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气密性试验机自动上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3459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气密性试验机自动上水装置,在水箱的正上方设置内箱,上导杆和下导杆连接后从下至上穿过内箱,下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水箱,上导杆的上端连接油缸导杆连接板,油缸导杆固定板设在油缸导杆连接板和内箱上表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上水机构采用液压缸驱动的方式,用液压力使储存水箱中的水在试验时流入放置轮毂的托盘架的水槽中,结束后又回到储存水箱。可依据不同规格轮毂的中心高调节油缸的工作行程,从而控制进入轮毂试验区的水量,工作过程更可靠更稳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式气密性试验机,尤其涉及其水箱装置,适用于汽车铝合金车 轮轮毂气密性的检测试验。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卧式气密性试验机的水箱在工作时先注入适量水,然后水箱在液压缸控 制下上下运动,将水箱中的水注入到操作体里,使车轮轮毂全部浸泡在水面下做试验。这 种结构的缺陷是水箱在升降过程中会出现颤动,使整个卧式气密性试验机不平稳,产生 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卧式气密性试验机自动上水 装置,使水箱固定不移动,减小振动和噪音。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是在水箱的正上方设置内箱,上导杆和下导杆连接后从下 至上穿过内箱,下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水箱,上导杆的上端连接油缸导杆连接板,油缸导 杆固定板设在油缸导杆连接板和内箱上表面之间。本技术自动上水机构采用液压缸驱动的方式,用液压力使储存水箱中的水在试验 时流入放置轮毂的托盘架的水槽中,结束后又回到储存水箱。可依据不同规格轮毂的中心 高调节油缸的工作行程,从而控制进入轮毂试验区的水量,工作过程更可靠更稳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局部剖视图。图中l.油缸导杆连接板;2.上导杆;3.水箱;4.内箱;6.导套;7.螺母;8.油缸; 9.油缸活塞杆;IO.油缸导杆固定板;ll.固定导杆螺母;12.下导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 2所示,在水箱3的正上方设置内箱4,上导杆2和下导杆12连接后从下至 上穿过内箱4。下导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水箱3,在此连接处用固定导杆螺母ll将下导 杆12固定在水箱3上。上导杆2的上端位于内箱4外,且连接油缸导杆连接板l。油缸 导杆固定板10设在油缸导杆连接板1和内箱4上表面之间。将油缸8前端法兰用内六角 螺丝固定连接于油缸导杆固定板10上,油缸活塞杆9与油缸导杆连接板1用螺母7锁紧,上导杆2在穿过油缸导杆固定板10处安装导套6,保证机构在上升下降过程中平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水注入水箱3中,在操作体的前面放置轮毂的箱体连通 水箱3,通过油缸8的液压力,油缸活塞杆9带动上导杆2和下导杆12将内箱4下压, 迅速将水箱3中的水压到操作体的箱体中去,使轮毂全部浸泡在水面下,当试验结束后迅 速使内箱4退回,操作体的箱体中的水迅速回到水箱3中,待取出轮毂即可进行下次试验。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气密性试验机自动上水装置,包括水箱(3)和油缸(8),其特征是在水箱(3)的正上方设置内箱(4),上导杆(2)和下导杆(12)连接后从下至上穿过内箱(4),下导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水箱(3),上导杆(2)的上端连接油缸导杆连接板(1),油缸导杆固定板(10)设在油缸导杆连接板(1)和内箱(4)上表面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气密性试验机自动上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油缸(8) 固定连接于油缸导杆固定板(10)上,油缸活塞杆(9)与油缸导杆连接板(1)用螺母(7)锁紧,上导杆(2)在穿过油缸导杆固定板(10)处安装导套(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气密性试验机自动上水装置,在水箱的正上方设置内箱,上导杆和下导杆连接后从下至上穿过内箱,下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水箱,上导杆的上端连接油缸导杆连接板,油缸导杆固定板设在油缸导杆连接板和内箱上表面之间。本技术自动上水机构采用液压缸驱动的方式,用液压力使储存水箱中的水在试验时流入放置轮毂的托盘架的水槽中,结束后又回到储存水箱。可依据不同规格轮毂的中心高调节油缸的工作行程,从而控制进入轮毂试验区的水量,工作过程更可靠更稳定。文档编号G01M3/02GK201307050SQ200820216560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仲金泉, 肖双喜, 肖宝华, 肖建平, 蔡聪明, 贺万军 申请人:镇江市裕久精机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气密性试验机自动上水装置,包括水箱(3)和油缸(8),其特征是:在水箱(3)的正上方设置内箱(4),上导杆(2)和下导杆(12)连接后从下至上穿过内箱(4),下导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水箱(3),上导杆(2)的上端连接油缸导杆连接板(1),油缸导杆固定板(10)设在油缸导杆连接板(1)和内箱(4)上表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双喜肖建平肖宝华仲金泉贺万军蔡聪明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裕久精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