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381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药品及制造技术领域。组合物主要由黄连、龙胆草、谷精草、冰片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取活性成分,制得的活性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它可以制备成滴眼剂、鼻喷剂、膏剂。应用于有热毒炽盛、湿热内壅证候的皮肤粘膜病变、痈肿疮毒、疗毒内功、耳目肿痛、咽喉红肿等细菌性疾病。滴眼液作为药物组合物主要剂型具有较好抑制HSK-Ⅰ对角膜造成的损害,可作为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药品及制造

技术介绍
单纯疱疹病毒(herpers simplex vinus,简称HSV)经口腔、呼吸道、生殖道粘膜和皮肤破损等多种途径侵入机体,可并潜伏在三叉神经节节细胞内、角膜细胞内或皮肤、粘膜表面。由HSV感染所引起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rs simplex keratitis,简称HSK)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病毒感染性眼病之一,多类型、易复发,病程进展具有病毒,免疫等多途径、多环节因素相互作用,造成透明角膜被大量的新生血管、瘢痕组织所代替,继发葡萄膜炎、青光眼、细菌或真菌感染促成病情恶化,严重危害视功能,甚至引起失明。HSK的致盲率占角膜盲第一位,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广泛使用和艾滋病的增加,HSK更是居高不下,是除白内障外第二致盲眼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世界性眼科棘手问题。目前尚无有效控制该病的药物,西药无环鸟苷、碘苷、索利夫定、阿糖腺苷、曲氟尿苷、阿昔洛韦治疗时屡见耐药,不能有效控制复发,甚至在角膜移植后再发,而且有很多的不良的发应,类胆固醇皮质激素的应用造成免疫抑制、减少干扰素生成,促进病毒繁殖。详见陶佩珍在《抗疱疹病毒药物研究进展》(2003年中国新药杂志第12卷第四期P253-P257[中图分类号]R978.7[文章编号]1003-3734(2003)04-0253-05)。从植物中提取具有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等活性成分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因此,从中药中医中发掘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已成为中国抗HSV-I活性成分研究的重要内容。已有报道大黄、五倍子、丁香等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抗HSV-I活性;2001年第19卷第7期P65-66《中药内服为主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20例》一文中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龙胆、草泽泻,木通、柴胡、黄芩、生地、桅子、紫草、鱼腥草、甘草、水煎分早温服的中药汤剂治疗;用双黄连粉针剂进行超雾化眼浴法、静脉滴注、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已有临床或机理研究,双黄连粉针纯中药制剂,为金银花、连翘、黄芩等药加工制成的无菌针剂,但针对HSK这种多类型、易反复的眼病,未对眼粘膜和鼻粘膜直接给药,不能有效控制病灶的进一步恶化。黄连解毒汤是清热解毒方中的经典方剂,该方由黄连(九克)、黄芩(六克)、黄柏(六克)、栀子(九克)四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对黄连解毒汤有效组分的药液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发现对疱疹病毒具有的抑制作用。但上述中药汤剂都有见效慢、易贻误病情的缺点。而且至今还是没有认可的有效治疗手段和有效药物进入市场的抗HSV的中药制剂,如滴眼液制剂等。依据传统中医学理论,用辨正和辨病结合的思路认识HSK“五轮学说”中黑睛(角膜)属风轮(肝)。本病主要是外受风热毒邪,内因肝经火热上壅,风火热毒搏击于黑睛;或湿热蕴结,夹风邪热毒结于黑睛;或阴亏水衰,风热犯肺,热邪传肝,循经上攻于黑睛而致“聚星障”。其病机演变规律是虚实相夹,征候特点是显露于外的实象(球结膜充血、角膜疱疹样病变、角膜上皮细胞发生凋亡)于隐伏于内的虚象(免疫功能紊乱或下降)共存,并互相影响,治疗不当可引起“花翳白陷”,治疗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所以必须表本同治。中药清热燥湿解毒泻火的要药黄连,《药性论》“黄连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现代药理研究黄连通过生物碱多种途径影响细菌、霉菌、病毒、沙眼衣原体达到抗生效果;具有显著抗炎活性使巨噬细胞激活,吞噬消化功能提高,并使激活的巨噬细胞呈定向趋化移动,到达补体活化部位呈趋化因子样作用;黄连中小檗碱具有杀灭、抑制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还具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龙胆草泻肝火、清湿热,入肝经,《医学启原》“龙胆,治两目赤肿睛胀,治眼中疾必用药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胆草煎剂对绿脓杆菌、金葡菌、石膏样毛菌等多种细菌、霉菌有抑制作用;其所含的龙胆碱抗炎作用强,能明显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转化。