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用除鳞喷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942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对轧钢、轧板进行除鳞的冶金用除鳞喷射阀,涉及冶金行业的高压水除鳞系统,用于解决现有除鳞喷射阀使用寿命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它由开有进水孔、出水孔和阀腔的阀体,带有下进出气孔的气缸下盖,以及衬套、柱塞、阀杆和驱动机构组成。衬套和柱塞位于阀腔内,驱动机构包括带有上进出气孔的气缸上盖、气缸、活塞和活塞杆,柱塞开有导流孔,衬套与柱塞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衬套上还开有用于在阀开启的状态下连通导流孔和出水孔的介质窗孔。其中:衬套的内侧开有密封槽,衬套与柱塞之间的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柱塞的上部侧面开有用于连通导流孔与出水孔的至少一个介质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的高压水除鳞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对轧钢、轧板进行 除鳞的冶金用除鳞喷射阀
技术介绍
在高压水除鳞系统中,除鳞喷射阀安装于系统的终端,在控制系统气源压力的作 用下,阀门处于常闭状态。当待除鳞的钢板进入预定工位后,控制系统得到除鳞信号,二位 五通电磁阀得电换向,阀门打开,除鳞系统开始喷射高压水除鳞;当钢板离开预定工位,控 制系统得到结束除鳞信号,二位五通电磁阀得电换向,除鳞喷射阀关闭,除鳞结束。授权公 告号为CN2869461Y的中国专利《除鳞喷射阀》公开了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除鳞喷射阀,它 主要由开有进水孔、出水孔及阀腔的阀体、带有下进出气孔的阀盖、以及衬套、阀座、阀瓣和 驱动机构组成,其中,衬套、阀座和阀瓣位于阀腔内,驱动机构包括带有下进出气孔的阀盖、 带有上进出气孔的气缸上盖、气缸和活塞。由于该除鳞喷射阀采用的是平衡式锥阀结构,阀 瓣与阀座间的密封面会随着阀瓣的上下移动而运动,当阀门在关闭和刚开启的过程中,由 于阀门的结构和介质中存在杂质,对密封面易产生磨损和冲刷,密封面的使用寿命十分有 限,进而影响了该除鳞喷射阀的使用寿命。另外,该除鳞喷射阀在断电、断气等事故状态下, 阀门应为关闭状态,但在介质压力作用下,阀瓣上移,使阀门呈开启状态,从而出现安全事 故,即该除鳞喷射阀在使用进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除鳞喷射阀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安全可 靠的冶金用除鳞喷射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冶金用除鳞喷射阀,由开有进水孔、出水 孔和阀腔的阀体,带有下进出气孔的气缸下盖,以及衬套、柱塞、阀杆和驱动机构组成。其 中,所述衬套和柱塞位于所述阀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带有上进出气孔的气缸上盖、气 缸、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柱塞开有导流孔,所述衬套与所述柱塞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衬套上 还开有用于在阀开启的状态下连通所述导流孔和出水孔的介质窗孔,其特别之处在于所 述衬套的内侧开有密封槽,所述衬套与柱塞之间的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所述柱塞 的上部侧面开有用于连通所述导流孔与出水孔的至少一个介质通孔。所述活塞杆与气缸上盖之间还设置有耐磨环。所述气缸下盖上最好还设置有检漏孔。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运行器,所述气缸上盖通过支架设置有与所述运行器配 合的电感式传感器。所述阀体和气缸下盖为锻件材料的阀体和气缸下盖。与以往的除鳞喷射阀相比,本技术中衬套与柱塞之间的密封圈设置于衬套 内,且衬套的上、下部分均与柱塞密封,不仅提高了阀的整体密封性能,而且密封圈不易被介质和在介质中的杂质损坏,其寿命显著延长,进而整个除鳞喷射阀的寿命得到延长;本实 用新型采用的是平衡式滑阀结构,并在柱塞上部开有介质通孔,在控制系统断气等情况下, 即使介质的压力使柱塞被顶至阀腔的上端,阀门仍处于关闭的状态,保证了整个除鳞系统 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暨安装示意图;图中1_安装底座,2-进水孔,3-衬套(其中3. 1-密封槽,3.2-介质窗孔),4-柱 塞(其中4. 1-介质通孔,4. 2-导流孔),5_阀体,6-检漏孔,7-阀杆,8-气缸下盖,9-密 封圈,10-气缸上盖,11-耐磨环,12-运行器,13-支架,14-电感式传感器,15-上进出气孔, 16-活塞杆,17-气缸,18-活塞,19-下进出气孔,20-隔套,21-阀腔,22-法兰,23-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冶金用除鳞喷射阀,由开有进水孔2、出水孔23和阀腔 21的阀体5,带有下进出气孔19的气缸下盖8,以及衬套3、柱塞4、阀杆7和驱动机构组成。 阀体5和气缸下盖8均为锻件材料制成。