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6858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化炉,包括: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外壳进口和外壳出口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并与外壳间隔开且限定有气化室的内壳,内壳由膜式壁构成,膜式壁具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喷嘴;限定有与气化室连通的排渣室、底部设有排渣口、上部侧壁上设有出气口的下壳;绕外壳出口连接到外壳的外底壁上的冷却器;设置在外壳的内底壁与内壳之间的定位部件;和导气管,导气管的上端与冷却器相连且导气管的下端在排渣室内向下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化炉,可以使用高灰熔点煤作为原料生产气体,抗气体冲刷能力强,并且更换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Gasifi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sification furnace, including the top and botto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casing shell shell; and the shell is disposed within the housing and spaced and defining the inner shell gasification chamber, the inner shell membrane wall structure, membrane wall has a cooling water inlet and a cooling water outlet; nozzle; defining a slag chamber and communicated to the gasifica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ischarging port, the upper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casing outlet; outlet connected to the cooler outer shell around the bottom wall of the housing; the positioning parts between the wall and the inner shell of the outer shell of the inner bottom; and the gas guide pipe, the lower upper airway with the cooler connected and air duct in the indoor discharge downward. According to the gasifi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oal with high ash melting point can be used as raw material to produce gas,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anti gas scouring capability and convenient replacement. ?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化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采用高灰熔点煤作为原料生产含有一氧化碳和氢的粗煤气的煤气化炉。
技术介绍
传统的以水煤浆为原料的气流床煤气化炉的内层通常使用耐火砖材料,因此要求原料煤灰熔点(FT)一般不超过1400℃,由此限制了对煤种的选择。例如GE公司的水煤浆气化炉对原料煤灰熔点(FT)要求一般不高于1350℃。因此,这种传统的气化炉限制了原料的使用,无法广泛使用廉价煤,应用范围小。此外,耐火砖的制造、安装、保养和更换非常复杂,费时费力。此外,传统气化炉的冷却效果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化炉,该气化炉可以解决以水煤浆为原料的气化炉原燃料煤选择受限于灰熔点、无法广泛使用廉价煤的问题,并且适应性宽,对环境友好。根据本技术的气化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外壳进口和外壳出口;内壳,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间隔开,所述内壳内限定有气化室,所述内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外壳进口和所述外壳出口对应的内壳进口和内壳出口,所述内壳由膜式壁构成,所述膜式壁具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顶部以通过所述外壳进口和所述内壳进口伸入所述气化室内;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外壳的下部相连,所述下壳内限定了排渣室,所述下壳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下壳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出气口,其中所述气化室通过所述外壳出口和内壳出口与所述排渣室连通;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绕所述外壳出口连接到所述外壳的外底壁上,且具有冷却器进水口、冷却器出水口和形成在其内的冷却通道;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与所述内壳之间;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上端与所述冷却器相连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在所述排渣室内向下延伸,其中所述导气管的壁内设有冷却水通道,所述导气管具有分别与所述冷却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根据本实用的气化炉,气化室由单独的膜式壁构成的内壳构成,因此气化室内的温度可以提高,从而可以使用高灰熔点煤作为原料生产气体。此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化炉,在外壳的内底壁与内壳之间设置的定位部件相比耐火砖抗气体冲刷能力强,并且更换方便。而且由于设置了可以对从气化室内下落的气体、灰渣进行冷却的冷却器,因此冷却效果提高,提高了气化炉的使用寿命。所述内壳包括上联箱,所述上联箱为环形以限定出所述内壳进口;下联箱,所述下联箱为环形以限定出所述内壳出口;和多个冷却管,每个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相连,且所述多个冷却管并排地沿上下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气化炉,内壳由环形的上联箱和下联箱以及在上联箱和下联箱之间并排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管构成,因此内壳的制造更加简单。 