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端盖级进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242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端盖级进模,它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对应设有十个加工工位和一个空工位;按加工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冲孔工位、冲花篮工位、第一拉伸工位、第二拉伸工位、第三拉伸工位、第四拉伸工位、空工位、整形工位、第二冲孔工位、冲腰孔工位和落料切断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的零件厚度≥1.2mm,直径≥110mm;模具结构分成拉伸、整形、剪切三大区域,每区域有各自独立的导准结构,保证模具在各工位调整、工作时既能相对独立又能满足整体互联需要,拉伸深度可根据材料厚度通过模具上的顶杆进行调节;整形部分采用分体滑动结构由整形冲头和外整形冲头进行中心整形与外翻整形,确保零件尺寸加工到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端盖级进模
技术介绍
级进模是一种用来对工件进行流水作业连续进行加工的组合式模具,可以从原材 料开始经过连续的拉伸、整形、打孔、剪切等工序将工件加工成产品。例如小型的电机端盖, 就可以用这种模具进行加工。但根据级进模的结构不同,其加工能力也不同。例如现有技 术用于加工小型电机端盖的级进模(整体拉伸),就只能加工材料厚度< 1mm,直径< 80mm 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 的电机端盖级进模,能加工材料厚度大于1mm,直径大于IOOmm的产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端盖级进模,包括上模 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顺序连成一体的上连接板、上模架、上固定板和卸料 板,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顺序连成一体的下连接板、下模架、下垫板和下固定板,上模组件 和下模组件对应设有十个加工工位和一个空工位;按加工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冲孔工位、 冲花篮工位、第一拉伸工位、第二拉伸工位、第三拉伸工位、第四拉伸工位、空工位、整形工 位、第二冲孔工位、冲腰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端盖级进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顺序连成一体的上连接板、上模架、上固定板和卸料板,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顺序连成一体的下连接板、下模架、下垫板和下固定板,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对应设有十个加工工位和一个空工位;按加工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冲孔工位、冲花篮工位、第一拉伸工位、第二拉伸工位、第三拉伸工位、第四拉伸工位、空工位、整形工位、第二冲孔工位、冲腰孔工位和落料切断工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宝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上海马陆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长春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