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388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凸模包括上模底板、凸模镶块、固定在上模底板下表面的凸模固定板、设置在凸模固定板下方的压边圈;凸模镶块与凸模固定板固定且从压边圈中露出,凸模固定板与压边圈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凹模内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可通过第二弹性元件上下活动的凹模弹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凹模弹块和凸模镶块共同作用,通过和图案部分材料间的摩擦力将图案夹持在凹模弹块和凸模镶块中间,从而抑制了此部分薄膜材料的流动,确保了图案位置的精确,此外凹模弹块上设置的第二弹性元件,不仅使薄膜成型的深度大大增加,同时还降低了薄膜成型的厚度变化率,从而克服了薄膜成型后厚度分布不均匀的缺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hin film drawing thermal form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hin film of drawing thermoforming mould, including punch and die, die comprises an upper die plate, convex die insert, fixed on the surface on the bottom of the mold punch plate is arranged below the punch plate blank holder; punch insert fixed plate and the punch and exposed from the blank holder, the first elastic elem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xed plate punch and blank holder; the die is arranged in the chamber,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provided with second elastic elements on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ncave die elastic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die and mould insert block elastic interaction, and a pattern part through friction material between the pattern in the die clamping block and the elastic convex die insert, thereby inhibiting the film material flow pattern, ensure the precise location, the second elastic element is also concave die elastic block, not only makes the film forming depth increases greatly, and reduces 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 forming rate, overcomes the flaws in the film thickness after forming uneven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模内装饰薄膜拉深热成型主要应用于模内装饰工艺中的薄膜成型,可适用于数码 通讯、笔记本电脑以及家电等模内装饰产品。目前,模内装饰工艺中薄膜成型工艺主要为气 压胀形,尽管该方法具有模具简单等优势,但成型后薄膜存在着厚度分布不均、图案变形严 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模内装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现有薄膜气压胀形产生厚度不均勻的 主要原因是薄膜成型时只有位于型腔部分的薄膜参与变形,而凸缘法兰处的薄膜却不能 参与变形,再则,胀形时薄膜表面和气体接触,摩擦系数很小,容易发生较大变形,这对图案 位置要求高的产品是极为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薄膜气压胀形容易产生厚度 不均勻,图案位置精确度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薄膜拉深热成型模 具,包括凸模和凹模,所述凸模包括上模底板、凸模镶块、固定在所述上模底板下表面的凸 模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凸模固定板下方的压边圈;所述凸模镶块与所述凸模固定板固定且 从所述压边圈中露出,所述凸模固定板与所述压边圈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凹模表面,与所述凸模镶块的对应位置向下凹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大 小和外形均与所述凸模镶块底部的大小和外形相适应;所述凹陷部连通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可通过第二弹性元件上下活动的凹 模弹块,所述凹模弹块与所述凸模镶块配合实现薄膜拉深。在本技术所述的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中,所述容置腔截面呈倒T形,所述凹 模弹块截面亦呈倒T形,且所述凹模弹块底部开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孔,所述 第二弹性元件从所述孔内伸出并与所述凹模的底部相接触。在本技术所述的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最大型变量大 于所述凹模弹块在所述容置腔内的行程a。在本技术所述的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中,所述上模底板和所述凸模固定板连 通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呈T形;所述压边圈通过设在所述限位孔内的限位螺钉与所述上 模底板和凸模固定板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中,所述凸模固定板设有用于容置所述 第一弹性元件的容置孔,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从所述容置孔内伸出,且与所述压边圈的上表 面接触。