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误功能的安全转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17788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防误功能的安全转角器,包括:座体;两连杆,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座体的两端;弹片,连接于两连杆之间;以及至少一个防误锁点,固接于至少一连杆,且可相对于座体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动作,第一位置是防误锁点与座体卡死而不能滑动,第二位置是防误锁点相对于座体松开而可随连杆相对于座体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角器具有防误锁定功能,应用于下悬、平开双开式窗,通过防误锁点的简单动作,对转角器实现锁定,此时,窗的相关动作构件被锁定,也就是说,窗的把手不能转动,从而防止操作者特别是儿童错误地转动把手,使窗在下悬或平开开启状态时,进而以平开或下悬方式开启,而导致窗扇从窗框上脱出掉下砸伤人、砸坏物品或破坏窗结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窗扇的转角处并 用于连接及连动位于窗扇的相邻两个侧边的零部件的转角器。
技术介绍
窗是建筑物上最为常见一种翼扇结构,通常是作为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口。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者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窗的结构不断地进行改善。为了实现窗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方便,同时具有平开和下悬(内倒或外 倒,内倒的方式较多)的两种开启方式的双开式窗及其配件已被广泛采用。但是,对于下悬、平开双开式窗,在开启时错误地转动把手,有可能将 窗错误的拆卸下来,造成破坏窗结构或砸伤附近的人或砸坏附近的物品的结 果。因此,有必要防止窗开启时的误动作。综上所述,上述现有的窗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 有必要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防止窗开启的误动作的缺陷, 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下悬(上悬)、平开双开式窗的,在窗处于开启状态时禁止 相关动作构件(包括把手)动作的具有防误功能的安全转角器。一种具有防误功能的安全转角器,包括座体;两连杆,分别可滑动地 连接于座体的两端;弹片,连接于两连杆之间;以及至少一个防误锁点,固接 于至少一连杆,且可相对于座体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动作,第一位置是防误锁 点与座体卡死而不能滑动,第二位置是防误锁点相对于座体松开而可随连杆相4对于座体滑动。优选地,防误锁点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动作为旋转。优选地,防误锁点包括锁体、连接柱、弹簧和盖板;锁体上设有定位挡块;连接柱插装在锁体中,连接柱的一端固接于连杆;盖板固接于连接柱的另 一端,弹簧套装在连接柱上并顶装在盖板和锁体之间;座体上匹配于定位挡块 设有定位槽;第一位置是定位挡块插装在定位槽中,第二位置是定位挡块脱离 定位槽。优选地,定位槽为两个, 一个匹配于平开锁定状态,另一个匹配于下悬 锁定状态。优选地,转角器整体成"L"形,防误锁点和定位槽设置于转角器的水平 边和/或竖直边。优选地,锁体包括筒状的锁头和从锁头的尾部延伸而出的定位挡块;连 接柱的头部从锁头的尾部插入而插装在锁头的孔中,连接柱的中部正对定位挡 块,连接柱的尾部固接于连杆;盖板置于锁头的孔中并固接于连接柱的头部的 端部,弹簧套装在连接柱的头部上并顶装在盖板和锁头的孔壁上的台阶之间。 优选地,安全转角器进一步包括锁块,锁块匹配于防误锁点固接于窗框; 在关闭位置,防误锁点与锁块正对抵接;在开启位置,防误锁点与锁块错开不 正对。优选地,第一位置匹配于开启位置。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技术的转角器具有防误锁定功能,应用于下 悬(上悬)、平开双开式窗,在下悬(上悬)或平开开启状态时,通过防误锁 点的简单动作,对转角器实现锁定,此时,窗的相关动作构件被锁定,也就是 说,窗的把手不能转动,从而防止操作者特别是儿童错误地转动把手,使窗在 下悬(上悬)或平开开启状态时,进而以平开或下悬(上悬)方式开启,而导 致窗扇从窗框上脱出掉下砸伤人、砸坏物品或破坏窗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转角器实现了安全防误功能,提高了窗使用的 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窗扇动作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中还示出了除转角器 