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用最低液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5537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冶金用最低液面阀,涉及冶金行业的高压水除鳞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最低液面阀密封不严、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它由开有泵侧体腔、蓄能器侧体腔及阀腔的阀体、阀体盖、阀体底座、套设有弹簧的阀杆和驱动机构组成。所述阀杆位于阀腔内,阀杆包括阀杆上部和阀杆下部,所述阀腔内设有衬套和阀座。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阀杆下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阀杆上部的直径。与现有的最低液面阀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杆下部较阀杆上部的杆径大,从而增加了同样压强下介质对阀杆向下的压力,使得介质对阀杆向下的压力始终较大,不仅更有利于阀杆与阀座之间的密封,而且使弹簧回复时所需的压力更小,不易导致其疲劳失效,弹簧的寿命更长,进而延长了整个阀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的高压水除鳞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起消除水锤、 系统补水和在系统迅速失压时,关闭管路以确保管网安全的冶金用最低液面阀
技术介绍
在高压水除鳞系统中,最低液面阀安装在水泵和蓄能器之间,在其正常工况条件 下,二位五通电磁阀得电,阀门处于开启状态,阀两端的压力基本相同;一旦主管路破裂或 者因其它原因导致系统迅速失压时,蓄能器瞬时释放巨大流量产生液动力使阀门在低压信 号和低液位信号传出前克服气缸推力而瞬间关闭,从而防止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授权公 告号为CN2861639Y的中国专利《(最低液面阀》公开了一种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最低液面 阀,它由开有泵侧体腔、蓄能器侧体腔及阀腔的阀体、阀体盖、阀体座、套有弹簧的阀杆和驱 动机构组成,其中,阀杆位于阀腔内,驱动机构包括带有上进出气孔的气缸上盖、带有下进 出气孔的气缸下盖、气缸、活塞和活塞杆。在上述结构中,由于阀杆的上下杆径一致,所以其 两端的介质压力基本相同,阀杆需要较大的弹簧压力才能使阀关闭,随着阀的长期使用,弹 簧易产生疲劳甚至失效。另一方面,阀座与阀杆之间为紧接触配合,即接触面呈硬密封的结 构,容易磨损。上述结构均导致阀杆的密封面与阀座的密封不严,且显著影响了阀的使用寿 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最低液面阀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可靠、使用 寿命长的冶金用最低液面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冶金用最低液面阀由开有泵侧体腔、蓄 能器侧体腔及阀腔的阀体、阀体盖、阀体底座、套设有弹簧的阀杆和驱动机构组成。所述阀 杆位于阀腔内,阀杆包括阀杆上部和阀杆下部,所述阀腔内设有衬套和阀座。其特别之处在 于所述阀杆下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阀杆上部的直径。所述阀座的内壁开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阀杆的上端设有运行器,阀杆的下端依次穿过阀体和阀体底座并分别与阀体 和阀体底座密封连接,所述阀体盖上通过支架设置有与所述运行器配合的电感式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带有上进出气孔的气缸上盖、带有下进出气孔的气缸下盖、气 缸、活塞和用于推动所述阀杆上移的活塞杆。所述气缸上盖与阀体底座之间还设有罩住阀杆和活塞杆的玻璃罩。所述阀体和阀体盖为锻件材料的阀体和阀体盖。与现有的最低液面阀相比,本技术的阀杆下部较阀杆上部的杆径大,从而增 加了同样压强下介质对阀杆向下的压力,使得介质对阀杆向下的压力始终较大,不仅更有 利于阀杆与阀座之间的密封,而且使弹簧回复时所需的压力更小,不易导致其疲劳失效,弹 簧的寿命更长;阀座开设了密封槽并设有密封圈,使阀座与阀杆之间呈软、硬双密封结构,既能保证可靠密封又延长了密封面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整个阀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暨安装示意图;图中1_气缸下盖,2-活塞,3-气缸,4-活塞杆套,5-气缸上盖,6-阀体底座,7-法 兰盖,8-阀体,9-泵侧体腔,10-弹簧,11-衬套,12-密封圈,13-阀体盖,14-支架,15-电感 式传感器,16-运行器,17-阀杆(其中阀杆上部17. 1、阀杆下部17. 