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导管孔的通槽镗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0834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导管孔的通槽镗刀,包括刀体,所述刀体上表面设有全面覆盖刀体上表面的切削部分,所述切削部分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切削刃,所述切削部分材质为聚晶金刚石;所述切削部分表面中部在其长度方向上采用激光技术开设有通槽,切削部分表面采用激光技术进行粗糙度及尺寸精度的加工。在刀体的表面上全部设置切削部分,增大了切削部分与刀体结合面,使切削部分的强度增加,稳定性增强;切削部分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切削刃,使该镗刀前后的切削刃可以调换使用,大大加长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加工导管孔的通槽镗刀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加工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的导管孔的加工刀具采用多刃复合式(刀刃机 夹、镶焊组合)结构,以铰、镗、挤削替代磨削,由于导管孔属于深孔加工,对尺寸精度和表面 粗糙度的要求比较高。在发动机汽缸盖的导管孔加工应用中,精密镗刀的加工精度、表面质 量都优于枪铰加工。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现有加工导管孔的通槽镗刀包括刀体1和设 在刀体1前端一侧上表面焊接的切削部分2,切削部分2是由整体硬质合金或聚晶金刚石 (PCD)材料制成,其中硬质合金加工材质范围有限并且加工精度和切削速度太低,硬质合金 材料的使用寿命低,加工效率低,聚晶金刚石(PCD)材质可实现高速高精度加工,但是会由 于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焊接不稳定而出现聚晶金刚石(PCD)切削的强度不够,稳定性差,使用 寿命降低。另外,刀体1的表面水平光滑,机床上的压板与刀体之间贴合紧密度不高,在加 工时候会因刀体装夹不稳定而造成零件尺寸误差或表面加工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卡装 稳定性好的加工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加工导管孔的通槽镗刀,包括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上表面设有全面覆盖刀体上表面的切削部分,所述切削部分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切削刃,所述切削部分材质为聚晶金刚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峰张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