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甜叶甙R1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帕金森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787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茅莓作为制备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的应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甜叶甙R1及其衍生物作为制备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指人体的神经元发生退行性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多发生在老年人,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和老年性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AD)就是两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它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神经纤维瘤病、Huntington病、肌阵挛性癫痫、家族失明性白痴、脱髓鞘性疾病、脊髓损伤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其卸任前的述职演说中将神经退行性疾病列为医学界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证据表明,神经元死亡而导致神经元丢失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大脑中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本”还束手无策,一般只能采取一些“治标”的方法,使病人通过服用或静脉注射特定的化学药物来补充大脑神经元匮乏的物质。如针对PD病人脑内多巴胺不足,用其前体左旋多巴补充,或通过移植胎儿神经细胞以取代已消失的多巴胺神经细胞;又如,针对AD脑内乙酰胆碱不足,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提高其浓度。但是,这些“治标”的方法,由于不能控制神经元丢失的病理特征,所以,无法控制疾病的发展;同时,由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要求药物在脑内有一定的血药浓度,而血脑屏障大大降低了该浓度,在脑内血药浓度可能未达到有效浓度,而在体内其他部位,该浓度却已产生了一定的毒副作用,因而,现有的药物的治疗效果差。甜叶甙R1是从茅莓(Rubus parvifollus L)全株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36H56O12·2H2O,分子量为716。茅莓是一味草药,因其具有散瘀、止痛、解毒、化痰、杀虫的功效,所以民间常用于治疗吐血、痢疾、疥疮、痔疮、瘰疬、跌打刀伤、产后淤滞腹痛等,可以增加冠脉流量,增加缺氧耐受力。另外,已发现甜叶甙R1还在以下植物中可以分离提取华东覆盆子(蔷薇科)、小叶悬钩子(蔷薇科)、托盘(蔷薇科)、覆盆子(蔷薇科)、柴胡(伞形科)、熊果(杜鹃花科)、毛泡桐(玄参科)、栀子(茜草科)、湿生篇蕾(龙胆科)、女贞(木樨科)、毛子草,亦即马桶花(紫威科)。甜叶甙R1,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其系统命名为2α,3β,19α-三羟基-12-烯-23,28-双羧酸-28-β葡吡喃糖酯-三萜。迄今为止,未有茅莓、甜叶甙R1及其衍生物在神经科学领域应用的具有实质意义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茅莓、甜叶甙R1及其衍生物作为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的应用,这种应用从“治本”的角度作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元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目的。我们使用蔷薇科悬钩子属茅莓(Rubus parvifollus L)全株植物成功地使得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的症状缓解,进一步研究,我们从茅莓中提取出甜叶甙R1,用MPTP和6-OHDA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研究发现甜叶甙R1可明显缓解帕金森病动物的症状。药理实验表明,其对神经元死亡具有保护性干预作用,故其对帕金森病具有“治本”的作用。而且,进一步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可用于治疗一系列以“神经元死亡”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不仅对PD,而且对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神经纤维瘤病、Huntington病、肌阵挛性癫痫、家族性失明性白痴、脱髓鞘性疾病、脊髓损伤等的预防、治疗也具有很高应用价值,同时,实验表明,其治疗指数高,安全性好。甜叶甙R1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可以在以下各位发生取代。 式1其中R1,R2,R3=OH,卤素,H,-O(CH2)nH, R4=H,一、二价金属盐离子,-(CH2)nH, R5=五碳、六碳、七碳单糖或双糖,n≤5经过初试,上述经取代的化合物均具有与甜叶甙R1相同或相类似的药理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甜叶甙R1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和脂溶性,能够经过胃肠道吸收,以及通过血脑屏障,因而可以采用口服剂型如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也可以制成注射剂,还可以制成透皮吸收制剂如膜剂、乳剂、悬浮剂等,通过皮肤吸收进而经过血液循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靶点。本专利技术的甜叶甙R1及其衍生物可以与目前常用的制剂辅料,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成上述各种制剂。本专利技术的甜叶甙R1及其衍生物的使用剂量为口服剂量每天1~10mg/kg体重;注射剂量降低一半。本专利技术的甜叶甙R1及其衍生物可以与左旋多巴复方制成复方制剂,以减轻左旋多巴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害。以下具体实施例方式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决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甜叶甙R1(Suavissimoside R1)的提取我们采用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lus L)全株植物,利用其干燥粉末,用乙醇回流提取多次后,提取液回收乙醇。残渣用石油醚去除脂溶性成分后悬浮于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物溶于甲醇中拌硅胶过层析柱,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分得无色针状结晶性成分。我们发现该成分易溶于甲醇、乙醇、碱性水溶液等溶剂;溶于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微溶于水;不溶于氯仿、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等溶剂。按上述提取方法,得率约1‰,该成分遇香蓝醛浓硫酸液加热变蓝色,熔点为247.4-248.8℃。经鉴定,该成分为甜叶甙R1(Suavissimoside R1)。实施例2.甜叶甙R1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氏病动物的作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神经毒素,可特异地破坏多巴胺能神经细胞,从而损害大脑内黑质纹状体通路,使人与动物出现酷似帕金森氏病的症状。MPTP用生理盐水配成所需浓度。参照Tatton等实验方法(Neuroscience,1997;771037-1048)选取雄性C57BL型小黑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MPTP(M)组和甜叶甙R1+MPTP(CH)三个剂量组,每组20只。实验第一天,CH组分别灌胃甜叶甙R1 1、3、10mg kg,第二天CH组先灌胃甜叶甙R1(剂量同第一天),30min后同MPTP组一起腹腔注射MPTP 30mg/kg,NS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5天。在MPTP末次注射后第7天,每实验组取两只小鼠,用10%水合氯醛麻醉后,从左心室进针进入主动脉,顺序灌注血管冲洗液和4%PFA各50ml。血管冲洗液成分为PBS 1000ml,1%NaNO2 2ml,肝素0.02g和NaCl 9g。小鼠断头取全脑,4%PFA中室温浸泡2小时后转移至30%蔗糖溶液中4℃过夜。利用冰冻切片机于黑质致密部切取35μm的脑片,悬浮于24孔板内的PBS液中。每隔5片取一片做酪氨酸羟化酶(TH)的免疫组化,观察黑质内残余多巴胺神经元的情况。在MPTP末次注射后第10天,各实验组的小鼠在完成了行为学的检测后,颈椎脱臼致死。取全脑,沸水中煮2分钟后,小心地剥离纹状体,称重后保存于-70℃,准备利用高效液相分析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观察指标有黑质残存多巴胺神经元计数,行为学的评分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1)甜叶甙R1保护了MPTP诱导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附图说明图1为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茅莓作为制备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的应用。2.式1所示的化合物作为制备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的应用, 式1式中R1,R2,R3=OH,卤素,H,-O(CH2)nH, R4=H,一、二价金属盐离子,-(CH2)nH,R5=五碳、六碳、七碳单糖或双糖,n≤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1化合物作为制备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为甜叶甙R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式1化合物作为制备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作为防治帕金森氏疾病的药物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式1化合物作为制备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汝筑于占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