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密码锁,包括一外壳、一复归座、多个卡掣座、多个推动座、一固定座、一密码座、多个密码件、一移动座及一底板;于该固定座上方一侧设置复归座,另一侧设卡掣座及推动座,而在固定座下方往下依序设置密码座、密码件、移动座及底板;该密码锁主要是针对一种单一按键具有多码设置的锁具,且其按键连动的方式采用侧向传动,以降低相关元件间连动的精确度要求;另外,该密码锁设有密码设定连杆,供使用者依本身需求更换并设定新密码,且更换设定密码的操作方式相当方便、容易;甚至该密码锁在未输入密码或密码输入错误并试图转动开门的旋钮以窃取设定密码时,所有按键均被卡死无法下压,能有效避免所设定的密码被窃取。(*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密码锁,尤其是指一种可自行设定密码、且设定方式容易, 同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并能避免所设定的密码被破解的密码锁。
技术介绍
市售的密码锁因可供使用者在任意时机更改及设定新的密码,而不容易被窃贼 破解密码,因此深受使用者青睐。请参见中国台湾第092113816号“密码锁结构及其设定 密码的方法”专利、第093210697号“可变更设定密码的密码锁结构改良(二)”专利、第 092205525号“可变更设定密码的号码门锁结构改良(一)”专利、第093217548号“可变更 设定密码的密码锁结构改良(三)”专利、第093121843号“密码锁的密码设定结构及其方 法”专利及第094135296号“密码锁的密码设定结构(一)”专利,其均是由专利技术人所研发 创设;而上述各专利其密码设定的方式采取通过该密码键轴向按压次数的改变变更密码, 正因其变更密码设定的方式采取各密码键进行轴向按压次数的变化得到,因此在相对该密 码键的轴向传动的各个构件间必须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才可达到连结传动的效能,方能顺利 设定密码或开锁,此情形导致在制造成型该密码锁相关构件时的困扰与不便,且容易产生 因误操作而成型的瑕疵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密码锁,该密码锁具有能够自行随意更换密 码,且更换密码的方式相当容易、简单,同时该密码锁的结构较为精简,且制造容易,能降低 成本,并能避免设定的密码被窃贼破解的特点。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密码锁,该密码锁包括一外壳、一复归座、多 个卡掣座、多个推动座、一固定座、一密码座、多个密码件、一移动座及一底板;于该固定座 上方一侧设置复归座,另一侧设卡掣座及推动座,而在固定座下方往下依序设置密码座、密 码件、移动座及底板,且以外壳与底板盖合固定组成该密码锁;外壳于对应每一推动座处均 设有一可弹性按压的按压键,该推动座具有勾部供对应勾卡于卡掣座的多个勾槽之一;该 卡掣座另设有卡勾,在按压键被下压时通过推动座推动该卡掣座使其卡勾对应勾设于复归 座的卡齿上,且在释放按压键后,该推动座将回到起始位置,而该卡掣座的底部设有突出的 挡块,该密码件设有缺口,当卡掣座被按压件间接推动位移时将改变该卡掣座的挡块位置, 于是,只有在输入的密码与设定的密码相同时,才能解除该密码锁的上锁状态;即在各按压 键未被按压时,只有未经移动的密码件的缺口才会与卡掣座上的挡块对应,而只要密码件 被移动,其缺口将不再对应卡掣座上的挡块;因此若正确下压对应所设定的密码的按压件 及按压次数时,卡掣座便会在按压键透过推动座的连动下移位,且使其挡块对应密码件的 缺口,使该移动座可纵向位移,即该旋钮可被转动开锁;当输入错误密码时,将造成相对于 该输入错误的密码件的卡掣座的挡块未对应密码件的缺口,使容置密码件的移动座无法位 移,即无法转动该旋钮将锁具解除上锁状态;若欲清除输入错误的密码时,仅需按压复归键以连动复归座移位,解除其卡齿脱离卡掣座的卡勾,便可使卡掣座退回原位,以回到欲输入 密码开启锁具的状态。在密码座对应处设密码设定连杆,以推动该密码座及穿设在其长穿孔中的密码件 位移,以使密码件的卡合部脱离移动座的卡合部,且因此使密码件回到原始位置,接着再按 压按压键以通过推动座、卡掣座连动密码件至预备设定的密码处,最后回转密码设定连杆 使密码座及穿设在其长穿孔中的密码件回位,而使密码件的卡合部再次与移动座的卡合部 卡制后,下压外壳上的清除键使卡掣座回到原始位置,即完成密码的设定操作。在卡掣座底部设作用部,该作用部上有一嵌合部,该密码件的凸部在对应卡掣座 的作用部的端面上设多道凹沟,当使用者在未输入密码或密码输入错误并试图转动开门的 旋钮以窃取设定密码时,通过卡掣座的嵌合部对应嵌卡密码件的凹沟,而达到将所有按键 卡死无法下压,有效避免所设定的密码被窃取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密码锁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的密码锁的另一方向局部立体分解图。图3本技术的密码锁的局部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本技术的密码锁的另一局部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5本技术的密码锁的密码件的立体图。