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循环连续化氯化石蜡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32989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动力循环连续化氯化石蜡生产装置。其结构包括:至少两级底部设置有管道连通的氯气进入口反应器,在反应器上侧部分别设置有氯化石蜡液进入口以及氯化石蜡出料口,其中前级反应器出料口与后级反应器的进入口连通。并且出料口高于进入口;上述反应器顶部设置有反应物气体排出口;反应器侧部设置有紫外线发生机构和冷却机构,且热交换机构通过虹吸管道和回流管道分别与反应器侧部的反应物循环出口及循环反应物入口连通,并呈上下设置。利用该生产装置,可以实现反应器中反应物通过热交换机构进行循环降温。利用该氯化石蜡生产装置可以实现氯化石蜡的无动力循环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无动力循环连续化氯化石蜡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氯化石蜡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聚氯乙烯、聚氨酯、橡塑、油品等行业。 其生产已经由生产效率极低的反应釜中加入的液蜡再通入氯气氯化生成氯化石蜡间断化 生产逐步过渡到效率相对较高的连续化生产方式。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148592. 5、公开号 为CN14M381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连续化氯化石蜡生产装置,该装置的原料氯气 入口设置在各反应器的顶部,因此在生产氯化石蜡时存在着氯气分布不均勻以及氯化反应 器“黑料”的现象无法有效解决。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2M10. 7、公开号为CN18M737A 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连续化生产氯化石蜡的方法该生产方法是所使用的氯化石蜡 生产装置解决上述专利申请氯气分布不均勻和氯化反应器“黑料”问题是通过依靠设置在 构成反应装置的每一个反应器上的循环泵进行动力强制循环,但该反应装置上设置有至少 五级反应器,这五级反应器只要一个循环泵出现问题,则仍然会造成反应器的“黑料”问题 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该装置所设置的大功率循环泵同样不利于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既能够克服反应器的“黑料”问题又有利于绿色 环保的无动力循环连续化氯化石蜡生产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动力循环连续化氯化石蜡生产装置,包括有至少两级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的底 部设置有氯气进入口,这些氯气进入口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连通,由高压氯气气源向反 应器中提供氯气;在所述反应器中首级反应器的上侧部设置有液蜡进入口和反应物出口, 在所述反应器中的其他级反应器的上侧部分别设置有反应物氯化石蜡液进入口以及再反 应物氯化石蜡的出料口,其中前一级反应器的出料口与后一级反应器的进入口连通。并且 前一级反应器的出料口高于后一级反应器的进入口呈阶梯状;所述的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 反应物氯化氢气体排出口 ;所述的反应器的侧部设置有紫外线发生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 热交换机构通过虹吸管道和回流管道分别与开于所述反应器侧部上侧的反应物循环出口 及下侧的循环反应物入口连通,并呈上下设置。构成上述氯化石蜡生产装置结构的附加技术特征包括在所述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氯气进入口连通的上、下板构成的夹层结构,并在其上 板上设置有若干气孔;在所述反应器的底部循环反应物入口处设置有导流管.该导流管的出口设置于反应 器的中心区域;所述的反应器侧部上侧的反应物循环出口设置为上、下两个循环出口 ;在所述的反应器顶部与尾气处理系统之间设置气液分离机构,该气液分离机构的入 口、排气口和液体出口分别与所述反应器顶部氯化氢气体排出口、尾气处理系统管道及氯 化石蜡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的反应器为化学反应塔结构; 所述反应器的数量设置在二到八级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构成无动力循环连续化氯化石蜡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无动力循环连续化氯化石蜡生产装置的结构和 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无动力循环连续化氯化石蜡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即 该构成该连续化氯化石蜡生产装置的结构包括有首级、二级、三级、四级和末级共五个反应 器A、B、C、D和E,每一个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有氯气进入口 11、12、13、14和15,这些氯气进 入口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连通,由高压氯气气源向反应器中提供氯气;在首级反应器的 上侧部设置有液蜡进入口 21和反应物出口 22,在二级、三级、四级和末级反应器的上侧部 分别设置有反应物氯化石蜡液进入口 23、24、25和沈以及再反应物氯化石蜡的出料口 27、 观、四和20,其中前一级反应器的出料口与后一级反应器的进入口通过管道连通。