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介质系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6395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光记录介质系列。通过导入多个光记录介质之间统一的概念,使光读写头侧的负担变轻。该光记录介质系列备有光记录介质(10、20、30),该光记录介质包括不具有循轨控制用凹凸的平面结构的多层记录再现层、形成有循轨控制用凹凸的伺服层,其中,记录再现层的层叠数目在多个光记录介质(10、20、30)之间互不相同,相对于光入射面的上述伺服层的位置,在多个上述光记录介质(10、20、30)之间彼此相等。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series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series is provided. By introducing a unified concept between multiple optical recording media, the load on the head of the optical read-write head is reduced. The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series light recording medium (10, 20, 30), the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comprises with tracking control with multilayer recording plane structure bump reproduction layer, formation tracking control using servo layer, bump the recording layer of a laminated number in a plurality of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10, 20, 30) between each other, with respect to the light incident surface of the servo layer position, the plurality of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10, 20, 30) are equal to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备有多种光记录介质的光记录介质系列,这些光记录介质具有多层记录再现层。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视听数字动画内容或记录数字数据,广泛利用着CD-DA、 CD-ROM、CD-R、CD-RW、DVD-ROM、DVD-R、DVD+/-RW、DVD-RAM、Blu-ray Disc(BD)等光记录介质。其中,就所谓下一代DVD标准之一的BD而言,将用于记录再现的激光的波长缩短至 405nm,将物镜的数值孔径设定为0. 85。就符合BD标准的光记录介质而言,以0. 32 μ m的间距形成轨道。这样,通过光记录介质上的1层记录再现层,能够实现25GB以上的记录再现。然而,预计今后动画或数据的容量会日益增大。因此,正研究着如下方法使光记录介质采用多层的记录再现层,从而使光记录介质的容量增大。关于BD标准的光记录介质,也已提出了如下技术设置6层 8层的记录再现层,以此实现都达到200GB的超大容量(参照非专利文献1、2)。另一方面,就光记录介质采用多层记录再现层而言,在各记录再现层上形成有凹槽(groove)/平台(land)等循轨控制(tracking control)用凹凸,所以每设置各层都必须使用用于形成该凹凸的作为母版的压模。因此,其层数越多则该压模的使用次数越多,所以可能会使制造成本增大。于是,近年来提出了如下技术在光记录介质上分别独立地设置伺服层和记录再现层,一边利用伺服专用激光从伺服层获取循轨信号,一边利用记录用激光在记录再现层上记录信息(参照专利文献1、2)。若采用这个技术,则各记录再现层不再需要用于赋予循轨信息的凹凸(沟槽),所以在制造时也无需使用记录再现层用压模,从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2-63738号公报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9-104717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 I. Ichimura et. al.,Appl. Opt,45,1974-1803 (2006)非专利文献2 :Κ· Mishima et. al,, Proc. of SPIE,6282,628201 (2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光记录介质中,有必要根据所需的记录容量来改变记录再现层的层叠数目。然而,若生产出记录再现层的层叠数目不同的各种各样的光记录介质, 则在用于信息的记录再现的光读写头侧难以判断记录再现层或伺服层光到底位于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的哪一处。具体地说,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光记录介质中,若记录再现层的层叠数目不同,则伺服层的位置会根据间隔层等的厚度而变化。因此,每当安放光记录介质时,都需要使记录用激光的焦点向聚焦方向(focus direction)移动来读取各记录再现层或伺服层的位置,所以存在记录再现的准备动作所需的时间长的问题。另外,就该光记录介质而言,利用设置于光读写头侧的光学系统中的光束扩展器 (beam expander),修正因间隔层的厚度在各记录再现层之间不同而引起的像差,以实现对各记录再现层的记录再现,但在光读写头侧的像差修正的容许量显然具有局限性。因此,若在光记录介质侧今后日趋多层化,则可能会发生如下情形记录再现层设在像差修正的容许范围之外,所以在光读写头侧无法正确进行像差修正。同样地,若伺服层配置在光读写头的像差修正的容许范围之外,则也会发生完全无法进行对于记录再现最重要的循轨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记录介质系列,该光记录介质系列通过导入多个光记录介质之间统一的概念,使光读写头侧的负担变轻。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通过专心研究,利用如下手段来实现了上述目的。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光记录介质系列,备有多个光记录介质,该光记录介质包括不具有循轨控制用凹凸的平面结构的多层记录再现层、形成有循轨控制用凹凸的伺服层,能够在利用上述伺服层来进行循轨控制的同时,在上述记录再现层上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再现层的层叠数目在多个上述光记录介质之间互不相同,相对于光入射面的上述伺服层的位置,在多个上述光记录介质之间彼此相等。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系列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离上述光入射面最近的上述记录再现层相对于该光入射面的位置,在多个上述光记录介质之间彼此相寸。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系列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离上述光入射面最远的上述记录再现层相对于该光入射面的位置,在多个上述光记录介质之间彼此相寸。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系列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上述光记录介质上的上述伺服层配置在比多个上述记录再现层更远离上述光入射面的位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系列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就多个上述光记录介质中的各光记录介质上的多个上述记录再现层的层间距离而言,交替地设定有第一距离和与该第一距离不同的第二距离。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系列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上述伺服层上的上述循轨控制用凹凸的轨道间距设定为想要记录在上述记录再现层上的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的2倍。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则通过导入多个光记录介质之间统一的概念,能够得到在光读写头侧能可靠地实现记录再现的光记录介质系列。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对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系列进行记录再现的光读写头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了属于上述光记录介质系列的光记录介质的叠层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属于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系列的第一光记录介质10、用于对该第一光记录介质10进行记录再现的光读写头90的结构。光读写头90具有第一光学系统100 和第二光学系统200。第一光学系统100是对第一光记录介质10的记录再现层组14进行记录再现的光学系统。第二光学系统200是指,在利用第一光学系统100对记录再现层组 14记录信息时,利用后述的伺服层18来进行循轨控制的光学系统。从第一光学系统100的光源101出射且具有相对短的蓝色波长380 450nm(在此为405nm)的发散光束170,透过具有球面像差修正单元193的准直透镜153,并透过第二光学系统200的波长选择滤光片260后入射至偏振分束器152。入射至偏振分束器152的光束170透过偏振分束器152,进而透过1/4波片IM而变换为圆偏振光,然后被物镜156 变换为会聚光束。该光束170会聚于在第一光记录介质10的内部所形成的多层记录再现层组14中任一层记录再现层上。物镜156的口径受到光阑155的限制,其数值孔径NA为0. 70 0. 90 (在此为 0. 85)。例如,被记录再现层组14反射的光束170透过物镜156、1/4波片154,变换为与往路相差90度的直线偏振光,然后被偏振分束器152反射。此外,该偏振分束器152具有波长选择特性,反射来自第一光学系统100的光源101的光束170,而始终使后述的第二光学系统200的具有相对长的红色波长的光束270透过。被偏振分束器152反射的光束170透过聚光透镜159而变换为会聚光,并经由柱面透镜157入射至光检测器132。光束170在透过柱面透镜157时被赋予像散 (astigmatism)0光检测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记录介质系列,备有多个光记录介质,该光记录介质包括不具有循轨控制用凹凸的平面结构的多层记录再现层、形成有循轨控制用凹凸的伺服层,能够在利用上述伺服层来进行循轨控制的同时,在上述记录再现层上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再现层的层叠数目在多个上述光记录介质之间互不相同,相对于光入射面的上述伺服层的位置,在多个上述光记录介质之间彼此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田秀树菊川隆小须田敦子井上素宏
申请(专利权)人:TDK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