2),18-阀腔,19-蓄能 器侧体腔,20-法兰,21-阀座,22-铜套,23-玻璃罩,24-活塞杆,25-上进出气孔,26-下进 出气孔,27-安装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冶金用最低液面阀包括由锻件材料制成的阀体8和阀 体盖13。阀体8上开有泵侧体腔9、蓄能器侧体腔19和阀腔18,阀体盖13位于阀体8上 方并盖住阀腔18。套设有弹簧10的阀杆17位于阀腔18内,它包括阀杆上部17. 1和阀杆 下部17. 2,且阀杆下部17. 2的直径大于阀杆上部17. 1的直径。阀腔18内镶套有带衬套 11的阀座21。阀座21内壁开有密封槽并镶有密封圈12,使得阀座21与阀杆17之间构成 软、硬双密封的结构。气缸上盖5和气缸下盖1上分别有上进出气孔25和下进出气孔26。 法兰盖7、阀体8、阀座21、阀杆17和阀体盖13构成介质体腔。气缸上盖5、气缸3、活塞2、 活塞杆24和气缸下盖1构成驱动部分。阀杆17的上端设有运行器16,阀杆17的下端依 次穿过阀体8和阀体底座6,并通过铜套22和法兰盖7分别与阀体8和阀体底座6密封连 接,阀杆17的下端与活塞杆24的上端相对,以保证活塞杆24能够驱动阀杆17上移。在气 缸上盖5与阀体底座6之间还设有罩住阀杆17和活塞杆24的玻璃罩23。在阀体盖13上 通过支架14设置有与运行器16配合的电感式传感器15。阀体8与阀体盖13之间、阀体8 与阀座21之间、阀体盖13与阀杆17之间、气缸3与气缸上盖5之间、气缸3与气缸下盖1 之间、气缸3与活塞杆24等处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前,将本技术通过安装底座27固定,通过法兰20将泵侧体腔9和蓄能器 侧体腔19分别与泵侧主管和蓄能器侧主管连通并固定。本技术在正常工况条件下,二 位五通电磁阀得电,下进出气孔26进气,上进出气孔25排气,在气缸3的推力作用下,依次 通过活塞2和活塞杆24推动阀杆17,阀杆17克服弹簧10的力使阀打开,且阀始终处于该 开启状态;当该阀得到关闭信号时,二位五通电磁阀断电换向,上进出气孔25进气,下进出 气孔26排气,在气缸3的推力作用下,活塞杆24向下运动,利用阀杆上部17. 1和阀杆下部 17. 2的截面积差,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阀杆17向下运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一旦主管 路破裂或者因其它原因导致系统迅速失压时,蓄能器瞬时释放巨大流量产生液动力,依靠 介质的压力和弹簧10的回复力,阀杆17克服气缸3推力而瞬间关闭,从而防止了可能发生 的重大事故。阀杆下部17. 2较阀杆上部17. 1的杆径大,使得介质对阀杆17向下的压力更 大,更利于阀杆17与阀座21之间的密封,并使弹簧10的寿命更长,进而延长了整个阀门的 使用寿命。权利要求一种冶金用最低液面阀,由开有泵侧体腔(9)、蓄能器侧体腔(19)及阀腔(18)的阀体(8)、阀体盖(13)、阀体底座(6)、套设有弹簧(10)的阀杆(17)和驱动机构组成,所述阀杆(17)位于阀腔(18)内,阀杆(17)包括阀杆上部(17.1)和阀杆下部(17.2),所述阀腔(18)内设有衬套(11)和阀座(2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下部(17.2)的直径大于所述阀杆上部(17.1)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用最低液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1)的内壁开有 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用最低液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7)的上端设有 运行器(16),阀杆(17)的下端依次穿过阀体⑶和阀体底座(6)并分别与阀体⑶和阀体 底座(6)密封连接,所述阀体盖(13)上通过支架(14)设置有与所述运行器(16)配合的电 感式传感器(15)。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冶金用最低液面阀,其特征在于所 述驱动机构包括带有上进出气孔(25)的气缸上盖(5)、带有下进出气孔(26)的气缸下盖 (1)、气缸(3)、活塞(2)和用于推动所述阀杆(17)上移的活塞杆(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冶金用最低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冶金用最低液面阀,由开有泵侧体腔(9)、蓄能器侧体腔(19)及阀腔(18)的阀体(8)、阀体盖(13)、阀体底座(6)、套设有弹簧(10)的阀杆(17)和驱动机构组成,所述阀杆(17)位于阀腔(18)内,阀杆(17)包括阀杆上部(17.1)和阀杆下部(17.2),所述阀腔(18)内设有衬套(11)和阀座(2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下部(17.2)的直径大于所述阀杆上部(17.1)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木安李本林刘辉丁明兵江东海王芬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高中压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