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安装于退火炉,其包括,上、下挡板机构,上下对称设置于退火炉内,该上、下挡板机构分别包括,固定管,通过连接法兰穿设于退火炉内;挡板中间管,穿设于固定管内,其一端伸入退火炉内,另一端位于退火炉外接气源,其中,该挡板中间管为内外套管结构,外套管连接N2进气管道,内套管连接N2出气管道;且,位于退火炉外的挡板中间管外端设一可使挡板中间管转动的调节杆;若干挡板,沿伸入退火炉内的挡板中间管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上、下挡板机构的挡板上下对称设置于退火炉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不同工艺条件下带钢的表面质量要求,实现各段气氛的均匀性,以及整个炉段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退火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无取向连续退火机组退火炉内的气氛主要有N2、H2两种气氛,对不同的炉段有不 同的气氛要求规范,炉内气氛对于带钢表面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机组的均热段和 冷却段之间设置隔离段,对气氛进行隔离,以满足带钢的表面质量需求。之前,机组采用的隔离装置没有明确的规范,表面直接采用耐火纤维布进行包裹, 导致隔离挡板形状既不规则,同时也不平整,对于带钢表面质量和整个炉体的气氛分布及 机组安全性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急需要对该种隔离装置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 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实现不同工艺条件 下带钢的表面质量要求,实现各段气氛的均勻性,以及整个炉段的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安装于退火炉,其包括,上、下挡板机构,上 下对称设置于退火炉内,该上、下挡板机构分别包括,固定管,通过连接法兰穿设于退火炉 内;挡板中间管,穿设于固定管内,其一端伸入退火炉内,另一端位于退火炉外接气源,其 中,该挡板中间管为内外套管结构,外套管连接N2进气管道,内套管连接队出气管道;且,位 于退火炉外的挡板中间管外端设一可使挡板中间管转动的调节杆;若干挡板,沿伸入退火 炉内的挡板中间管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上、下挡板机构的挡板上下对称设置于退火炉内。进一步,所述的挡板中间管的外端还设一转动导板,转动导板上开设弧形导槽,锁 紧螺栓固定于退火炉炉体,锁紧螺栓插设转动导板弧形导槽。另外,所述的挡板中间管的调节杆上连接一链条,链条另一端连接于退火炉炉体 上固定杆。又,本技术还设有若干连杆,分别连接各挡板。所述的挡板包裹耐火材料。所述的链条为带锁具开式螺旋扣。带钢在挡板中间运行,采用上下挡板进行气氛隔离,同时,隔离挡板角度可以调 节,范围在0-63. 5°C,通过开度的大小,可以调节炉内气氛的分布及含量,尤其是生产高牌 号无取向硅钢时,稳定加热和均热段气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挡板中间管为套管,冷却N2 一进一出,保证挡板不变形。开度的调节大小是通过链条上连接的螺丝进行调节上下与带 钢距离。另外,对于隔离段挡板表面的材质进行了优化,起初采用耐火纤维直接包扎,发现 此种方式对于隔离气氛的作用效果一般,同时,底部不齐容易导致带钢上下表面产生划伤, 影响表面质量,后来采用对耐火材料进行用薄板进行了包装,这种方式对炉内气氛、压力和带钢表面质量具有很好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隔离段挡板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带钢表面质量,便于控制炉压和气氛的分 布,同时,我们生产中发现,隔离段挡板对于带钢表面氧化色的控制及消除具有积极的作 用,尤其是隔离段对于生产高牌号时,保持加热和均热段的H2含量稳定,保证了 H2不通过隔 离段进入缓冷段和快冷段,有效保证了机组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3,本技术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安装于退火炉3, 沿退火炉长度方向排列;其包括,上、下挡板机构1、2,上下对称设置于退火炉3内,该上、下 挡板机构1、2分别包括,固定管11、21,通过连接法兰4、4’穿设于退火炉3内;挡板中间管 12、22,穿设于固定管11、21内,其一端伸入退火炉3内,另一端位于退火炉外接气源,其中, 该挡板中间管12、22为内外套管结构,外套管121 (挡板中间管12为例,下同)连接N2进气 管道,内套管122连接N2出气管道;且,位于退火炉3外的挡板中间管12、22外端设一可使 挡板中间管12、22转动的调节杆13、23 ;若干挡板14、24,沿伸入退火炉3内的挡板中间管 12,22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上、下挡板机构的挡板14、24上下对称设置于退火炉3内。