在本技术所述的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中,所述凹模底部还固定有下模底板。在本技术所述的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均为弹簧。在本技术所述的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中,所述凹模弹块沿其周向均勻布置有 用于固定薄膜坯料的定位针,所述定位针从所述凹模弹块底部穿入,针头从所述凹模弹块 的顶部露出,所述凸模镶块相应地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定位针针头的通孔。在本技术所述的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中,该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还包括用于 加热薄膜坯料的陶瓷加热板。实施本技术的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凹模弹块和凸模镶 块共同作用,通过和图案部分材料间的摩擦力将图案夹持在凹模弹块和凸模镶块中间,从 而抑制了此部分薄膜材料的流动,确保了图案位置的精确,此外凹模弹块上设置的定位针 和第二弹性元件,不仅保证了加热后薄膜的平整还使薄膜成型的深度大大增加,使得产品 的三维装饰效果大大增加,同时还降低了薄膜成型的厚度变化率,从而克服了薄膜成型后 厚度分布不均勻的缺陷。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中凹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开模加热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该薄膜拉深热成型模 具包括凸模1和凹模2。凸模1包括上模底板3、凸模镶块5、固定在上模底板3下表面的凸 模固定板4、设置在凸模固定板4下方的压边圈6。上模底板3与凸模固定板4是通过紧固 件固定在一起的,压边圈6的中央开有一直径略大于凸模镶块5直径的通孔,凸模镶块5通 过紧固件与凸模固定板4固定且从压边圈6的通孔中露出。凸模固定板4与压边圈6之间 设有第一弹性元件7。凹模2的表面,与凸模镶块5的对应位置向下凹陷有凹陷部21,凹陷部21的大小 和外形均与凸模镶块5底部的大小和外形相适应。凹陷部21连通有容置腔22,容置腔22 内设有可通过第二弹性元件9上下活动的凹模弹块8。这样,当凸模1向下运动直至与凹模2接触的那一刻,第一弹性元件7会对压边圈 6产生一个预紧作用,使得凸模镶块5和薄膜坯料接触的时候,薄膜坯料的法兰已被压边圈 6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从而保证薄膜坯料的起皱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凸模1继续向下运动, 这时凸模镶块5和凹模弹块8将薄膜坯料的图案部分夹持在中间,并以一定的速度往下运 动,这时第二弹性元件9开始压缩,知道凹模弹块8向下运动到最大行程时模具完全闭合, 薄膜坯料的拉深过程结束。在此过程中,薄膜坯料的法兰区域在凸模镶块5的作用下,沿径向方向往凹模的 凹陷部21中心流动,使产品厚度的均勻性得到提高,同时也达到了更深成形的效果,添加 凹模弹块8的目的是为了增大薄膜坯料的图案区域表面的摩擦系数,使得此区域变形尽量 小以解决图案变形的问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弹性元件7的预紧力要控制好,力不能太大,否则法兰处的材料不能流入凹陷部21参与变形,但又不能太小,否则成型时凹模 弹块8的顶部边缘的圆角处容易起皱,使薄膜坯料在合模前因挤压而破裂导致产品报废。 此预紧力通常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弹性元件7的预紧量、数量和种类来控制。再则,凹模弹块 8中的第二弹性元件9作用力亦不能太大,否则会在产品表面留下凹痕,影响产品美观。进一步地,容置腔22的截面呈倒T形,凹模弹块8的截面亦呈倒T形,该结构使得 凹模弹块8在容置腔22内的行程为a,即倒T形的容置腔22可以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凹 模弹块8底部开有用于容纳第二弹性元件9的孔,第二弹性元件9从孔内伸出并与凹模2 的底部相接触。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弹性元件9的最大型变量应该大于凹模弹块8在容置腔22内 的行程a,以保证上下模的完全闭合。优选地,上模底板3和凸模固定板4连通有限位孔10,限位孔10呈T形;压边圈6 通过设在限位孔10内的限位螺钉11与上模底板3和凸模固定板4连接,为了给第一弹性 元件7和压边圈6的连接预留空间,凸模固定板4和压边圈6之间是留有一定间距的,如图 1所示。优选地,凸模固定板4设有用于容置第一弹性元件7的容置孔,第一弹性元件7从 容置孔内伸出,且与压边圈6的上表面接触。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弹性元件7可以在容置孔 内与凸模固定板4固定,也可以两端分别于凸模固定板4和压边圈6固定,甚至可以活动防 止在容置孔内。上述第一弹性元件7和第二弹性元件9在本实施例中均为弹簧。如图3所示,在合模之前,应该对薄膜坯料进行预热,因此该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 还包括一块陶瓷加热板14,陶瓷加热板14可以根据产品成型的区域进行分别控制,如图3 的凹陷部21区域正对的陶瓷加热板14部分的加热功能关闭,其余区域加热功能开启以增 加此区域材料的流动和成型性能。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包括凸模(1)和凹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1)包括上模底板(3)、凸模镶块(5)、固定在所述上模底板(3)下表面的凸模固定板(4)、设置在所述凸模固定板(4)下方的压边圈(6);所述凸模镶块(5)与所述凸模固定板(4)固定且从所述压边圈(6)中露出,所述凸模固定板(4)与所述压边圈(6)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7);所述凹模(2)表面,与所述凸模镶块(5)的对应位置向下凹陷有凹陷部(21),所述凹陷部(21)的大小和外形均与所述凸模镶块(5)底部的大小和外形相适应;所述凹陷部(21)连通有容置腔(22),所述容置腔(22)内设有可通过第二弹性元件(9)上下活动的凹模弹块(8),所述凹模弹块(8)与所述凸模镶块(5)配合实现薄膜拉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高喜边彬辉汪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群达塑胶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