谷精草味辛,归肝经,疏风散热,明目退翳,近代利用其对绿脓杆菌等多种微生物的抗菌作用,对真菌的抑制作用;与龙胆配伍加强疏风泻热、清肝明目之功;《本草纲目》认为功用“主治目盲翳膜”,《本草正义》认为其“明目退翳之功,在菊花之上也”,谷精草药材除以谷精草为正品外,同属植物赛谷精草及白珠谷精草的带花茎的头状花序亦同等人药,冰片开窍散热,止痛明目,民间常以黄连煎水熬膏,入冰片少许点眼,《本草纲目》“能走能散,使壅塞通利,经络条达而惊热自平,疮毒能出”其味辛苦、性微寒、香窜善走,无处不到,能散郁火,通诸窍,它的特点是“病在深处用之,能引药深入病处”,中医认为冰片味辛、苦,性凉,归心、脾、肺经,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肌之功。《本草衍义》认为冰片“独行则势弱,佐使则有功”。近来研究证实,冰片能促进滴眼液穿过角膜进入前房,具有促渗作用。冰片具有抗菌、抗炎、止痛的功效,外用局部对感觉神经的刺激很轻,止痛温和的防护作用。冰片还有透过血脑屏障、促进药物透皮吸收、促进药物进入血脑屏障、促使药物体内浓度增高、提高生物利用度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HSK的病机和征候特点,利用中药材性能、经现代制药工艺加工,获得药效明显、加工科学的抗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主要原为组分组成a.黄连40~80重量份、b.龙胆草40~80重量份、c.谷精草30~70重量份、d.冰片0.5~2重量份上述原料优选为a.黄连55~65重量份、龙胆草55~65重量份、c.谷精草45~55重量份、d.冰片0.9~1.1重量份;更优选a.黄连60重量份、b.龙胆草60重量份、c.谷精草50重量份、d.冰片1.0重量份为了达到较好的疗效,所述的主要原料中c谷精草还可以为下列之一或者两者以及两者以上的混合物替代蝉衣、木贼草、栀子、野菊花、鱼腥草、白菊花、密蒙花。所述的主要原料中b龙胆草还可以用大黄替代。所述主要原料其药理上可替代的原料包括以下(1)栀子(2)野菊花(3)蒲公英(4)鱼腥草(6)密蒙花(7)黄芩(8)木贼草(9)黄芪(10)大黄(11)紫草(12)蝉衣(13)白菊花(14)大青叶。上述抗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按配比量称取原料黄连、龙胆草、谷精草、冰片;(b)将配比量的黄连加入4~8倍的0.1%~2%盐酸溶液,浸泡后,煎煮1.5小时,滤出煎液再加4~8倍的0.1%~2%盐酸溶液第二次煎煮,煎煮时间为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12,制得浸膏A;将配比量的龙胆草和谷精草加水煎煮两次,加水以没过药面为宜,煎煮时间分别为1.5小时、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12,制得浸膏B;(c)合并步骤(b)中得到的浸膏A和浸膏B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5~75%,静置冷藏24~72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纯化水,调整PH值至7.0,冷藏12~48个小时,吸取上清液;(d)将配比量的冰片加1/3量表面活性剂供研,再加入纯化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a.黄连40~80份、b.龙胆草40~80份、c.谷精草30~70份、d.冰片0.5~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a.黄连40~80份、b.龙胆草40~80份、c.谷精草30~70份、d.冰片0.5~2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组合物,特征是所述的原料优选用量为a.黄连55~65重量份、b.龙胆草55~65重量份、c.谷精草45~55重量份、d.冰片0.9~1.1重量份。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称取黄连、龙胆草、谷精草、冰片,备用;(b)黄连用4~8倍量的0.1~0.8%盐酸溶液煎煮两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0~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制得浸膏A;龙胆草和谷精草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0~1.5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制得浸膏B;(c)合并浸膏A和浸膏B,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5~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良玉陈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