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宇明专利>正文

钢包水口浇铸组合引流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0136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钢包水口浇铸组合引流塞属钢包浇铸作业的附属装置,尤其涉及钢包座砖水口开浇引流装置。特点是由储砂器、吻合筒、卡紧板和支撑片连接构成;储砂器底部大于水口上部直径,底板上设双壁环形储砂室,室内充填引流砂,塞盖紧盖在储砂室上;底板和塞盖的中心对应设导引孔;吻合筒为与水口内壁形状相当的薄壳筒体,上部与储砂器的底板连接,下部成对设置卡紧板,支撑片杆一端固定在卡紧板上,自由端顶在对面的卡紧板上。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紧凑、合理,构件分体制作,加工、储运方便;节约材料,重量轻,易安装准确到位;引流塞强度显著增大,安装稳固,使用安全可靠;水口洁净,提高开浇成功率;节省处理引流故障费用和时间,有利于炼钢生产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包铸造作业的附属装置,尤其涉及钢包底部的座砖水口开始浇铸 的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浇铸是炼钢生产的重要工艺过程,冶炼成功的钢液经钢包直接或精炼后进行浇 铸,能否顺利开浇,直接影响生产。早期钢包底部水口采用塞杆式阀门来控制和调节钢液。 由于塞头的移动难以控制,且塞头容易脱落而逐渐弃用。现在多数工厂采用滑动水口控制 浇铸,为防止钢包中残渣杂物堵塞水口,保证顺利开浇,在出钢处设专人向钢包水口处投掷 袋装引流砂,以期顺利开浇。其缺陷是,人工投砂操作环境恶劣,很难准确到位,投掷量大, 有效利用率很低,投掷耗用时间长;特别是在整修滑动水口和运送钢包过程中,由于钢包翻 转、震动和晃动,未等投掷引流砂,钢包中的残渣杂物就纷纷倒下,压盖在水口上和/或掉 进水口中,再在出钢处投掷引流砂已无济于事;处理水口堵塞,既花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又 不安全,甚至引流失败,整包钢液报废,严重影响炼钢生产。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开的一种《浇包水口用铠装引流剂栓及其设置方法》(公开号 CN1712156)。该装置是引流剂装在包装袋里,包装袋置于纸筒内,纸筒固定在护套管中。在 检查、清理或更换滑动水口的同时,将引流剂栓由钢包底部塞入水口中,然后将钢包运送至 出钢处。虽然该引流剂栓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操作方便,节省时间,但仍存在明显缺陷引 流剂栓细长,水口上部覆盖面积太小,强度低,经不住残渣杂物的冲击和重压,水口仍易被 掩盖或堵塞,其优点难以发挥。中国知识产权局又公开了一种《钢包水口浇铸引流塞及其使用方法》(公开号 CN101380675B),该装置是由塞帽、塞柱连接成变径的圆筒体,呈蘑菇形或T形,引流剂直接 置于或由软袋包装后置于圆形筒体内。使用时,引流塞由导引杆、牵引绳传送,塞帽覆盖在 水口上方,塞柱塞入水口中。存在的缺陷是,结构不合理,加工制作、储运不便;耗用制作筒 体材料多,引流砂用量大;塞柱与水口内壁形状差异大,塞柱为圆柱形,水口内壁呈漏斗形, 或内壁纵剖面呈双曲线形,塞柱与水口之间又无固定机构,结合仍不稳固。钢包平卧时,引 流塞在水口中着力点少,撤下导引杆后,引流塞易滑出水口 ;在钢包翻转、运送过程中,由于 钢包产生的震动和晃动,倒下的残渣会由塞柱与水口之间的缝隙进入水口中;当撤掉导引 杆后,引流砂由导引孔流入水口中,塞盖成了空壳,引流塞强度大大降低,残渣杂物还会将 水口紧紧盖住,或堵塞,影响钢液开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水口浇铸组合引流 塞,主要构件分体制作,双筒储砂,便于加工、储运;节省制作筒体材料,减少引流砂用量,重3量减轻;引流塞与水口紧密结合,安装稳固、不脱落,强度大,使用安全可靠,提高开浇成功率。钢包水口浇铸组合引流塞,包括引流砂,由导引杆传送设置在水口上,特点是该引 流塞由储砂器、吻合筒、卡紧板和支撑片连接构成;储砂器底部大于水口上部直径,储砂器 的底板上设双壁环形储砂室,室内充填引流砂,塞盖紧盖在储砂室上;底板和塞盖的中心对 应设导引孔,构成导引杆滑动的通道和钢液进入水口的通道,安装引流塞时,导引杆滑装在 储砂器的导引孔中;吻合筒为与水口内壁形状相当的薄壳筒体,上部与储砂器的底板连接, 下部成对设置卡紧板,支撑片一端固定在其中一根卡紧板上,自由端顶在相对的另一根卡 紧板上。安装引流塞时,由导引杆、牵引绳传送,储砂器置于座砖水口上方,吻合筒紧贴在水 口上部内壁,卡紧板依水口内壁形状紧贴水口下部内壁,支撑片顶住卡紧板紧贴在水口下 部内壁上,增强了引流塞与水口结合的稳固性。