并且前 一级反应器的出料口 22、27、28、四高于后一级反应器的进入口 23、24、25和沈;上述五个 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反应物氯化氢气体排出口 31、32、33、34和35,反应物氯化氢气体通过 气体排出口和连通的管道排出。在上述五个反应器的侧部分别设置有紫外线发生机构46、 47、48、49和40和冷却机构41、42、43、44和45,该热交换机构通过虹吸管道5和回流管道6 分别与开于五个反应器侧部上侧的反应物循环出口 51、52、53、M和55及下侧的循环反应 物入口 61、62、63、64和65连通,并呈上下设置。利用上述结构的氯化石蜡生产装置连续化生产氯化石蜡的反应过程为原料液蜡 以及经过反应生成的反应物氯化石蜡通过首级反应器的液蜡进入口 21和二级、三级、四级 和末级反应器B、C、D、E和E的进入口 23、24、25和沈进入个各应器中,高压氯气经过个反 应器的进入口 11、12、13、14和15同时连续进入反应器中在紫外线机构46、47、48、49和40 产生的紫外线催化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同时首级反应器A中的反应产物从其氯化石蜡的 出料口 27溢流至第二级反应器B继续反应,依此类推,从第四级反应器D中的反应产物从 其氯化石蜡的出料口四中溢流进入到末级反应器E继续反应,最后反应产生的氯化石蜡由 出料口 20排出,上述构成生产装置的的各级的反应器,前一级反应器的出料口 22、27、28、 29高于后一级反应器的进入口 23、24、25和26,因此上一级反应器中的反应物料呈阶梯溢 流进入下一级反应器,实现连续反应,并且通过调整进入第一级反应塔的液蜡和各级反应 塔的通氯量,保证末级反应塔的出料达到规定指标。上述各反应器中反应产生的氯化氢气 体则从各反应器顶部排出口 31、32、33、34和35排出,由管道集中进入尾气处理系统。在上 述各反应器中,反应物料由反应器侧中上部的反应物循环出口 51、52、5354和55溢流,由 虹吸管道5进入冷却机构41、42、43、44和45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反应物料比重增大下沉,通过冷却机构下部的回流管道6回流进入反应器的中下部,并降低反应中心的温度,并再 次与进入反应器的氯气充分混合与进入反应器的氯气混合进一步进行氯化反应。在构成的上述氯化石蜡生产装置结构中,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氯气进入口 11、 12、13、14或15连通的上、下板1,2构成的夹层结构(见首级反应器A),并在其上板上设置 有若干气孔3,用于氯气能够均勻的进入反应器中,并实现与液蜡或反应物的均勻混合,有 利于充分的化学反应。同时在反应器的底部循环反应物入口 61、62、63、64或65处设置有 导流管4(见末级反应器E).该导流管4的出口设置于反应器的中心区域,使得经过冷却后 的循环反应物经反应器的中心区域进入反应器中央分散,与进入的氯气均勻混合进一步进 行氯化反应。在利用液蜡和氯气生成氯化石蜡的化学反应中,其反应液面会产生大量泡沫,而 泡沫中又混有大量的高温且比重较小的石蜡。为了能够使得该石蜡冷却后与氯气充分反 应,因此在构成上述氯化石蜡生产装置的五个反应器侧部上侧的反应物循环出口 51、52、 5354或55设置为上、下两个循环出口。在液蜡和氯气生成氯化石蜡的化学反应中,反应液 面处在上述上、下两个循环出口之间,使得泡沫石蜡和液蜡及氯气的反应物能够分别通过 上、下两个循环出口被匹配设置的两个虹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动力循环连续化氯化石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两级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有氯气进入口,这些氯气进入口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连通,由高压氯气气源向反应器中提供氯气;在所述反应器中首级反应器的上侧部设置有液蜡进入口和反应物出口,在所述反应器中的其他级反应器的上侧部分别设置有反应物氯化石蜡液进入口以及再反应物氯化石蜡的出料口,其中前一级反应器的出料口与后一级反应器的进入口连通;并且前一级反应器的出料口高于后一级反应器的进入口呈阶梯状;所述的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反应物氯化氢气体排出口;所述的反应器的侧部设置有紫外线发生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热交换机构通过虹吸管道和回流管道分别与开于所述反应器侧部上侧的反应物循环出口及下侧的循环反应物入口连通,并呈上下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景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冀州市大搪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