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为环形管。由此多个冷却管的两端例如可以分别方便地与上联箱和下联箱焊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内壳制造的方便性。 所述内壳的冷却水进口位于所述内壳的下部,所述内壳的冷却水出口位于所述内壳的上部。 通过将内壳的冷却水进口设置在内壳的下部,冷却水出口设置在内壳的上部,使得冷却水与内壳内的灰渣和气体以及其他固态物逆流,并且可以利用自然循环原理使热交换后的水与蒸汽的混合物向上移动,进一步提高对内壳的冷却效果。 所述外壳包括上封头;下封头;和直筒段,所述直筒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相连。 由此,例如上封头、直筒段和下封头可以焊接在一起,提高了外壳制造的方便性。 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下方。由此,来自于气化室的气体进入下壳内的冷却水内,然后从冷却水内出来,通过出气口排出,进一步降低了温度。 所述冷却器为环形板,所述冷却器出水口为沿所述环形板周向延伸的环形扁状。 来自于气化室的大量未熔灰渣和未燃炭通过冷却器时会对冷却器环形出口造成磨蚀。由于冷却器出水口呈环形扁平状,在环形出口磨蚀条件下扁平出水口形状未变,出水型态也未变,可以保证气化炉正常运行。 所述冷却器为环形板,所述冷却器出水口的开口方向沿水平方向且朝向或偏离所述环形板的中心轴线定向。 可选地,所述冷却器为环形板,所述冷却器出水口的开口方向向下倾斜地朝向或偏离所述环形板的中心轴线定向。 由此,根据本技术的气化炉,通过改变冷却器的出水口开口方向,可以方便地调整冷却效果。 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环形槽件,所述环形槽件绕所述外壳出口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上且限定出环形凹槽;和环形插板,所述环形插板的上端绕所述内壳出口安装在所述内壳的外底壁上且所述环形插板的下端插入到所述环形凹槽内。 根据本技术,定位部件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根据本技术的气化炉进一步包括冷却屏,所述冷却屏具有冷却屏通道和分别与所述冷却屏通道连通的冷却屏进水口和冷却屏出水口,所述冷却屏的上端与所述外壳的外底壁相连且套设在所述导气管外面以与所述导气管限定出排气空间,其中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空间的上部连通。 所述冷却屏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下方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上方。 通过设置冷却屏并且使导气管的下端位于冷却水液面上方,因此,生产的气体进入排气空间,降低了气体的温度,并且在气体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冷却屏可以进一步进行冷却,并且通过水冷屏可以回收气体的热量,提高了气化炉的热效率。 根据本技术的气化炉进一步包括冷却屏,所述冷却屏具有冷却屏通道和分别与所述冷却屏通道连通的冷却屏进水口和冷却屏出水口,所述冷却屏的上端与所述外壳的外底壁相连且套设在所述导气管内以与所述导气管限定出排气空间,其中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空间的上部连通。 所述冷却屏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上方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下方。 通过将冷却屏设置在导气管里面,出气口无需穿过冷却屏,从而结构更加简单。 所述导气管的出水口为多个,所述多个出水口形成在所述导气管的内周壁上且沿上下方向和周向上分布。 通过在导气管的内周壁上,沿周向和上下方向分布多个出水口,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灰渣、气体和其他固态物的冷却效果,并且减小了气化炉的变形,提高了气化炉的使用寿命。 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导气管一体形成。由此,冷却器和导气管的制造更加简单。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l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气化炉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气化炉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气化炉的示意图; 图4是图卜3中的圆圈A所示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和 图5是图卜3中的圆圈B所示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外壳进口和外壳出口;内壳,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间隔开,所述内壳内限定有气化室,所述内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外壳进口和所述外壳出口对应的内壳进口和内壳出口,所述内壳由膜式壁构成,所述膜式壁具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顶部以通过所述外壳进口和所述内壳进口伸入所述气化室内;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外壳的下部相连,所述下壳内限定了排渣室,所述下壳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下壳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出气口,其中所述气化室通过所述外壳出口和内壳出口与所述排渣室连通;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绕所述外壳出口连接到所述外壳的外底壁上,且具有冷却器进水口、冷却器出水口和形成在其内的冷却通道;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与所述内壳之间;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上端与所述冷却器相连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在所述排渣室内向下延伸,其中所述导气管的壁内设有冷却水通道,所述导气管具有分别与所述冷却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胜马宏波顾大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