衬套3和柱塞4位于阀腔21内。气缸下盖8上 还设置有检漏孔6,可用于检测该处是否漏水或者漏气。上述驱动机构包括带有上进出气 孔15的气缸上盖10、气缸17、活塞18和活塞杆16。柱塞4开有导流孔4. 2和多个均勻布 置的介质通孔4. 1,用于连通阀腔21的上部和下部以及导流孔4. 2和出水孔23。在阀杆7 与气缸下盖8之间设置有隔套20。在阀体5与衬套3之间、阀体5与气缸下盖8之间、衬套 3与柱塞4之间、阀杆7与隔套20之间、隔套20与气缸下盖8之间、活塞18与气缸17之 间均设置有密封圈9。其中,衬套3的内侧开有密封槽3. 1,衬套3与柱塞4之间的密封圈 9设置于该密封槽3. 1内。衬套3上还开有介质窗孔3. 2,用于在阀开启的状态下连通导流 孔4. 2和出水孔23。活塞杆16的光杆部分与气缸上盖10之间还设置有耐磨环11。活塞 杆16的上端设置有运行器12,气缸上盖10通过支架13设置有与该运行器12配合的电感 式传感器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前,将本装置通过安装底座1固定,通过法兰22将进水孔2和出水孔23分别 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并固定。工作时,当气动控制系统得到除鳞信号后,二位五通电磁阀 得电换向,此时,上进出气孔15进气,下进出气孔19排气,活塞18带动阀杆7进而使柱塞4 下移,阀腔21下腔内的介质通过导流孔4. 2进入阀腔21的上腔,进水孔2经介质通孔4. 1 和介质窗孔3. 2与出水孔23连通,即阀开启,对钢板进行喷射除鳞;当运行器12随活塞杆 16下降至接近电感式传感器14时,电感式传感器14发出开位的位置信号,此时阀门处于开 启状态。当气动控制系统得到结束除鳞信号时,二位五通电磁阀断电换向,此时,下进出气 孔19进气,上进出气孔15排气,活塞18带动阀杆7将柱塞4上移,阀腔21上腔内的介质 通过导流孔4. 2进入阀腔21的下腔,进水孔2与出水孔23被柱塞4阻隔、并由衬套3与柱 塞4之间的上下两处密封圈9密封,即阀关闭,除鳞结束。这时,即使介质的压力很大,柱塞 4被顶至阀腔21的上端,整个阀门仍将保持在关闭的状态,保证了整个除鳞系统的安全。权利要求一种冶金用除鳞喷射阀,由开有进水孔(2)、出水孔(23)和阀腔(21)的阀体(5),带有下进出气孔(19)的气缸下盖(8),以及衬套(3)、柱塞(4)、阀杆(7)和驱动机构组成,其中,所述衬套(3)和柱塞(4)位于所述阀腔(21)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带有上进出气孔(15)的气缸上盖(10)、气缸(17)、活塞(18)和活塞杆(16),所述柱塞(4)开有导流孔(4.2),所述衬套(3)与所述柱塞(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衬套3上还开有用于在阀开启的状态下连通所述导流孔(4.2)和出水孔(23)的介质窗孔(3.2),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的内侧开有密封槽(3.1),所述衬套(3)与柱塞(4)之间的密封圈(9)设置于所述密封槽(3.1)内;所述柱塞(4)的上部侧面开有用于连通所述导流孔(4.2)与出水孔(23)的至少一个介质通孔(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用除鳞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6)与气缸上 盖(10)之间设置有耐磨环(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冶金用除鳞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下盖(8)上 设置有检漏孔(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冶金用除鳞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6)的上 端设置有运行器(12),所述气缸上盖(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冶金用除鳞喷射阀,由开有进水孔(2)、出水孔(23)和阀腔(21)的阀体(5),带有下进出气孔(19)的气缸下盖(8),以及衬套(3)、柱塞(4)、阀杆(7)和驱动机构组成,其中,所述衬套(3)和柱塞(4)位于所述阀腔(21)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带有上进出气孔(15)的气缸上盖(10)、气缸(17)、活塞(18)和活塞杆(16),所述柱塞(4)开有导流孔(4.2),所述衬套(3)与所述柱塞(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衬套3上还开有用于在阀开启的状态下连通所述导流孔(4.2)和出水孔(23)的介质窗孔(3.2),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的内侧开有密封槽(3.1),所述衬套(3)与柱塞(4)之间的密封圈(9)设置于所述密封槽(3.1)内;所述柱塞(4)的上部侧面开有用于连通所述导流孔(4.2)与出水孔(23)的至少一个介质通孔(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木安李本林刘辉江东海王芬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高中压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