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长因子在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119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神经生长因子在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有效治疗抑郁症:与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许多药物相比,神经生长因子能直接作用于抑郁症时受损的神经元,促进其存活和自身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2)无明显不良反应:与现有的药物相比,本研究中未发现NGF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利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抑郁症具有很好的社会及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生长因子在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程迁延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身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现代社会中这种病发病率高,能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且具有高自杀风险的精神性疾病。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剧烈,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承受的生理、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常用的抗抑郁药主要是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其产生作用的原因是增加神经细胞突触间隙中的NE(去甲肾上腺素)和5-HT(5羟色胺)这两种神经递质,使抑郁症状得以好转。但它们都有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如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尿储留,少数可发生震颤或癫痫发作等。同时三环类抗抑郁药存在许多治其它的缺点,如治疗的有效率低;奏效较慢,一般在2周左右起效,对于重症病人来说,疗效尚未出现时,不良反应却先出现,常在此1周~2周内不肯坚持服药,甚至在这段时期中发生自杀行为,因而影响了其使用。新型的抗抑郁药四环类抗抑郁药(以麦普替林为代表)、不抑制胺摄取药(以米安舍林为代表)和血清素摄取抑制剂(以氟西汀为代表)尽管这些新型抗抑郁药较传统抗抑郁药的药效强、毒副作用减弱,但仍然难免有心血管、锥体外系及神经等系统的副作用,而且患者容易产生耐药性,病情易复发,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早在40年代末,Bucker发现小鼠肉瘤S180细胞刺激正在发育的3日龄鸡胚体壁的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的生长,而相应的感觉神经节的体积也明显增大,提示S180可能产生一种促进上述神经发育生长的活性大分子。50年代,Levi-Montalcini和Cohen一起从蛇毒和小鼠颌下腺分离纯化到这种活性大分子,根据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作用将其命名为神经生长因子(NGF)。之后对其分子结构及外周神经系统的生物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小鼠、蛇毒和人NGF的生化性质,氨基酸组成序列逐步得到阐明,证实NGF是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之一,是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及胆碱能神经元分化、发育、维持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营养分子。NGF对神经系统主要有以下作用(1)神经发育期促进神经元分化的作用;(2)正常情况下神经的营养作用;(3)对神经递质合成的调节作用;(4)损伤情况下,在神经损伤的早期,对损伤神经具有保护作用,恢复期则促进神经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5)对神经元凋亡的调控作用。目前NGF的临床应用主要是治疗神经系统发育不良,包括弱视、肿瘤包括雪旺氏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等神经瘤、黑色素细胞瘤;神经萎缩,包括视神经萎缩、青光眼、早老性痴呆、亨丁顿氏千蹈病、神经性耳聋、脑萎缩;神经修复,包括各种神经损伤,如脑外伤后的恢复和后遗症、脊髓损伤、断肢再植、脊髓移植、脑梗塞、脑血管意外等;神经系变性疾病,包括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氏病、脊髓小脑变性等,尚未有研究显示NGF具有治疗抑郁症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神经生长因子在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神经生长因子在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也是与应激密切相关的一类精神病。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有损伤;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含量及其mRNA表达减少,提示内源性NGF减少可能是海马神经元受损的原因之一。因此推测给予外源性NGF可能对海马神经元损伤起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从而改善抑郁症的行为。通过临床试验,我们的推测得到了证实。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神经生长因子的剂型采用注射剂或经鼻粘膜给药的制剂剂型,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注射剂包括溶液型注射剂、混悬型注射剂、乳剂型注射剂、注射用冻干粉针和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剂给药的剂量为每日0.01μg-500μg,相当于10-20000AU,优选范围为0.1-50μg,相当于100-10000AU,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及皮下注射。鼻粘膜给药剂型包括鼻喷雾剂、滴鼻剂、鼻用溶液、鼻塞剂和鼻气雾剂。鼻粘膜给药剂量为每日0.005-100μg,相当于5-20000AU;优选范围为0.01-50μg,相当于10-10000AU,可喷鼻、滴鼻。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有效治疗抑郁症与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许多药物相比,神经生长因子能直接作用于抑郁症时受损的神经元,促进其存活和自身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2)无明显不良反应与现有的药物相比,本研究中未发现NGF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利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抑郁症具有很好的社会及市场前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凡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提示所进行的任何本领域的等同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药效学实验一、病例和试验方法1.病例入选标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及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中的抑郁诊断标准;年龄17~70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of Depression,HAMD)评分20分以上;躯体和实验室检查正常,患者有自知力并能签署知情同意书。2.给药方法将神经生长因子(舒泰神药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制成30ug/ml的溶液,鼻腔给药,每次0.2ml,3.临床评定工具于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2周对所有患者评定HAMD抑郁量表,Asberg抗抑郁药副作用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t,SD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4.统计学分析采用末次观察延伸法(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LOCF)将全部资料用SPSS8.0软件进行分析。二、结果与结论1.结果通过6周的治疗,于第6周末对试验资料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表1 神经生长因子鼻喷雾剂治疗前后HAMD总分比较 注HAMD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 患者经神经生长因子鼻喷雾剂治疗前后SDS评分的比较 注SDS为抑郁自评量表。表3 患者经神经生长因子鼻喷雾剂治疗前后CGI严重程度和总体进步的 注CGI为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治疗前后Asberg量表评分的比较治疗第6周末时,神经生长因子鼻喷雾剂组Asberg量表分为(3.45±1.23),安慰剂组Asberg量表评分为(5.65±4.56)。2.结论通过以上比较可知,患者在使用神经生长因子鼻喷雾剂与安慰剂前后HAMD、SDS和CGI减分率看,神经生长因子应用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提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作用可靠。实验过程中,未见神经生长因子鼻喷雾剂组出现任何副作用,与安慰剂组无差别。实施例2、安全性试验一、急性毒性试验1.药物神经生长因子(舒泰神药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冻干粉,临用时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注射液。2.动物上海种小鼠(购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20只,雌雄各半。小鼠静脉注射NGF,容量为0.17ml/10g,剂量为10万单位/公斤体重,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神经生长因子在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生长因子在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生长因子在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生长因子为注射剂或经鼻粘膜给药剂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生长因子在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文冯宇霞张洪山
申请(专利权)人:舒泰神北京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