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型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6873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闭型电池,能够稳定地保持电极组,并且,在密闭后能够掌握其支承状况。在轴芯(7)的周围卷绕正极(14)、负极(15)、隔板(16)而形成的卷绕电极组(8)容纳于圆筒形状的电池容器(1)。在电池容器(1)的开口端(20)铆接固定有封口体(22)。在铆接固定时,将轴芯(7)朝向电池容器(1)的底面(1T)按压,使底面(1T)朝轴向外侧弹性变形,在该状态下将封口体(22)铆接于电池容器(1)。由此,轴芯(7)夹持在封口体(22)和电池容器底面(1T)之间,借助底面(1T)的弹性排斥力,将卷绕电极组(8)稳定地保持在电池容器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池容器中收纳有电极组的密闭型电池,所述电极组是正极、负极 以及隔板层叠而成。
技术介绍
在将电极卷绕于芯材而构成的电极组收纳于电池容器并密闭的以往的密闭型电 池中,在对电池施加了振动的情况下,电池组摆动,有可能导致电极破损或者正极、负极短 路。为了保持该电极组,提出了在轴向约束芯材的一端、并且利用弹性部件弹性地支承芯材 的另一端的构造(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669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的密闭型电池需要用于将芯材弹性支承在上盖部和容器底部之间的 弹性部件,成本变高。并且,在电池密闭后,难以确认弹性支承状态。(1)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密闭型电池的特征在于,该密闭型电池具备卷绕电极组, 在轴芯的周围卷绕正极、负极、隔板而形成;圆筒形状的电池容器,容纳上述卷绕电极组; 以及封口体,该封口体铆接于上述电池容器的开口端,对上述开口端进行密封,上述轴芯被 夹持在朝轴向外侧弹性变形的上述电池容器的底面与上述封口体之间。(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密闭型电池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密闭型电池中,其特 征在于,该密闭型电池还具有正极集电部件,被装配于上述轴芯的一端,与上述卷绕电极 组的正极连接;以及负极集电部件,被装配于上述轴芯的另一端,与上述卷绕电极组的负极 连接,上述封口体配置于上述正极集电部件上方,上述负极集电部件配置于上述电池容器 的底面上方。(3)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密闭型电池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密闭型电池中,其特 征在于,上述负极集电部件经由负极引线焊接于上述电池容器的底面,上述轴芯嵌合固定 于上述负极集电部件。(4)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密闭型电池在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 密闭型电池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变形后的上述电池容器的底面中央部构成上述电池 容器的轴向端面。(5)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密闭型电池在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 密闭型电池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变形后的上述电池容器的底面中央部位于自上述电 池容器的轴向端面起的轴向内侧。(6)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所述的密闭型电池的特征在于,该密闭型电池具备扁平电 极组,层叠正极、负极、隔板而形成;扁平形状的电池容器,容纳上述扁平电极组;上盖,被 紧固于上述电池容器的开口端,对上述开口端进行密封;正负一对电极组支承部件,该正负 一对电极组支承部件各自的一端侧被支承于上述上盖,另一端侧与上述扁平电极组的正负极连接部连接而将上述扁平电极组支承于上述上盖;以及一对保持部件,分别介于上述一 对电极组支承部件与上述电池容器的相对的侧面之间,使上述电池容器朝外侧弹性变形而 对上述电极组支承部件施加约束力。(7)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密闭型电池在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所述的密闭型电池中,其特 征在于,上述电池容器通过两个宽幅矩形侧面、两个窄幅矩形侧面、由上述四个侧面形成并 供上述扁平电极组插入的细长开口、以及与上述细长开口相对置的窄幅矩形底面,形成为 扁平长方体,上述保持部件分别介于上述两个窄幅矩形侧面和上述一对电极组支承部件之间, 从而使上述两个窄幅矩形侧面向容器外侧弹性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不必使用新的其它部件就能够将电极组弹性支承于容器,在密闭后 能够从外部目视该支承状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密闭型电池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密闭型电池的纵剖视图。