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954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外框、电路板、光源与导光板。外框包括底板与侧壁。侧壁立于底板的至少一侧,且此侧壁具有一容置空间。电路板至少部份嵌入容置空间中。光源电性连接电路板。导光板的入光侧与光源的出光侧相对。

Backlight module

The backlight module comprises an outer frame, a circuit board, a light source and a light guide plate. The outer frame includes a base plate and a side wall. The side wall is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ide wall has a containing space. The circuit board is at least partially embedded in the holding space. Light source electric connection circuit board. The light guiding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is opposite to the light emitting side of the ligh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er ;LCD)因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 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以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可携式电视、 行动电话、笔记型电脑以及桌上型显示器等消费性电子或电脑产品中,并逐渐取代阴极射 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成为显示器的主流。背光模块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有鉴于液晶本身不会发光,因此一般 液晶显示器大多需要安装背光模块,方能显示肉眼可察觉到的影像。传统上,背光模块是 使用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 ;CCFL)作为背光源,但近来因为考虑到 轻量化及省电等因素,因此在许多携带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以及笔记型电脑…等)中,都已经看到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作为背光源的产品。然而,传统白光发光二极管因为会让液晶显示器产生色彩及演色性不佳等问题。 因此,在现有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中,以红绿蓝(Red、Green、Blue ;RGB)三原色发光二极 管混光作为背光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以三原色发光二极管混光作为背光源的背光模块中,若没有在导光板的入 光侧与显示区之间预留足够的混光距离,将导致色斑(LED mura)出现在显示区中,影响液 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因此,如何在这种背光模块中提供足够的混光距离,已经成为相关产 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技术态样是一种背光模块,其外框的侧壁上具有容置空间让电路板嵌 入,因此电路板上的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侧将可更向外框的侧壁靠近,使得导光板的入光 侧与显示区之间的混光距离更长,以避免色斑(LED mura)出现在显示区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外框、电路板、光源与导光板。外框 包括底板与侧壁。侧壁立于底板的至少一侧,且此侧壁具有一容置空间。电路板至少部份 嵌入容置空间中。光源电性连接电路板。导光板的入光侧与光源的出光侧相对。该容置空 间为破孔。该容置空间为盲孔。该光源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光源排列于该电路板上。该 电路板具有多个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向着该侧壁的方向凸出,且所述凸出部分别与所述光 源对齐。该容置空间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凸出部分别至少部份嵌入所述容置空间中。该 光源为侧光型发光二极管。该光源的出光侧背对该侧壁。该导光板的入光侧正对该侧壁。 该电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PC)。附图说明图1是目前泛用型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外框、容置空间、电路板与光源的分解图。图4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的图3的外框、容置空间、电路板与光源的分解图。图5是图2的电路板与光源的立体图。图6是图2的电路板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7的外框、容置空间、电路板与光源的分解图。图9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的图8的外框、容置空间、电路板与光源的分解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路板与光源的立体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外框、容置空间、电路板与光源的分解图。图12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的图11的外框、容置空间、电路板与光源的分解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外框、容置空间、电路板与光源的分解图。图14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的图13的外框、容置空间、电路板与光源的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背光模块112:底板120 容置空间132:凸出部140 光源150 导光板160 显示区B 深度D 距离Y: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 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 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 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图1绘示目前泛用型背光模块10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目前一般泛用型背光 模块100主要包括外框110、电路板130、光源140与导光板150。电路板130、光源140与 导光板150盛载于外框110中。光源140电性连接电路板130。导光板150的入光侧152 与光源140的出光侧142相对。由图1可以看得出来,导光板150的入光侧152与显示区160之间的混光距离A 是由以下三个尺寸共同决定(1)光源140的深度B ;110 外框 114 侧壁 130 电路板 134 凹槽 142 出光侧 152 入光侧 A 混光距离 C 距离 X 方向(2)光源140与电路板130边缘之间的距离C ;以及(3)侧壁114与显示区160之间的距离D。一般来说,光源140的深度B越浅,混光距离A就会越长。但由于光源140的深度 B受限于光源140的型号,因此制造者要更改这部份的尺寸并不容易。此外,虽然理论上将光源140贴齐到电路板130的边缘(亦即,将距离C降至0) 可以拉长混光距离A,但实务上几乎不可能将光源140贴齐到电路板130的边缘。受限于 组装精度,制造者在设计上还是必须在光源140与电路板130的边缘之间,预留一定的距离 C,以容忍可能会出现的组装误差。至于侧壁114与显示区160之间的距离D,一般来说,加大距离D的手段不外乎是加 大液晶显示器的外观尺寸,或者是缩小显示区160的面积,但由于这两种作法都会严重损害 产品竞争力,所以一般制造者在非必要时,不会考虑以加大距离D的方式来拉长混光距离A。因此,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方式另辟蹊径,将电路板130的一部分嵌入外框110的侧壁 114中,从而拉长混光距离A。以下将搭配图式,以具体说明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图2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10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背光 模块100包括外框110、电路板130、光源140与导光板150。外框110包括底板112与侧壁 114。侧壁114立于底板112的至少一侧,且此侧壁具有一容置空间120。电路板130至少 部份嵌入容置空间120中。光源140电性连接电路板130。导光板150的入光侧152与光 源140的出光侧142相对。比较图1与图2可以发现,相较于没有容置空间120的设计,图2的电路板130与 光源140将更向侧壁114的方向(亦即,方向Y)靠近。如此一来,制造者就可以选择尺寸 较大的导光板150,使得导光板150的入光侧152也向外框110的侧壁114靠近。这种配置 可以让导光板150的入光侧152与显示区160之间的混光距离A更长,以避免色斑出现在 显示区160中。在制造方面,若外框110为金属外框,则制造者可选择以锻造的方式,在制作外框 110的同时,一并将容置空间120成形于外框110的侧壁114上。当然,如果制程许可,制造 者也可以选择先以锻造的方式制作外框110,然后再以切削加工的方式,将容置空间120制 作在外框110的侧壁114上。图3绘示图2的外框110、容置空间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外框,包括:一底板;以及至少一侧壁,立于该底板的至少一侧,该侧壁具有一容置空间;一电路板,至少部份嵌入该容置空间中;至少一光源,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以及一导光板,该导光板的入光侧与该光源的出光侧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畊毅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