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亚根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注射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40510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由针座、针管、弹簧和保护帽组成。针管粘接在针座上,弹簧的两端分别粘接在针座和保护帽上,以组成完整的产品;出厂时,针座上的6∶100与注射器上的锥头相配合,由于弹簧、针座上的斜交接面和保护帽上端内斜面的相互作用,保护帽自身中轴线将不与针管的中轴线重合,并使针尖指向保护帽上端没有中心孔的一侧;使用时,先将保护帽扶正,之后下拉使针尖外露,并旋接在注射器的外锁定螺旋构造上,使用后,只需在注射器根部旋动保护帽的下部使之与注射器脱离,同时,针座也将随保护帽一起与注射器的锥头脱离,针尖在弹簧力作用下回到保护帽内腔中并自动偏转,这样就不能从保护帽中随意再次伸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注射针,特别是一种能够不受注射器安全保护方式制约的,能独立存在的具有主动自毁功能的一种安全注射针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射针主要是指用于医疗目的,与注射器配合使用的一种安全注射针。注射器是可将药液抽取到其内腔的容器及推压输送工具,而注射(穿刺)针,则是将药液输送到治疗部位的液体通道和穿刺工具。二者配合共同实现注射功能。它们在人类临床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治疗用器具。但是,随着自然界疾病的发展与病毒、细菌的变异,随血液或体液接触而发生的交叉感染与疾病传播日趋严重(如吸毒人员对注射器具的共同或重复使用,导致疾病的迅速传播,还有就是在日常的医疗行为中,注射针对医护人员的针刺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也非常严重,甚至引发AIDS、乙肝、丙肝等疾病传播的发生)。对注射器具的严格要求已上升为各国的法规要求。而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严格规范了安全注射三要素1、对使用者无害、2、对病人无害、3、对环境无害。但目前临床使用的普通注射器,只能完成将药物注射到人体内的目的,存在着以下不安全的因素注射器不能实现毁形,存在重复使用的可能;注射针在使用后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由针座(1)、弹簧(2)、针管(3)和保护帽(4)组成,其特征在于:针管(3)粘接在针座(1)上,弹簧(2)的两端分别粘接在针座(1)和保护帽(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由针座(1)、弹簧O)、针管C3)和保护帽(4)组成,其特征在于针管(3)粘接在针座⑴上,弹簧⑵的两端分别粘接在针座⑴和保护帽⑷上。2.根据权利要求1针座(1)为上端面有中心孔(Ia)的上、下两段的圆柱形状。其中 上段中心孔(Ia)的直径稍大于针管(3)的直径,上段的上半部(Ic)的外径小于下半部的直径并呈向上渐缩的锥形,上半部(Ic)与下半部的斜交接面(Icl)呈一边高一边低的斜面,上半部(Ic)的最大外径与弹簧( 的内径相当,针座(1)上端面位于斜交接面(Icl)长轴的两侧有向下的斜面(If);下段的内侧为满足国际标准ISO 594-1 :1986的6 100锥度(Ib),外侧有多条竖向凸出(Id),在底面上有一环筋(Ie),其外径小于6. 73mm,且与多条竖向凸出(Id)的最大外接圆直径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弹簧( 为一受压弹簧,长度与针管(3)的长度一致,其内径与针座(1)上段的上半部(Ic)的最大外径相当,其外径与保护帽内腔中最上一段的内径相当。4.根据权利要求1保护帽(4)为上端面有中心孔Gal)的、外观呈上段Ga)和下段Gb)的圆形柱帽,其中中心孔Gal)的直径稍大于针管(3)的直径,上端面有向内伸出的偏心扁圆管Ga3),偏心扁圆管的短轴内尺寸大于针管(3)的外径且与中心孔 (4al)的直径一致,偏心扁圆管(如3)长轴的一内侧与中心孔Gal)的一半重合,偏心扁圆管与上段Ga)内壁的最小尺寸大于弹簧O)的丝径,保护帽(4)上的上端内斜面( 呈沿偏心扁圆管( 长轴方向的斜面,其厚度在偏心扁圆管与上段Ga) 内壁尺寸最小处的最大,反之最小,上段Ga)的内壁在靠近上端内斜面( 处有一高度小于3mm的较小内径段,其内径与弹簧O)的外径相当,在上段Ga)外面位于偏心扁圆管 (4a3)长轴方向两侧有向下的斜面Ga4),使保护帽的上端面呈现与偏心扁圆管(如3) 方向一致的扁圆形;保护帽(4)上的下段Gb)外侧在对应偏心扁圆管(如3)长轴方向上有多条上下方向的外凸出(4bl),其外径略大于预期与之配套使用的注射器外筒直径,下段 (4b)的内侧为直径大于6. 73mm的圆,在其上半部有多条向内的上下方向的内凸出01^2), 在其下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根张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亚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