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胃脘痛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980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党参、干姜、白术、肉桂、白芍、厚朴、吴茱萸、草豆蔻、荜澄茄等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品制剂具有健脾益气,温中和胃,行气止痛的作用,在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治疗方面有着极好的效果并且没有毒副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产品质量便于控制,可以直接指导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中药技术的领域。
技术介绍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痛)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病有多种致病病因,发病率高达60%~80%,病程长,可见于任何年龄段,若防治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而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类疾病。现代医学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方式,在临床实践中尚存在着疗效不稳定、治愈率低及有些药物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等问题。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名称为“治疗脾胃阳虚型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申请号为02113190.2的专利申请,及名称为“治疗脾胃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申请号为02113187.2的专利申请,但其西医主治病种均为萎缩性胃炎,中医主治病证偏于脾胃阳虚(阴虚),而本药西医主治病种为浅表性胃炎,中医主治病证偏于寒凝气滞,在应用一定温里药的同时,还用了较多的理气止痛药;本申请人与2003年5月30日向国家专利局提交过名称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的中成药、专利申请号031342132;这件申请提供的药品对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痛)有一定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是配方比例不准确、制成那种剂型的产品能够最好的治疗慢性浅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主要由党参90-210份、干姜45-105份、白术90-210份、肉桂45-105份、白芍90-210份、厚朴80-180份、吴茱萸45-105份、草豆蔻45-105份、荜澄茄45-105份、莪术80-180份、枳壳45-105份、乌梅60-140份、黄连45-105份、甘草45-105份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涛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步长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