面形安装底面,在所述安装底面的中部设有供LED安装于其内的凹坑,该凹坑的内表面构成透镜的入射面;还包括形成光线出射面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镜外表面上开有一条口宽底窄的凹槽,所述凹槽从外表面顶部向侧面下方延伸至安装底面侧边缘,且透镜形状在该凹槽的两侧呈对称分布,凹槽的内表面构成出射面的一部分;所述透镜出射面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为曲面、平面或曲面与平面相结合。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路灯用的透镜,其特征在于以经过凹 坑内安装的LED的光轴且垂直于透镜安装底面、同时垂直于凹槽 对称面的平面为参考面,该透镜形状呈不对称分布。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路灯用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 的不对称分布为以所述参考面为界,出射面形状呈不对称,或 入射面形状呈不对称,或出射面与入射面形状均呈不对称。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路灯用的透镜,所述透镜包括一平面形安装底面,在所述安装底面的中部设有供LED安装于其内的凹坑,该凹坑的内表面构成透镜的入射面;还包括形成光线出射面的外表面;在所述透镜外表面上开有一条口宽底窄的凹槽,所述凹槽从外表面顶部向侧面下方延伸至安装底面侧边缘,且透镜形状在该凹槽的两侧呈左右对称分布,凹槽的内表面构成出射面的一部分;所述透镜出射面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为曲面、平面或曲面与平面相结合。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对透射光线方向进行合理导向,让光线在沿道路方向(称为水平方向)上照射的距离拉大,照度更均匀。文档编号F21V5/04GK201434331SQ20082013143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烨 叶, 王鹰华, 平 陆, 陈必寿, 顾肖冬 申请人: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路灯用的透镜,包括:    平面形安装底面,在所述安装底面的中部设有供LED安装于其内的凹坑,该凹坑的内表面构成透镜的入射面;    还包括:形成光线出射面的外表面;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镜外表面上开有一条口宽底窄的凹槽,所述凹槽从外表面顶部向侧面下方延伸至安装底面侧边缘,且透镜形状在该凹槽的两侧呈对称分布,凹槽的内表面构成出射面的一部分;    所述透镜出射面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为曲面、平面或曲面与平面相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必寿王鹰华顾肖冬陆平叶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