图3的(a)是表示弹性变形前的电池容器的纵剖视图,(b)是表示弹性变形后的 电池容器的纵剖视图。图4是装配有正负极集电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卷绕电极组的纵剖视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封口体和容纳有卷绕电极组的电池容器的纵剖视 图。图6是对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二次电池设置于外壳中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纵 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密闭型电池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密闭型电池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剖视图。图9的(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密闭型电池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b)是电池 容器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的内部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的扁平卷绕电极组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的扁平卷绕电极组的变形例的立体图。标号说明1、51、61、71、91 电池容器1T、72B 底面ITA圆形部ITB环状部ITE鼓出部2 衬垫5正极集电部件6负极集电部件8、81、91卷绕电极组9导电引线11、111 二次电池22 封口体35 外壳72 上盖71S1、71S2 窄幅侧面71S3、71S4 宽幅侧面JG 夹具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将本专利技术的密闭型电池应用于圆筒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实施方式。(整体构成)如图1、图2所示,圆筒型锂离子二次电池11构成为在一端设有开口部20的电 池容器1的内部收纳卷绕电极组8,在电池容器1的内部注入电解液,并且利用封口体22堵 住开口部20。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1中,构成为在利用封口体22密封电池容器1时,将 卷绕电极组8的轴芯7按压于圆筒型的电池容器1的底面1T,借助使底面IT朝轴向外侧鼓 出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在轴向约束电池容器1内的卷绕电极组8。(电池容器)图3的(a)示出组装前的电池容器1。电池容器1是在上部具有开口部20的有底 圆筒,通过轧制钢板制造并被镀镍。圆筒1的底面IT由大致在中央部扩展的圆形平板ITA 和与圆形平板ITA的外周侧相接而与侧壁IS相连的圆环平板ITB构成。在圆形平板ITA 与圆环平板ITB之间设有阶差1TD。详细情况在后面描述,现对组装后的电池容器1的底面的鼓出部ITE进行说明。 图3的(b)是对在使用组装夹具JG将封口体22铆接于电池容器1时发生变形的电池容器 1的底面进行说明的图。电池夹具JG形成为圆板状,通过小径孔和大径孔设有环状阶梯部 JGD。在阶梯部JGD设有环状凸部JGT。在将封口体22铆接固定于电池容器1时,将电池 容器1载置于环状凸部JGT,利用夹具JG承受轴向的载荷,同时将封口体22铆接于电池容 器1。通过铆接工序,电池容器1的底面IT鼓出而成为底面1TE。即、电池容器底面IT的 变形前形状是平坦的(参照图3的(a)),在将封口体22铆接固定于电池容器1时,底面IT 向轴向外侧鼓出0.1mm 0.3mm程度。另外,容器1内的卷绕电极组8等构成部件省略图 示。因此,鼓出部ITE构成电池轴端面。(卷绕电极组)参照图1说明卷绕电极组8。卷绕电极组8通过隔着隔板18将正极电极14和负 极电极15卷绕在管状的树脂制轴芯7的周围而构成。隔板18由具有绝缘性的多孔材料形 成。隔板18的最外周的端部由胶带18a固定。正极电极14通过在铝等金属薄箔的两面涂 敷正极混合剂16而构成。在正极电极14的开口部20侧的长边部设有多个正极极耳12。 负极电极15通过在铜等金属薄箔的两面涂敷负极混合剂17而构成。在负极电极15的电池容器1的底部侧的长边部设有多个负极极耳13。在轴芯7的两端通过嵌合而固定有正极集电部件5和负极集电部件6。(正极集电部件)如图2和图4所示,正极集电部件5由下列部分构成在中央部以朝电池容器1的 底部方向突出的方式嵌入轴芯7的环状凸部51 ;在周边部朝向封口体22突出的环状凸部 52 ;以及连接环状凸部5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型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密闭型电池具备:卷绕电极组,在轴芯的周围卷绕正极、负极、隔板而形成;圆筒形状的电池容器,容纳上述卷绕电极组;以及封口体,该封口体铆接于上述电池容器的开口端,对上述开口端进行密封,上述轴芯被夹持在朝轴向外侧弹性变形的上述电池容器的底面与上述封口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野昭中井贤治篠原英毅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