外的安装在窗扇上的其他零部件;图2为本技术的转角器的立体图,图中的转角器处于锁闭状态;图3为本技术的转角器的立体分解图4为本技术的转角器的防误锁点的立体图5为本技术的转角器的防误锁点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6为本技术的转角器的防误锁点的立体分解图7为本技术的转角器的防误锁点的剖面示意图8为本技术的转角器的座体上安装了防误锁点的部位的立体放大102第一滑槽 104第二滑槽图9为本技术的转角器处于第一种开启状态的立体图; 图IO为本技术的转角器处于第二种开启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中各标号为. ' l转角器 10座体101第一安装孔 103第二安装孔 105定位槽 11弹片 12第一连杆121第一安装槽 122第一连接孔 13第一连接柱 14锁点 15第二连杆151第二安装槽 16第二连接柱 17防误锁点 171锁体152第二连接孔1711锁头 1712定位挡块 172连接柱1721头部 1722中部 1723尾部 173弹簧 174盖板 18第一锁块 19第二锁块2拉杆装置 3上合页 4下合页 5执手 6主传动杆 7下转角器 8启闭动作辅助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 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与 特点,应当可以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和实施方式仅提供参考 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如图1所示, 一种下悬、平开双开式窗,可执行下悬(内倒或外倒)和 平开两种动作,窗扇上装设有转角器l。转角器l装设在窗扇的对角处,将位 于窗扇的两个侧面上的零部件连接成一体并可实现连动,从而实现对安装在窗 的多个侧边上的部件的控制,完成窗扇在启闭过程中的各种动作要求。窗扇上还装设有拉杆装置2、上合页3、下合页4、执手5、主传动杆6、 下转角器7和启闭动作辅助装置8等,描述这些装置只是为了较为完整地举例 说明窗的启闭动作构件的结构,并不是本技术的特征所在之处,也并不限 制本技术的范围,其结构不再赘述。如图2至图3所示,转角器l包括座体IO、弹片ll、第一连杆12、第 一连接柱13、锁点14、第二连杆15、第二连接柱16、防误锁点17、第一锁 块18和第二锁块19。座体10整体延伸成"L"形,固装在窗扇(图中并未示出)的一个角上; 座体10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一滑槽102,第一安装孔101和 第一滑槽102的位置是前者较为靠近这一端的端头部位而后者较为远离这一 端的端头部位,这种位置的设置也可以互换,第一滑槽102是沿着座体10的这一端延伸的;座体10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103和第二滑槽104, 第二安装孔103和第二滑槽104的位置是前者较为靠近另一端的端头部位而后 者较为远离另一端的端头部位,这种位置的设置也可以互换,第二滑槽104 是沿着座体10的另一端延伸的,座体10上还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滑槽104 交叉且相通的定位槽105,图中所示的定位槽105为两个, 一个工作于平开锁 定状态,另一个工作于下悬锁定状态。第一连杆12为一长条杆体,第一连杆12上匹配正对于第一安装孔101 设有第一安装槽121,第一连杆12上还匹配正对于第一滑槽102设有第一连 接孔122。第一连接柱13的尾部的外径大于第一安装槽121的宽度,中部的外径小 于第一安装槽121的宽度,头部为匹配于第一安装孔101的卡合结构;第一连 接柱13的头部穿过第一连杆12的第一安装槽121并卡合在座体10中的第一 安装孔101中,第一连接柱13的中部可滑动地插装在第一安装槽121中,第 一连接柱13的尾部顶住第一连杆12,从而将第一连杆12安装于座体10并可 相对于座体10滑动。锁点14的头部的外径大于第一滑槽102的宽度,中部的外径小于第一滑 槽102的宽度,尾部匹配于第一连接孔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误功能的安全转角器,包括:    座体;    两连杆,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座体的两端;以及    弹片,连接于两该连杆之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防误锁点,固接于至少一该连杆,且可相对于该座体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动作,第一位置是该防误锁点与该座体卡死而不能滑动,第二位置是防误锁点相对于该座体松开而可随该连杆相对于该座体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宝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