参见图2,本技术所述的挡板中间管12的外端还设一转动导板15,转动导板 15上开设弧形导槽151,锁紧螺栓5固定于退火炉3炉体,锁紧螺栓5插设转动导板弧形导 槽 151。另外,所述的挡板中间管12、22的调节杆13、23上连接一链条6、6’,链条6、6’另 一端连接于退火炉3炉体上固定杆7、7’。该链条6、6’为带锁具开式螺旋扣。又,本技术还设有若干连杆8、9,分别连接各挡板14、24。参见图3,所述的挡板14包裹耐火材料141。带钢在挡板中间运行,采用上下挡板14、24进行气氛隔离,同时,隔离挡板角度可 以调节,范围在0-63. 5°C,通过上下挡板14、24之间开度的大小,可以调节炉内气氛的分布 及含量,尤其是生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时,稳定加热和均热段气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挡 板中间管为套管,冷却N2 —进一出,保证挡板不变形。开度的调节大小是通过链条上连接 的锁紧螺栓5进行调节上下与带钢距离。另外,对于隔离段挡板表面的材质进行了优化,采用对耐火材料进行用薄板进行 了包装,这种方式对炉内气氛、压力和带钢表面质量具有很好的作用。在生产无取向硅钢过程中,不同的钢种有不同的气氛要求,因此,对不同钢种的带 钢进行切换时,为满足不同牌号带钢的气氛控制规范,此隔离挡板的设计中结合生产无取 向硅钢工艺要求的严格性考虑了不同牌号带钢生产中带钢表面质量和机组安全性两个方4 应用此设计隔离挡板,在生产高牌号时候,对于表面氧化色的消除和控制具有重 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管冷段通氢气时,有效保证了带钢管冷段的气氛含量,以及缓冷段和 快冷段的气氛。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安装于退火炉,其特征是,包括,上、下挡板机构,上下对称设置于退火炉内,该上、下挡板机构分别包括,固定管,通过连接法兰穿设于退火炉内;挡板中间管,穿设于固定管内,其一端伸入退火炉内,另一端位于退火炉外接气源,其 中,该挡板中间管为内外套管结构,外套管连接N2进气管道,内套管连接队出气管道;且,位 于退火炉外的挡板中间管外端设一可使挡板中间管转动的调节杆;若干挡板,沿伸入退火炉内的挡板中间管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上、下挡板机构的挡板 上下对称设置于退火炉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挡板中间 管的外端还设一转动导板,转动导板上开设弧形导槽,锁紧螺栓固定于退火炉炉体,锁紧螺 栓插设转动导板弧形导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挡板中间 管的调节杆上连接一链条,链条另一端连接于退火炉炉体上固定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若干连杆, 分别连接各挡板。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挡板包 裹耐火材料。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链条为带 锁具开式螺旋扣。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安装于退火炉,其包括,上、下挡板机构,上下对称设置于退火炉内,该上、下挡板机构分别包括,固定管,通过连接法兰穿设于退火炉内;挡板中间管,穿设于固定管内,其一端伸入退火炉内,另一端位于退火炉外接气源,其中,该挡板中间管为内外套管结构,外套管连接N2进气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隔离退火炉气氛的隔离装置,安装于退火炉,其特征是,包括,上、下挡板机构,上下对称设置于退火炉内,该上、下挡板机构分别包括,固定管,通过连接法兰穿设于退火炉内;挡板中间管,穿设于固定管内,其一端伸入退火炉内,另一端位于退火炉外接气源,其中,该挡板中间管为内外套管结构,外套管连接N↓[2]进气管道,内套管连接N↓[2]出气管道;且,位于退火炉外的挡板中间管外端设一可使挡板中间管转动的调节杆;若干挡板,沿伸入退火炉内的挡板中间管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上、下挡板机构的挡板上下对称设置于退火炉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成,王忠良,赵彬,吕春国,陆永强,姚万斌,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