双壁储砂室内充入引流砂,储砂器强度大大 增加,吻合筒和卡紧板的一部分均承受由上而下的压力,引流塞整体抗压强度更大,引流塞 避免被残渣杂物冲击或重压脱落掉到水口中;储砂器与导引孔隔开,撤掉导引杆后,引流砂 不会流入水口中;吻合筒与水口内壁紧密结合,倒下的残渣杂物只会落在储砂器及其四周 上,也不会掉入水口中。因此,钢液一进入钢包便通过导引孔、洁净的水口直达滑动水口上 方,引流塞壳体熔融,浇铸作业开始时,打开滑动水口便能顺利开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储砂器的底板的中心处设下导引孔,底板上以板面中 心设同心的外筒和内筒,构成环导引孔的双壁环形储砂室,双筒既增强抗压强度,又隔开了 引流砂,引流砂不会由导引孔进入水口内,堆积在滑动水口上,避免引流砂受热结块,影响 滑动水口滑动;底板四周均勻设安装孔,以与吻合筒连接;塞盖的中心处设上导引孔,与底 板设的下导引孔垂直相对,用于滑装导引杆和钢液流入水口的通道。所述的塞盖、内筒、外 筒及底板均由薄钢板制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塞盖上以导引孔为中心设与内筒相对应的上凸形环槽,盖合 后内筒上端嵌插入上凸形环槽中,增强塞盖与储砂室的盖合牢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板板面上设与塞盖设的上凸形环槽相对应的下凹形 环槽,所述的内筒活动地嵌插在塞盖的上凸形环槽和底板的下凹形环槽中,内筒设置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吻合筒为与水口内壁形状相当的倒圆锥形薄壳筒体, 由薄钢板制成,紧贴水口上部内壁;上沿口扁平,均勻设通孔与底板设的安装孔相对应,由 螺钉/铆钉固定在底板上,增加底板的强度;吻合筒设卡紧板安装孔,以与卡紧板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吻合筒制成栅格状/或筛孔状,以节省制作筒体的薄 钢板用量,减轻重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卡紧板为长条状薄钢板或铁皮,上端部设通孔,与吻合 筒设的安装孔对应,由螺钉/铆钉固定在吻合筒的下部;卡紧板下端部设支撑片和捆紧绳, 由捆紧绳将卡紧板、支撑片捆拢在一起,便于引流塞在水口中穿过;安装引流塞时,去掉捆 紧绳,支撑片与卡紧板垂直,自由端顶紧对面的卡紧板,卡紧板紧贴在水口内壁下部,增加 了引流塞安装的稳固性,不易晃动、脱落。特别是用在双曲线形内壁的水口,卡紧板易弯曲 成水口内壁的形状,再由支撑片顶压,引流塞更为牢固地固定在水口中。本专利技术最后一项改进,吻合筒的锥体上部直径与水口内壁上部口径相当,吻合筒 与卡紧板长度之和小于水口高度,卡紧板末端处于水口内,保证引流塞在残渣杂物重压下卡紧板不会落到滑动水口的滑动板上,而影响滑动水口操作的灵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紧凑合理,主要构件分体制,使用时组装, 易于加工制作,储运方便;节约材料,制作引流塞的薄钢板材料大为减少,引流砂用量大大 减少,有效利用率高,整体重量减轻,易于安装准确到位;引流塞强度大大提高,采用双筒储 砂器,吻合筒、卡紧条与水口内壁紧密结合,既显著增强安装稳固性,不致滑落,又大大增强 引流塞整体抗压强度,安全可靠;水口洁净,导引孔与引流砂隔开,避免引流砂进入水口,吻 合筒与水口紧密结合,避免残渣杂物进入水口,既构成导引杆滑动通道,又成为钢液进入水 口的通道,顺利引流开浇,提高开浇成功率;节省处理水口故障的费用和时间,有利于炼钢 生产顺利进行。附图说明下面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钢包水口浇铸组合引流塞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之A— A向视图。图3是图1之B向视图。图4是实施例2之塞盖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之储砂器结构图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4之吻合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由图1、图2、图3中可以看出,钢包水口浇铸组合引流塞由储砂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钢包水口浇铸组合引流塞,包括引流砂,其特征在于该引流塞由储砂器(2)、吻合筒(3)、卡紧板(4)和支撑片(5)连接构成;储砂器底部大于水口上部直径,底板(11)上设双壁环形储砂室(10),室内充填引流砂(1),塞盖(6)紧盖在储砂室上;底板和塞盖的中心对应设导引孔,构成导引杆滑动通道和钢液进入水口的通道;吻合筒为与水口内壁形状相当的薄壳筒体,上部与储砂器的底板连接,下部成对设置卡紧板;支撑片一端固定在其中一根卡紧板上,自由端顶在相对的另一根卡紧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明周宇辉
申请(专利权)人:周宇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