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亚平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注射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618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全注射针,由接口、护帽、保护套管、密封圈、针座、针管、弹簧、触发键、端盖共同组成;针管前端为锋利尖端,末端有一侧孔,粘接在针座中,并通过密封圈与保护套管紧密插接;与针管侧孔对应的轴线上,针座、密封圈、保护套管均有对应侧孔,汇同鲁尔接口、针管内孔形成液体通道;保护套管中段侧壁,有触发键,可锁定针座与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注射针自动回收装置与注射针一体化分结构,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与任何型式和规格的注射器锥头旋接;不再必须注射器的参与,可使国内外对注射器的自毁研究获得解放,不再增加企业负担,降低成本,便于普及推广,降低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成本,减少浪费与污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注射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组织穿刺过程及其穿刺后 给药或抽取组织标本的一种安全注射针。
技术介绍
自从上世纪40年代出现塑料制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含注射针)以来,由于 技术(结构)原因,使产品不能被一次性使用,由此带来了血源性疾病的大量传播,尤 以艾滋病、丙肝、乙肝为严重;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一次性使用自毁 注射器”,技术人员与企业在如何防止、禁止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但 是,由于造成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根本原因是在医疗过程对医护人员及病人被交叉、重复 使用注射针或被针刺伤导致的,而非注射器本身;所以,WHO于1998年就重新提出“一次性使用安全注射针头”的要求,要技术人员与企业研发生产“安全注射针头”, 以彻底解决针刺伤害造成疾病传播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常常见到的各种结构(主动自毁式或被动自毁式)的自毁注射器, 其只能实现注射器的毁形,使其不能被再次使用,却不能对注射针进行安全防护和毁 形;我们知道,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和一次性使用注射针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产品,各有 (国际)国家标准来规范;注射器是一个容器及计量工具;而注射针则是穿刺器具,需 在一定技术的前提下,建立针孔通道,并通过针孔通道进行药液的输送或组织标本的采 集,其风险程度很高。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防止针刺伤害、避免注射器被重复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通过人工或弹簧力的作用,将使用后的注射针收回进入注射器或推杆内芯空间内,其方 法较多,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1、以人工拉回针头的方式,需要双手实现,在操作中,存在自身刺伤的风险, 不符合现代预防规范与要求在实现注射器安全防护过程中,只允许单手操作。2、以弹簧自动回收注射针头的方式弹簧位于注射器锥头部位(国内外主流方 案)的结构,使得注射针及针头回收装置与注射器呈一体化结构,注射器一旦出厂,就 不能再次更换针头,在临床使用环境的不同时对注射针的要求也不同,对使用者带来不 便。3、最为关键的是目前全球倡导节约型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以 上安全注射器的技术方案,则是利用使用后的注射器将注射针包裹起来,达到防护的目 的。其技术方案,势必造成大量的注射器与注射针被一同销毁处理。通常,各国对于接 触血液的高风险医疗废弃物,采取的处置方式是焚烧。这就造成大量的资源被浪费。 一般一只注射针质量在1克以内。而比小规格的2ml注射器质量也有5克左右。所以, 目前的技术方案虽然可以达到对注射针的安全防护,但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 了处置废弃物的处理成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人在中国专利CN2007200641699中公布了一种“主动式安全注射器”,其3技术特征是采用压缩弹簧将注射针与注射器在注射完毕后发生主动分离的结构,可以实 现对注射器与注射针的分离防护与毁形处置,达到前述要求。但其不足是该注射器必 须与该注射针配合使用,方能够达到上述目的。不能分拆使用,也就是说,必须将符合 该技术特征的注射器与注射针组合一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注射针不能与其他注射器 配合,不利于推广使用。目前,国内外尚未见能够完全解决上述不足的一种安全注射针的技术方案被公 开。