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管水下实验用的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6424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管水下实验用的密封圈,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的内径由一侧平端到另一侧尖端渐进缩小直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渐进缩小直径,密封圈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大大增强,减少了更换次数,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Sealing ring for underwater experiment of stainless steel pip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aling ring, a stainless steel tube under the water used in the experiment include: a body; the body diameter 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flat end tip diameter reduced gradually;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due to the gradual narrowing of the diameter, use effect and the life of the sealing ring is enhanced great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replac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圈,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管水下实验用的密封圈
技术介绍
水下气压试验是不锈钢管气密性的一个重要试验,对检查钢管的气密性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管水下气压试验用的密封圈圈道半径一端至尖端是一样的, 钢管插入密封圈,密封圈将钢管包裹住达到密封效果。实际操作中往往试验3,4次,密封圈就达不到密封要求而只能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管水下实验用的密封圈,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的内径由一侧平端到另一侧尖端渐进缩小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渐进缩小直径,密封圈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大大增强,减少了更换次数,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钢管插入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3是采用本专利技术试验不锈钢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可见本专利技术包括本体1 ;所述的本体1的内径由一侧平端到另一侧尖端渐进缩小直径。本专利技术采用平的一端至尖端的圈道半径逐渐减小的方式,当钢管插入密封圈1冲压的时候(图2,图中不锈钢管5),由于尖端的半径较小,当受到压力的作用时圈道缩小, 会将钢管包裹的更见紧密,保证了密封圈的密封性,使得水压试验的效率更高。由图3可见C指的不锈钢管5与密封圈1接触面,同时在第一紧固装置3上推杆 2的推力作用下(图中固定装置4),本专利技术的A,B处(环型)受挤压而达到双重密封效果。由于采用渐进缩小直径,密封圈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大大增强,减少了更换次数,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 一种不锈钢管水下实验用的密封圈,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内径由一侧平端到另一侧尖端渐进缩小直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管水下实验用的密封圈,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的内径由一侧平端到另一侧尖端渐进缩小直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渐进缩小直径,密封圈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大大增强,减少了更换次数,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G01M3/02GK102156026SQ201110043990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爵光 申请人:上海华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管水下实验用的密封圈,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内径由一侧平端到另一侧尖端渐进缩小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爵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