图6本技术的密码锁的X-Y方向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密码锁的另一 X-Y方向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本技术的一密码锁的Y-Z方向示意图。图9显示本技术的密码锁于转动设定连杆以进行密码设定的X-Y方向示意 图。图10本技术的密码锁于设定密码后的另一 X-Y方向示意图。图11显示本技术的密码锁于按压正确密码且推动座推动卡掣座位移时的 X-Y方向示意图。图12显示本技术的密码锁于按压正确密码且释放按压键时的X-Y方向示意 图。图13显示本技术的密码锁于按压正确密码并旋转旋钮时的另一 X-Y方向示 意图。图14显示本技术的密码锁于按压正确密码并旋转旋钮时的Y-Z方向示意图。图15显示本技术的密码锁输入的密码错误的X-Y方向示意图。图16显示本技术的密码锁按压清除键清除错误密码的X-Y方向局部放大示 意图。元件符号说明1……外壳11……组装孔12……按压键121……斜推面13……清除键131……斜推面14……旋钮15……推动件16……连动杆17".…代表符号18……抵压片19……顶触件 复归座21...…卡齿部211- …·卡齿22...…贴靠部23...…嵌合柱24...…定位柱25...…第一弹性元件27...…作动块271- …·斜推面272.. …·柱体273- …·第二弹性元件274- …·倾斜抵面 卡掣座31...…勾槽32...…卡勾33...…第三弹性元件34".…挡块341- …·嵌合部4...._ 推动座41...…倾斜抵面42……定位柱43".…第四弹性元件44……弹片441- …·勾部45……凹槽5..... 固定座51...…长穿孔52...…凸柱53...…第五弹性元件54...…套接柱55...…贯孔56...…第一套合槽57...…第二套合槽 密码座61...…抵推部62...…定位部63...…第六弹性元件64...…长槽孔65...…柱体66...…槽孔67...…穿孔…密码设定连杆681- …·杆部682- …·推动部7""· 密码件71...…凸部72...…凹沟73...…缺口74".…凹孔75...…第七弹性元件76...…卡合部77...…标不记号8....' 移动座81...…抵靠部82...…定位部83...…第八弹性元件84……长槽孔85...…卡合部 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目的及功效有更清楚及完整的揭露,现配合图式及 元件符号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 5及图6 8,本技术的密码锁包括一外壳1、一复归座2、多个 卡掣座3、多个推动座4、一固定座5、一密码座6、多个密码件7、一移动座8及一底板9 ;其 中该外壳1与底板9对应盖合固设,其具有多个组装孔11,供对应装设多个按压键 12、一清除键13及一旋钮14,并在外壳1对应装设按压键12及清除键13的内面处突出设 置抵压片18 ;其中,各按压键12受固定座5的第五弹性元件53弹性顶撑,且各按压键12具 斜推面121,并与推动座4的倾斜抵面41贴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与底板对应盖合固设,其具有多个组装孔,对应装设多个按压键、一清除键及一旋钮,在外壳内部邻近供按压键组设的组装孔处设有顶触件;一复归座,装设在外壳下方,且位于各卡掣座的一侧,其顶面设置一组以上的卡齿部,每一卡齿部具有一个以上的卡齿,每一个卡齿均对应着卡掣座的卡勾;复归座的一端设倾斜的贴靠部,并在复归座的另一端与外壳内壁面之间设第一弹性元件,且在复归座往固定座的方向凸设嵌合柱;一作动块对应设在复归座的一端,该作动块具有斜推面,该作动块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元件,且该作动块受清除键按压连动,进而以其斜推面推动复归座的贴靠部;一个以上的卡掣座,装设在固定座上,其一侧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勾槽,并在卡掣座的一端设一卡勾及一第三弹性元件,该卡勾供勾设于复归座的卡齿部的卡齿处,而该第三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固定座相抵,在该卡掣座的底部设有能与密码件相互作用的作用部;一推动座,被按压键所推动,在推动座对应卡掣座的勾槽的一侧设弹性的勾部,且在推动座上对应勾部处设凹槽,平常按压键未下压时该勾部受顶触件的顶触内缩于凹槽中,不与卡掣座的勾槽作用;一固定座,具有对应按压键设置数量的长穿孔,供卡掣座穿设,并在固定座对应复归座的嵌合柱处设贯孔,供该嵌合柱穿设;一密码座,一端与移动座相抵,另一端穿设一密码设定连杆能连动密码座位移,该端与固定座之间设有第六弹性元件,该密码座上另设有长槽孔,并与固定座的长穿孔对应,且在对应固定座的贯孔处设槽孔,供该复归座的嵌合柱穿设;一移动座,于其另一端与固定座之间设有第八弹性元件,且该移动座上另设有长槽孔,并与固定座的长穿孔对应;一个以上的密码件,穿置在密码座上的长槽孔及移动座的长槽孔中,且密码件与密码座间设第七弹性元件;一底板,设在各密码件之下,并与外壳接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颂鸣,
申请(专利权)人:王颂鸣,王美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