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注射针采用了与注射针一体化的针尖自动回收保护结 构,使得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可与国内外各种规格、型号、材料的 注射器配合使用,注射完毕,按压触发键,注射针被自动回收入保护套管内,再与注射 器分离。实施简单,利于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注射针,由注射针及注射针自动回收保护结构共同组成,其特征在 于注射针由针管、针座、密封圈、螺旋接口组成;自动回收保护结构由针座、弹簧与 保护套管组成;弹簧套在针座外周,压缩后安装在保护套管内,针座尾部有环形边缘。所说的一种注射针,其特征在于螺旋接口位于保护套管的一侧,螺旋接口有 孔,并通过连接孔与保护套管内孔相互连通;密封圈有侧孔、针座有一侧孔、保护套管有 连接侧孔,它们均与针管的侧孔轴线一致安装,使得针管内孔通过上述多个侧孔与螺旋接 口的内孔形成液体通道。所说的一种安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针座的外周套装有弹簧, 弹簧并被针座压缩后安装在保护套管内孔的前端,针座的内孔中粘接针管。在保护套管的 中段侧壁,安装有触发键,可以锁定针座与压缩弹簧。针座尾部的环形边缘被触发键锁定 于保护套管的前端;在穿刺成功、注射或采集治疗完毕,拔出注射针后,观察针尖完整无 缺,再按压护套管一侧的触发键,使针座失去支撑,弹簧释放,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 将针座、针尖收回到护套管的后端,使针尖完全被屏蔽;由于弹簧长度大于针体与针座总 长度,使注射针尖限位而不能再次脱出外露,保护套管的下端内孔有端盖封闭。安全注射针在未使用时,其注射针结构不与注射器关联,使其可以在使用前与 注射器依治疗进行更换,本技术可与任何结构、型号、材料的注射器连接,为临床 使用带来方便。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进步由于本技术的安全注射针与自动保护装置呈一整体,不与注射器发生任何 关联,所以,本技术可以安装在任何型号或材料的注射器前端的螺旋接口内,使该 普通注射器具备安全防护、避免针刺伤害的功能。本技术制造容易,安全可靠、实施简单,不受注射器规格、型号、材料的 限制,适用面广,利于普及。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与注射器分离的自动回收针尖并有效持续保持的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可确切有效的屏蔽注射针及针尖,从而避免护士被针刺伤的风险,避免 了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被注射针刺伤而造成感染和疾病传播的危险。由于本技术采用了注射针自动回收装置与注射器分离的结构,使得本技术 方案提出的安全注射方案,不再必须注射器的参与,可使国内外对注射器的自毁研究获 得解放,不再增加企业的负担。使注射器恢复其本来功能,不再承担过多的作用,降 低成本,便于普及推广,也有利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可降低处置成本,减少浪费与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安全注射针的组成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安全注射针的整体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安全注射针的穿刺过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安全注射针的注射后,将注射针自动回收入防护套管内 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由图1可知,本技术一种安全注射针由针尖护帽1、针管2、针座3、密 封圈4、弹簧5、端塞6、保护套管7、触发键8共同组成。护帽1、针管2、针座3、密 封圈4共同注射针组件;针座3、弹簧5、保护套管7、端盖6、触发键8共同构成射针自 动保护组件;保护套管7的前端一侧有鲁尔螺旋接口 7b、螺旋接口的中心有孔7c通过连 接孔7d与保护套管的内孔7a连通,端塞6安装在保护套管7的后端。在保护套管7中 心有孔7a,其的前端内可安装针座3,在针座3前端有孔3a,孔内可粘接注射针管2,针 管前端呈锋利刃口 &,末端有侧孔沈;针座3的上端有侧孔3b,针座3的下端卷边扩大 3c;在针管2与保护套管7之间,有密封圈4,可使二者紧密密封,密封圈4也有一侧孔 4a。图2是本技术一种安全注射针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护帽1套在针 座3外表以保护针管2及刃口 ;弹簧5被针座3压缩后安置在保护套管7的前端内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注射针,由注射针及注射针自动回收保护结构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注射针由针管(2)、针座(3)、密封圈(4)、螺旋接口(7b)组成,自动回收保护结构由针座(3)、弹簧(5)与保护套管(7)组成;弹簧(5)套在针座(3)外周,压缩后安装在保护套管(7)内,针座(3)尾部有环形边缘(3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平邓家玲
申请(专利权)人:张亚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